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研究】
新时代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西安 710065)
摘 要: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由社会力量利用依法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在进行中华文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力量。时代促生下的非国有博物馆自诞生后,无论学术研究还是运行实践,都表现了可持续发展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路径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由社会力量利用依法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1],在进行中华文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力量,与国有博物馆一起成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在城市建设中,博物馆发展水平起着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
非国有博物馆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产物。十八大以来,以民办为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建设活跃,补充了国有博物馆文化展示的不足,并以崭新形象出现在民众视野中,以其与国有博物馆的差异化引起了社会关注,成为中华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自信、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力量,推动了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
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为目标,将优化体系、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和提高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并重,以服务本专科教学、服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构建优质的网络课程内容与学习资源,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一、关于非国有博物馆概念
非国有博物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带来的文化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它与国有博物馆一起,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谓非国有博物馆,是指利用民间资本建立的博物馆,其中建立主体有个人,也有私人企业家以企业为主办单位的[3]是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4];或者指以(文物)艺术品为主要展示内容,以非营利性为主要特征的非国有机构或社会组织,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等;亦或是指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依法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1]等等。上述来自于政府文件、学术研究等不同层面的概念,虽文字表述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一致,即非国有博物馆承办主体是私人或者私人企业,是非营利性社会机构,同时扮演为社会服务的角色。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非国有博物馆自诞生后,无论是学者的理论研究还是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其名称可谓五花八门,如民办博物馆、民营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等,现今尽管将民营或者民办博物馆统称为“非国有博物馆”,但在研究中概念表述仍不统一。称谓的差异也表达了认识水平的差异以及学术研究有待提升的空间。
三是解决博物馆回归社会服务的本质属性问题。民办博物馆来自于社会、成长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4]
我国非国有博物馆的起步和发展与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提高密切相关。21世纪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春天,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2],“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5]第三条,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在中华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观念培育过程中,担负着更多的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和更注重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
三是与国有博物馆错位发展。非国有博物馆主要以城市特色文化为主,如西安的秦砖汉瓦博物馆、鄠邑民间艺术博物馆、高陵奇石博物馆、龙窝酒文化博物馆等,占博物馆总数达1/3的非国有博物馆,文化特色鲜明、个性突出,与国有博物馆展示相互弥补、错位呼应,形成了我国文化中的多种口味文化大餐,发挥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同时,非国有博物馆也有填补国有博物馆门类空白的独到作用。以专题或者行业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以其文化展示特长能满足特定行业、特定人群对于行业理解和行业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展示了博物馆的专业化色彩。这种非国有博物馆发挥的文化展示作用是国有博物馆所无法替代的。[6]
为分析方位向重构性能,设置方位向存在四个强度分别为[1,0.1,0.50.8]的散射点,仿真CFS信号载频f0=10GHz;子脉冲数N=256;载频步进量Δf=2MHz;脉组数Na=256.图4为不同采样率下方位向重构结果,其中传统方法表示基于OMP算法的重构方法,本文方法表示基于DCS-SOMP算法的重构方法,信噪比设置为20dB.图5为不同信噪比下的方位向重构结果,采样率设置为α=0.5.
