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995年日本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日本的金融界相继发生数起恶性事件,给已经面临危机的日本银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动。特别是“大和银行事件”,无疑使濒临困境的日本金融界雪上加霜。那么,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日本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如何?日本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和预测。
一、日本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原因
进入1995年以来,日本金融业的运气极其不佳,坏消息频频传出,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初,东京协和、安全两家信用社发生挤兑,致使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出资200亿日元才得以解决。7月份,柯斯摩信用社又发生挤兑被停止部分业务。8月份,宇宙、 木津两家信用社破产。9月份,兵库银行又创下日本战后第一宗银行倒闭案。11月初, 一则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界:日本大和银行因长期非法交易美国国债,导致1100亿日元的巨额亏损。美国联邦和纽约州银行管理当局联合下令,限令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 家分行及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在3个月内结束在美国的一切业务,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 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大陪审团还指控大和银行非法隐瞒其纽约分行高达11亿美元的交易损失。如果指控成立,大和银行可能被判处13亿美元的罚款。12月份,日本金融机构在美又爆丑闻。日本野村国际证券公司因违反股票交易规定(未按规定维持足够的资本和现金准备,并提供不实财务资料),被纽约股票交易所处以100 万美元的罚款……
通过对日本金融业目前情况的观察,可以认为,日本金融业1995年以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的金融体系缺乏透明度和应变能力。大和银行事件说明,日本的银行虽然拥有有庞大的资金量,但是却不很熟悉国际上先进的金融交易,而且也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混乱,信息度透明度低,违法的秘密交易盛行等重大弊端。事件本身使人们确信日本金融系统对海外银行业务疏于管理,可能还有不少潜在的隐患。美国表示无法信任日本银行体系“松散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程序”。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和纽约、加利福尼亚等州银行也认为,大和银行数年来对经营信息,特别是巨额亏损秘而不宣是与整个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相违背的,这会对联邦管理职能的信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如果追究事件的根源,恐怕可以说日本战后形成的政府保护下的“温床体制”是其罪魁祸首。也就是说,对日本这种缺乏透明度的金融制度,大藏省是负有重大责任的。二战后,日本政府极力推行扶植和保护银行的政策。这是由于当时的日本经济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靠企业内部积累远远不能满足扩张的资金需求,外部筹资必然成为主要筹资手段,而证券市场发育缓慢则决定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内企业若主要依靠直接金融筹资必将难以奏效。因此,银行不仅需要向企业提供短期的流动资金,而且还要提供本应由证券市场提供的长期设备资金。这样的金融机构与欧美相比,其社会地位、社会势力乃至社会责任均要大得多,这就决定了日本的银行在政府保护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其次,严重的不良资产是导致众多金融机构破产的重要因素。“不良资产”是前些年日本“泡沫经济”时的产物。那时,人们纷纷购股投资,金融商品价格象吹气一样,迅速膨胀。1989年底,平均股价高达3 .9万日元。“泡沫经济”崩溃后,金融机构贷出的大量款项,有的因融资企业破产,或因经营不善,大部分无法收回,形成了所谓的“不良资产”。据日本大藏省银行业务厅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数额已达50万亿日元。不仅21家商业银行拥有数不清的呆帐,近来又发现住宅专业银行、农业系统银行、信用组合以致于国家资本的金融机构都藏有不知其数目的呆帐,而且相互间盘根错节,很难理清。日本大藏省认为,日本金融界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美国货币管理当局也指出,日本金融业目前的不良资产数目比美国金融界最糟糕的1990年还要高出一倍多。
不良资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不良资产增加使银行的资产数额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自有资本大幅度降低,这将会增加银行经营破产(债务过多)的可能性。为避免出现这种危险,金融管理当局必须注意银行自有资本的变化。由于利率不断下降,日本的银行在业务纯收益方面一直效益很好,从而对自有资本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银行的经营来说,一旦利率不再降低,就会出现令人失望的情况。因为银行本身进行的是筹措短期资金,运用长期资金这样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在利率下降时可获得高收益,在利率上升时则会减少收益。因此,为了使银行恢复正常的经营,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弥补银行部门消耗的自有资本。
二、日本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前日本经济不振,银行呆帐丛生,金融信誉下降。大和银行巨额亏损被曝光后在日本金融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东京股票交易所及大阪股票交易所当天暂停了这家银行的股票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对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也立即作出了反映。在香港同业拆借市场大和银行融资成本比其他银行高出了0.312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大和丑闻曝光对日本金融体系无疑是雪上加霜,使之积重难返。那么,此次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业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以及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导致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急剧下降。
