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申慧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9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参照组48例、实验组48例。即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各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参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则为95.83%,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Fugl-Mryer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于脑出血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不仅可提高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还可强化肢体运动功能,可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肌力

鉴于医疗技术的持续性健全,促使脑出血病死率显著减少,但存活者呈现功能障碍,即脑出血致残率约为75%,特别为脑出血偏瘫,既会阻碍机体身心健康发育,还会增加其经济负担。由康复医学层面来讲,有效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在减少机体致残率的同时,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帮助其快速重返社会[1]。对此,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9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9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参照组48例、实验组48例。即参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最低年龄为39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57.0±3.1)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4例;最低年龄为42岁,最高年龄为72岁,中位数为(59.0±3.4)岁。各数据间比较相似(P>0.05)。

1.2方法

入院时对患者使用对症治疗,即血压控制、降颅内压、细胞活化剂和护胃等操作。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即以基础护理为前提,指导患者做好功能锻炼;实验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1)心理疏导。全方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因脑出血偏瘫患者多面临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可借助沟通交流等方式,对患者负面情绪予以疏导,以此其减轻其不良情绪的同时,构建合理的护患渠道,强化其治疗信心及依从性[2]。

(2)急性期护理。①将床头抬到15-30°高度,取仰卧位、患侧卧位及健侧卧位等体位;若为健侧卧位,则应定时翻身确保肢体功能;若为仰卧位,则应将臂部置于体侧,肩关节前伸、腕部背伸,臀部及大腿部垫入枕头,预防患腿外旋;若为患侧卧位,则应确保换肩前伸且拉出,预防受压、后缩等状况。②定时对患肢予以按摩,不仅可保证血液与淋巴正常循环,还可杜绝营养性肌肉、深静脉血栓等事件;按摩胸大肌,每日1-2次,次按摩时间为15-20min。③取舒适体位,确保患者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施行有效的被动活动锻炼,动作强度应轻柔适中,以患者疼痛度为准,每日锻炼3-4次,以此促进患肢运功功能恢复[3]。

(3)恢复期护理。待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且可独立完成仰卧位向床边坐位的改变,则应叮嘱其完成翻身和床上桥式运动;指导患者将患侧放在健侧上方,带动患侧至床边处转换为侧卧位,再以健前臂撑起躯干取直立位,独立完成床边坐起锻炼;若患者满足下床活动锻炼指征,则可通过轮椅转移、站立和步行、上下楼梯等运动方式,强化其肢体运功功能;鼓励患者自主进食、洗漱和穿衣等日常生活运动[4]。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即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涉及显效、有效、无效指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涉及护理前后Fugl-Mryer评分、ADL评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差[5]。

1.4统计学处理

取统计软件SPSS 20.0,对本文研究数据加以汇总处理。即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用x2检验。P<0.05时,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各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

参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则为95.83%,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各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n、%]

3、讨论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因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呈现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机体生活健康造成极大程度。而治疗后75%以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即偏瘫,降低生存质量。原因为:脑出血会在影响机体神经功能、结构组织功能的同时,使运功功能呈现障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施以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在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前提下,促进脑部侧支循环功能恢复,起到脑细胞及脑组织代偿作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和关节挛缩、体位痉挛等状况[6]。本文可知,参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则为95.83%,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Fugl-Mryer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于脑出血偏瘫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不仅可提高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还可强化肢体运动功能,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葛海娇,张桂丽,李金城. 早期康复护理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9):1295-1296.

[2]梁欢欢.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38-139.

[3]曹静.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30(7):186-187.

[4]王建玉. 早期康复护理对基底节脑出血偏瘫患者的 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J]. 当代医学,2017,23(31):170-171.

[5]王速敏,张兰香,吴红琴,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17,30(2):2952-2952.

[6]王宇.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46-247.

论文作者:申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