二、非国有博物馆定位
非国有博物馆概念非常明确地传递了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补充国有博物馆展示不足。现有国有博物馆内容展示主要以综合展示和馆址所在历史文化展示为主,如古城西安,在博物馆建设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为主旨”[1],地域性强,而非国有博物馆一般是特色突出,即“能填补门类空白的博物馆”[1];如西安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高家大院、柴窑博物馆、经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馆,北京的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老爷车博物馆,上海的四海壶具博物馆,等等,既与国有博物馆综合展示相辅相成,丰富了国有博物馆内容,补充了国有博物馆欠缺,又更加鲜活了地域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在有限的空间以新的样貌和独特方式诠释地域历史演变,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助推地域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深入彰显了地域历史文化内涵。
二是解决博物馆的非营利性“利”源问题。趋于非营利性的非国有博物馆属性决定博物馆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支撑,关键在于解决自身造血与借力发展问题。今天,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觉醒,到博物馆参观已成为一种文化意识,非国有博物馆可以搭乘社会经济发展的列车,争取克服非营利性生存困难,解决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营“利”问题。
在进行模型辨识之前,首先要对负荷数据与气象因素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保证负荷样本数据的平稳性,同时消除各个气象因素的量纲造成的影响。
21世纪,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国有博物馆建设力度加大,而且民办博物馆建设异军突起,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建馆实践上,而且还反映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如探讨民办博物馆现状的文章有:《“天津市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3期),《论民营博物馆存在无问题和解决途径》(《群文天地》2012年第3期下),《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思考》(《文物世界》2001年第3期)等;对民办博馆发展思考的文章有:《传统文化是民营博物馆的重要支撑》(《大众文艺》2016年第20期),《民营博物馆事业发展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4期),《试论民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之路》(《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等。非国有博物馆的兴起,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中可喜可贺之事,是我国经济建设进步带动文化建设进步的结果,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非国有博物馆处境与尴尬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受制于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独立存在。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7]非国有博物馆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私人主办、非营利性运营的定位决定,在可持续发展中,由于经济投入的动力不足,掣肘了其发展。
非国有博物馆实践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事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推动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利用个人力量建立起宣传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私立博物馆,这种宽广的文化胸襟是非常值得赞赏和发扬光大的。民间广泛参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美好的现实证明。然而,经济基础决定文化事业发展走向,文化发展与繁荣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经济支撑就没有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也不会走得长远。非国有博物馆尽管在我国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办馆经费严重缺乏的尴尬处境制约了其能否长期在社会立足。非国有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社会机构,不同于一般企业,缺少了不断注入的资金活力,除了个别有实力企业资金的注入维系博物馆运转外,非国有博物馆普遍缺少持续的后续资金投入,缺乏推动其持续运营的经费和助力,致使其持续发展乏力,牵制了以经济基础为核心开展运营的一系列博物馆工作。如无法开展与博物馆紧密相关的内部建设,不能征集蕴藏于社会上的藏品,使馆藏内容缺少“新”意,无法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回头客,致使其门可罗雀,只有形式,少有观众,也弱化了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再如展馆工作人员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队伍极不稳定,限制了其发展。有的民办博物馆为了保证运营,只有个别工作人员维持开馆,请不起也留不住懂博物馆学的专业人员,限制了民办博物馆专业化藏品布展、创意展示、藏品保管等。民办博物馆在保管与研究方面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专业人才的不足,有时虽然拥有良好的资源,但往往不能像国有博物馆那样顺利地开展工作、产生学术成果或经济效益,等等。
四、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路径
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是补充博物馆发展经济动力不足的有效途径。目前有些国有博物馆在打造文创产品方面,已取得一定效益。非国有博物馆也可依托藏品、展览,借助社会资本研发推广博物馆文化产品,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开发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博物馆经济来源,适应市场经济和观众需求,为博物馆生存提供经济保障。
研究组行MRI诊断,操作如下:采用Philips 1.5T的MRI设备,患者受检之前需禁止饮食、饮水,扫描层厚参数为8mm,扫描间隔参数为1mm,检查时,静脉注射15ml对比剂。操作者需密切留意患者癌变性质,并对影像特征进行分析。
一是解决博物馆的正常运转问题。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主要是自我发展,因此要其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决定其能否经营下去的资金问题。“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它不仅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依靠社会而存在的,也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是依靠社会变革而存在的,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区域这些传统认为与博物馆无关的方面是如何影响博物馆的。因此,在全世界,博物馆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全球经济政策变化支配的。文化政策有所变革,……经济形势就会迫使国家给予它的文化部门更多的自由和更少的钱。”[8]解决博物馆的运营经费,可以通过政府帮助,多种渠道进行社会融资,解决生存根本问题。其次,解决人力服务不足问题。或者在社会上广招志愿者,如在国有博物馆退休人员或在校学生中解决因经费原因导致的工作人员不足的困难;或者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解决博物馆宣传讲解服务等困难,既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帮助博物馆解决了工作人员缺乏的困难。第三,加大展馆宣传,解决社会对展馆的了解与认识问题。文化的社会效益取决于公众对文化的广泛认知,如世界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以历史文化立市,许多旅游者多是慕名著名展馆而来,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西安博物院等,而对众多的其他博物馆知之甚少,这与展馆自我宣传缺少有很大关系,没有知名度也很难有经济效益。正是如此,政府在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建设中,特别提到“要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宣传力度,策划整体宣传包装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平台,借助机场、车站、饭店等重要窗口,扩大宣传规模,提高全市民办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非国有博物馆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宣传,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推动发展。
