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李北燕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李北燕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21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工程项目最终的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按照预定工期顺利完成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工作中质量和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已经威胁到建筑企业的信誉和工程的安全性,影响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设计及施工管理、工程监督、工程验收等等,涉及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参建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做好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益。

1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

建筑业是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据住建部统计,2016年我国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634起、死亡735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依旧比较突出。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现场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可是一些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总是存在着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设施装备比较简陋,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应地施工人员没有接受专业性的训练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缺乏了解,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容易忽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一遇到危险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安全管理需要渗透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作业面,而事实上很多作业场所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建筑部件未按要求摆放,机械操作的安全防护不足,因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赶工期,项目布置安全于不顾,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安全监督不到位,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问题。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有效控制策略

2.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要素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工程各参与方的行为准则,因此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使用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等,用制度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当遇到非法施工、强行施工、施工隐患的时候要及时上报,责令相关人员立即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施工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加大安全生产要素投入,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足额投放,用于防护用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人员安全操作水平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而且其中90%是农民工,对于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当前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密切相关。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强调物的状态,却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容易犯下“重物轻人”的错误。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学会识别安全生产隐患,有效应对突发意外事件,明白安全生产才是最好的保护。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管理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班组及人员身上,层层分解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说,安全事故无一例外都是责任事故,国务院安委办早已明确,发生安全事故首先追究企业责任。企业同样应把责任层层落实下去,对于在安全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企业应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扣除年度奖金。

2.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现场非常复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风险随时存在,各种设备、工序、作业交叉,并且随时处于运动的状态,施工前和交接中都需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规程、施工要求等,同时清楚了解安全隐患、危险源、紧急救援措施等。现代安全管理强调对现场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具体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人伤害三个方面衡量风险源,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并相应采取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保护等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做到位,对各种危险源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深基坑四周应设防护栏杆,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池进行临边围护;及时发放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工作服、口罩、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生产基本物件;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避免带病作业或过度使用;在高度超过2m的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是安全帽。基坑支护、、起重吊装、现浇混凝土等风险隐患大,项目部要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控,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

2.4切实发挥监督检查作用,认真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因素众多,项目部必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对人机料环法等生产要素加强控制。班组以及作业人员要加强自检,及时发现各种风险源和安全隐患,纠正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如果班组长自身不能处理,则立即报告安全员,绝不能久拖不决或置之不理。安全员和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深入工地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开复工前安全检查等,对当天重点工序、施工工点的关键部位和事故易发环节应加大检查力度,假如发现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作业现象,就要马上开具“隐患问题通知单”,责令班组定人、定时、定措施解决。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督促责任人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并形成整改记录。

2.5施工技术创新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不断地更新。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是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较为滞后,特别是创新施工技术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当前,我国在逐渐的建立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监理体制,这套体系适合项目的生产发展方向,并且可以加强生产和监督管理模式的新方法,同时加快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行业,要使它继续发扬壮大,就离不开创新的思想去发展,去寻找新的机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和意外性,当前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正视安全生产隐患,从制度、人员、机械、技术、环境等多个层面入手,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局面,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毅.“双馨苑”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周光进.基于建筑工程领域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高静.滨州信和小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李伟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通病及安全监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235.

[5]李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98-199.

论文作者:李北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李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