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瑞芬太尼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有效性论文_徐阳

徐阳(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麻醉科4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四肢手术中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应用方法:将所有患者肌肉中均注册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要建立静脉通道,不能与其他药物共用通道,下肢手术一律使用椎管内麻醉,上肢和锁骨采用臂丛麻醉,A组在切皮前要以02~05ug/kg/min的速度输注静脉恒速泵,B组在手术开始之前要给所有患者静脉滴注瑞芬太尼5~10ug。结果:患者在手术中均未使用其他静脉辅助药,生命体征平稳,有7例在做下肢手术时出现血压下降,注射静脉补液、麻黄素6~10mg之后回归正常。结论:在区域麻醉中,痛觉的敏感化中枢镇痛和区域镇痛麻醉的不完善,就能够应用瑞芬太尼弥补区域麻醉和神经阻滞的不足在四肢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起到麻醉的作用十分强大,非常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四肢手术;有效性;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34-02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一代的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它起效快,血脑平衡时间短,可控性能好。它不受肝、肾功能,性别、年龄、体质、重量的影响,他在体内要经血浆和组织酶的分解。长时间反复往体内注药无积蓄,和输注药的时间无关,瑞芬太尼的输注要等麻醉效果确定落实后才能输注,因为瑞芬太尼药效太快,镇痛作用强,所以疼痛感出现较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30例,年龄为12~63岁,体重42~74kg,ASAⅠ ~Ⅱ级,其中有38例患者为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1例为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9例,尺桡骨骨折16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1例,肱骨内固定取出5例,将他们随机分组为2组,分别是A组和B组。

12 治疗方法在进入手术室30分钟前将所有患者肌肉中均注册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常规检测,瑞芬太尼的输注要用专用通道,不能与其他药物共用通道,所以要建立静脉通道,在常规检测时准备好麻醉机、氧气、气管内插管用具或喉罩。下肢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一律使用椎管内麻醉,上肢和锁骨采用的麻醉方法是臂丛(锁骨上或者肌间沟)麻醉,A组在切皮前要以02~05ug/kg/min的速度输注静脉恒速泵,B组在手术开始之前要给所有患者静脉滴注瑞芬太尼5~10ug。在手术中注意观察MAP,HR,对患者疼痛的口述进行描绘评分(verbalratingscales,VRS)A组手术结束后停止向静脉输注瑞芬太尼,患者在手术中生命体征表现平稳,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中切口疼痛及头痛头晕的现象。

13 疗效评定标准[1]观察患者不同时间VRS、MAP、HR评分,手术中切口是否有疼痛感,无疼痛感则有疗效,出现疼痛感则无疗效,患者苏醒后是否头晕,头晕则为无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2]使用SPSS软件170版本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患者在手术中均未使用其他静脉辅助药,患者在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其中在做下肢手术时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有7例,但是在注射静脉补液、麻黄素6~10mg之后,血压全部都回到了正常范围内。如果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手术时间均为1~35小时,具体情况见表1: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VRS评分,MAP、HR比较(X±S)

3 讨论在各种外科手术中,会引起长时间的痛觉感知的自身变化,因为伤害性刺激传导通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加上外周和中枢神经过度敏感化,也就是痛觉过敏,就算是一般的伤害性刺激都会加剧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3]。在目前临床上提倡的是超前镇痛,超前镇痛就是再出现伤害性的刺激之前给患者提供时间够长,够有效的镇痛,只有这样才能阻断长时间的痛觉感应变化。可是在临床中还发现,只给一次药还不能有效的、长时间的使患者在手术中感受不到痛觉,只有持续的给药才能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中进行手术,甚至是手术结束了患者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

瑞芬太尼如果在人体内的时间大约1min,就能够做到-脑平衡,和其他的芬太尼类似的药物不一样,瑞芬太尼在组织和血液中的水解速度快[4],起效的速度也快,不过功效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不过它半衰期比较短,消除的速度很快,不会产生继续作用,不过在手术结束后,患者苏醒之后,患者的血压会有所升高,心率也会加快,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作为麻醉辅助药物用药量比其他计量都要低,所以,因为瑞芬太尼的这个特点,很多临床麻醉都已广泛的使用瑞芬太尼了。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药物起效快,在静脉注射1min以后就可以使血脑浓度达到平衡的效果,镇痛效果强,半衰期较短。瑞芬太尼不仅能够期待镇痛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不会过多的影响患者血压,还能将因缺血再灌注而损伤的肺部换气功能的情况减少。而且在区域麻醉中,因为痛觉的敏感化中枢镇痛和区域镇痛麻醉的不完善的情况,就能够应用瑞芬太尼弥补区域麻醉和神经阻滞的不足,所以,在四肢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起到麻醉的作用十分强大,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罗明亮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25):97-98[2] 李定鲲.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35):4140-4141.[3] 肖运珠,张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3,(11):76-77.[4] 徐名开,刘勇军,林毓政等.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5):824-825

论文作者:徐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探析瑞芬太尼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有效性论文_徐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