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会议结束后,讨论出版问题,并查看主题选择_订货会论文

订单会议结束后,讨论出版问题,并查看主题选择_订货会论文

订货会后谈出版看选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后论文,订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管人们对订货会如何评价,一个不争的事实无法回避,要码洋就要拼市场,拼市场就要靠选题,靠实力,靠销售手段。过去讲的名牌、规模、手段三张牌将有新的观念。名牌让位于品牌,规模来自于实力,销售手段得助于营销特色。

透过订货会我们已经看到,我国的出版业的竞争已进入了空前激烈的时代,品种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优胜劣汰,市场无情,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出版社,很可能让位于新崛起的一些社。如果我们抛开订货会组织工作成功与否,也不论“骡马大集”式订货会比“隔山买牛”是一种进步还是将让位于“网上发行”,单以出版工作而论,从宏观上看,我们应正视三个现实:其一,我国的大学出版社正在异军突起。据《文汇报》介绍,目前我国拥有大学出版社106家, 占全国出版社总量的五分之一。1996年,大学出版社已达年出书品种2万种以上, 占我国年出书总量的20%,创产值31.5亿元,占我国图书市场销售规模的七分之一,出现了外研社、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广西师大、上外、东师大等十余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大型出版社。在这次订货会前一个月刚刚在西安召开过全国大学出版社第十届图书订货会,订货额已高达1.3 亿元,而在这次订货会中大学出版社又创下了不菲的成绩。订货码洋排行榜前十名中,大学出版社就占了两家。

值得注意的第二个问题:老牌出版社正在焕发青春。这次订货会的前十名中,署直属出版社占了4名,百年老社商务印书馆高居榜首, 订货码洋高达1.25亿元,在单品种订货量前十本书中,商务一家占了4 本。在单品种超过5万册的二十几种书中,商务一家独占了6本,可谓出尽风头。上次订货排名第70位,订货码洋只有400万元的中华书局, 本次订货一跃而成第二位,订货码洋高达5800万元,其中仅“中华活页文选”就发行了38万册。《二十四史》缩印本和《四部备要》缩印本也都有较好的订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其诸多出版物为人模仿出版的条件下,订货码洋高达3220万元,位居第七。凡此种种,不难看出,老牌名社是以有精品书为标志的,只要睡狮醒来,更新观念,注重发行,稍加努力就可稳操胜券。相反,一些出版社精心操作,甚至不惜动用各种媒体大加炒作,原以为会形成火爆的效果却反遭冷落,而这恰恰是图书市场成熟的标志。

发人深思的第三个现象是“马太效应”,综合实力产生规模效益。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少人怕库存。其实要看你存的是什么货,是长效书还是时效书,同时也与自身综合实力紧密相关,与发行总码洋密不可分。外研社1997年销售2.8亿元,利润以千万计, 才使外研社社长李明义先生敢于公开宣称库存1.8亿元,订货之后立即供货。 这样就带来“马太效应”,信誉高,效益好,于是才产生读者的良好口碑“学外语,找外研,不仅有书还有带”。如果全靠贷款,以李明义为代表的外研社不是在给银行打工吗?如果存的不是长效书,不仅随时有报废的危险,也不可能产生特色效果加规模效益。

从微观上分析,订货会也给我们带来选题的思索。其一,精品工具书依然常盛不衰。工具书无所谓新旧,关键在做得精不精。这次订货会单本书订货量排名前十种书中,工具书占了4本;销售5万册以上的二十几种单本书中,工具书占了8种,居三分之一左右。 而这些工具书大都卖了几年,不能不称之为看家书。

其二,经济管理类图书将成为今年图书市场的宠儿。如果经济管理外加时政,紧密围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做文章将会更加走俏。中青社的《强国之路20年》订货高达88万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收购中国》仅这次订货会就达10.5万册,其他如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问题报告”《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等都发行了三至五万册。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等都很畅销。北大社出版的《蓝色巨人——IBM在中国》定价22元, 订货会上订出8.63万册。该社的《中国企业批判》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关注。

其三,引进版图书仍有市场。在多次订货会上,东财大的引进版经济管理类图书,黑龙江美术社的引进版书等均收到了较多的订数。

其四,有关周恩来的传记文学在这次订货会备受青睐,今年是周恩来诞辰百年,电视文献片《百年恩来》的播出,更刺激了人们阅读总理传记的欲望。江苏文艺社的《百年恩来》订货达11.2万册,中央文献的《周恩来传》,一套4本,虽定价98元,但订货数却高达7.94万册。 不能不令人惊喜。

其五,大投入、大制作的丛书仍成为订货会的一道风景。浙江教育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掀起了儿童百科热,在已大投入大产出销售百万套后,订货会上又订出5.5万套, 不能不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华夏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新人间喜剧书系》等都是大投入大产出,进而使华夏社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大百科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一下子就订出6000 多套; “华罗庚学校奥林匹克系列丛书”(共30 册)订出了25000套;该社的《新世纪中学百科全书》四天就订出3.1万册,单书码洋达613.8万元,闭馆时,社内库存的600多册样书竟被书店用现金提光。这给出版社以规模经济搞好了将产生规模效益的提示。

其六,长篇小说初现生机,名人自传还有市场。这次订货会上,以作家出版社为代表的纯文学书和长篇小说显示出生机,订数过万的就有66种,以码洋4572万元位居第五。作家版的《从头说起》、《本色》等都在订数8万册以上。倪萍的《日子》,已经发行过百万册, 这次又订出7万册,中国社会出版社的《陈燕妮:再回纽约》订出9.5万册。而与刘晓庆是是非非是有关的图书却很少有人问津,可见,名人严肃认真的自传和传记文学,仍为读者所喜爱。

订货会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话题却可以沉思良久。如果我们不是以挑剔的目光对待别人,而是以审视自我的态度去想一想出版发展的战略,考虑一下设计选题的思路,我们每个人不是都可以得到有利益的启示吗?

标签:;  ;  ;  

订单会议结束后,讨论出版问题,并查看主题选择_订货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