二是突出非国有博物馆的个性。非国有博物馆建馆资金是个体筹集行为,其创办者往往是一些具有爱国情怀、有经济实力的私人或私人企业以一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意愿投巨资兴建的,因此,它是文化多元体制的表现,展馆所有权属于私人或私人企业;非国有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个性化色彩浓厚。因其建馆意愿源于国有博物馆之外,本身是根据个人爱好与收藏,因此,个体的独特之处与眼光决定了其建立的与众不同和吸引人之处;同时,建馆地址因地制宜。非国有博物馆建馆选址多是因地制宜,地理位置往往是根据资金和个体实际情况决定,与国有博物馆规划不同,因此,规模受限,藏品有限,开放式社会教育影响有限。
1.与旅游业结合,解决自身造血困难
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是某一个机构、某一个人的事,必须是全社会动员、宣传,人人参与。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9]博物馆本身的职能与属性决定,对公众开放是开展宣传教育、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服务社会方面,开发社会宣传教育资源,发挥传承文化作用,非国有博物馆仍任重道远。
2.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培育经济来源
非国有博物馆从其成立至今,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仍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非国有博物馆要持续走得长远,需依靠自立与借力发展,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以文化为依托,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密切与社会接轨,也是非国有博物馆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经济活动,以市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获得资金积累,最大效率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健康的“生态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非国有博物馆的良性循环发展。
3.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借力解决经费困难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下,争取政府对公益性公共文化的投入与政策支持,是解决非国有博物馆运营困难的有效途径。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博物馆一样肩负着为社会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研究、欣赏的使命,因此,在政府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中,一般都有适度的扶持。如根据管理主体不同,在政府扶持经费中,优先扶持能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完善博物馆体系的专题性博物馆项目,以及优先扶持办馆基础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博物馆和优先扶持品牌竞争力强、能在国际国内造成重大影响的博物馆项目。同时,政府有对日常博物馆运转进行补助的政策,其中包括根据博物馆提供社会服务、发挥社会效益的质量和程度,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助;每年按照对应等级分别给予运转经费补助。博物馆开展馆外移动展览,有对展览类型、临展规模、藏品等级、展览天数等情况分等级补助的政策。了解政府相关政策,获得政府帮助,解决博物馆经费困难。
英雄很容易惺惺相惜,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相遇,不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只要他们的眼神一对接,就会撞出火花,这火花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友情,还可以介于这二者之间。
非国有博物馆可以在政府指导下,与旅游行业结合,引导旅游者文化消费,是解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觉醒了人们的旅游意识,旅游的经济效益也已经显现。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充分体现,是最能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所在。在旅游文化资源中,民办(行业)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相互补充,能够进一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可借政府之力,与旅游部门联系,统筹策划、打造博物馆专题旅游线路和支持申报旅游景区进入旅游线路中,开发博物馆经济来源。如有的地方出台民办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中,即提出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与日益高涨的旅游业结合,“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我市博物馆资源,统筹策划、打造博物馆专题旅游线路,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申报国家A级旅游景区”[1]。帮助当地非国有博物馆解决生存问题。
1.建立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将民办博物馆同国有博物馆一样作为全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1],是发挥非国有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非国有博物馆在政府指导下,介入学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同时,与社会组织、社区等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使其融入博物馆,参与博物馆运营,扩大社会宣传,仿效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义工制度,建立博物馆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使其成为公益性博物馆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一方面,义工承担了博物馆的服务性工作,使博物馆更具亲和力,为博物馆节省了巨大开支;另一方面,义工制度让博物馆与社区建立起更密切的关系,是博物馆吸收社会资源、加强社会联系的重要手段。[10]
2.建立与旅游机构联系机制
城市博物馆建设水平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素质,“博物馆往往坐落在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当中,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集中在博物馆中展现,注定博物馆成为人们到访一座城市所试图参观、游览和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所以博物馆旅游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1]一方面,博物馆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载体,它担负着传播、展示、宣传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博物馆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象征,具有文化对话、跨区域交流、提升城市凝聚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功能,决定了博物馆是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长久生命力所在。当代市民在追求高层次精神文化享受中,去博物馆参观成为城市旅游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新增长点。
国内塑料管道行业中已经拥有几百项发明、新型专利技术,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塑料管道的新品种、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专利项目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类型的塑料管道在不同的用途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管材、大口径排水用钢塑复合缠绕管材、塑料复合管材等方面已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既完善了使用性能,又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越来越强,以博物馆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方式,更能吸引旅游者到博物馆参观,因此,新兴的博物馆旅游已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旅游休闲空间。非国有博物馆在这种形势下,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与政府旅游管理机构联系,争取社会资源,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更有助于扩大博物馆影响,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推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雨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在蔬菜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掌握雨季规律,提前做好避雨管理工作,在科学灌溉的同时有效防治病虫害。遭遇强降雨天气需要及时筹备避雨工作,避免洪涝灾害的影响,保证蔬菜根基稳固,提高蔬菜抗病虫害能力。
3.建立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活跃。“请进来、走出去”,成为博物馆在搭建国内外文化双向交流平台多元展览的模式。首先,是向内开展文化宣传与交流。如地处西安的著名特色一条街上的西安高家大院民办博物馆,经常组织博物馆在国内其他城市展览与参展,在扩大影响、打造品牌知名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次,向外开展文化宣传与交流。如首座民办遗址类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近两年来不断整合资源,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及驻华使馆联系、沟通,先后与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交流合作,搭建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了丝路沿线各国博物馆间的互办展览、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等国际合作。
非国有博物馆展览的独特性,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方面,作用独特。充分运用其品牌活动,既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也有利于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物探在金属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及难点分析……………………………………………………… 耿千顷(7-44)
发挥民办博物馆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讲道:“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利用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建设各类博物馆,提升城市品牌定位及影响力,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文物局.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暂行)[EB/OL]http:∥www.zjww.gov.cn/news/2012-01-12/454146504.shtml.
[2] 习近平.在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深圳市开幕式上的贺信,2016年11月10日[EB/OL]http:∥shoucang.hexun.com/2016-11-11/186848868.html.
[3] 涂小元.“天津市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7,(3):14-18.
[4] 西安市文物博发[2010]11号《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e5d03e59b89680203d825c3.html.
[5]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EB/OL]http:∥www.docin.com/p-1133075463.html.
[6] 武甜甜.论民营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群文天地,2012,(3下):45.
[7]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8] [墨西哥]燕妮·赫利里.博物馆与旅游[J].中国博物馆,1999,(3):24-27.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https:∥baike.so.com/doc/24407967-25235668.html.
[10] 唐泽慧.美国博物馆的公众定位与筹资模式[J].中国美术馆,2006,(10):113-117.
[11] 螺旋真理[EB/O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83741/answer/48082752.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on -State -Owned Museums in the New Age
Wang Xiaoru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Xian University ,Xi ’an 710065,China )
Abstract :Non-state-owned museum is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social forces and obtained legal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use of assets such as cultural relics, specimens and materials col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play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our country’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ince the birth of the non-state-owned museums that were nourished in the era,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on-State-Owned Museu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ath
中图分类号: G26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777X(2019)04-0035-05
收稿日期: 2019-03-18
作者简介: 王晓如(1963—),女,满族,辽宁本溪人,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化和西安地方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朱小琴]
标签:非国有博物馆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路径论文;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