继大和银行纽约分行非法交易造成1100亿日元的巨额损失后,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市场上又传出日本富士、第一劝业、樱花等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因交易外国证券和衍生金融商品发生巨额亏损的消息,这些事件必然导致日本金融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使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急剧下降。国际著名的银行信用评定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最近公布了对日本50家银行进行的信用评估,结果没有一家银行获得A级,仅有一家地方银行——静冈银行获得B级。由此可以看出,曾经在国际金融界显赫一时的日本各大银行日子都很难过,日本东京往日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犹如夕阳西下愈来愈暗淡。
另外,美国不仅要把大和银行彻底赶出美国市场,而且同时加强了对日本其他银行的监督和控制,并计划压缩其金融业务。在欧洲市场上,日本银行的金融活动已经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特别是欧洲金融机构都相继提高了对日本银行的资金拆借率。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调查日本银行的业务活动,并效仿欧洲提高拆借率。与此同时,许多外国银行将各自的亚洲总部撤离东京转向新加坡等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日本金融业信誉的下降使日本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时的“日本溢价”(附加风险利率)正在迅速提高。10月18日,纽约市场的“日本溢价”已从10月初的0.3%提高到0.5%。10月24日,东京市场的“日本溢价”猛升到1%。另外, 日本金融机构在伦敦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也不断遇到费用增加、筹资计划不能完成等问题。有些外国银行还削减了同日本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合同金额,甚至冻结合同,这些都使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计划难以顺利实现。
另一方面,日本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增加可能会影响亚洲其他银行的贷款业务,甚至对亚洲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即使筹资成本增加1%,对获利状况较好的日本银行业并无大的影响, 但对其他亚洲银行则不同了。亚洲其他地区许多银行的信誉低于日本的银行。因此随着日本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日本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上升,借款利率提高,这必然会导致日本减少对亚洲其他地区的贷款,并抛出手中的债券。亚洲债券市场如果失去日本资金的支持,利率必然上升,亚洲其他地区的公司筹资将更加困难,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导致日本金融机构破产增加。
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打破了日本银行业不会轻易倒闭的传统规矩。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界深受巨额不良资产的困扰,已有十几家金融机构相继破产,仅1995年以来就有5 家金融机构因此倒闭。巨额的不良资产不仅使许多中小金融机构陷入危机和纷纷破产,也使企业贷款减少,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日本整个金融业仍未渡过难关,还有7家住宅贷款公司出现严重危机, 其中有的早已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日本7大住宅贷款公司成立于70年代, 其主要业务是发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因80年代发放大量投机贷款,目前的未收回贷款已超过6万亿日元(相当于590亿美元),实际上已处于破产境地。因此,解决7大公司金融危机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第四,加速日本金融界重组的步伐。
日本政府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一般不允许银行倒闭,而是采取银行合并等措施,利用实力较强的银行扶持濒临倒闭的银行,因此大和银行与日本的第四大银行——住友银行于11月4日初步达成合并协议, 具体合并时间将定于1996年10月。住友银行与大和银行合并后,两家银行存款合计高达6300亿美元,超过1995年5 月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的规模(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的存款合计仅为5300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就合并后的资产而言,东京与三菱银行的资产合计将达到7200亿美元,住友与大和银行的资产合计将为7050亿美元,也居世界第二位。
住友银行所以向濒临倒闭的大和银行伸出“援助”之手,是因为大和银行是日本11家大城市银行中唯一经营信托业务的银行,而且大和银行还拥有股票承销权,今后住友银行可以以“全能型超级银行”的实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因此我认为两家银行的合并有助于推动和加速日本银行业的重组过程。日本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差次不齐,一部分大银行经营状况较好,另一部分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如地区性小银行和房地产信贷公司等,问题相当严重。此次事件之后,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可能将被关闭或被其他经营好的银行兼并,如东京都政府决定将东京都内的34家信用社中的29家按区域合并成3 家大型信用社即开其先例。另外,关于如何解决日本金融机构的缺陷,是否建立企业营业信息披露制度等问题,也在酝酿之中。
第五,促使日本银行业把重点转向亚洲市场。
“大和银行事件”丑闻曝光后,欧洲金融市场提高了对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日本银行在欧洲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日趋恶化,为谋求生存和提高竞争力,各银行纷纷把重点转向开拓亚洲市场。如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全面整顿海外的分行,在1995年内把驻法兰克福和巴黎的工作人员转派伦敦,关闭德国和法国分行。同时还将把香港和新加坡分行的证券交易业务移至东京。这种作法除了为解决呆帐,进行银行整顿外,也为开拓亚洲市场作准备。大和银行开始大幅度减少海外分行,计划集中力量进军亚洲。第一劝业和东海等商业银行也正在调整欧洲分行的结构。另外,日本银行有意识地逐渐增加对亚洲地区的融资额,特别是偏重于我国,目前日本银行在我国设置的分行和代表处已超过50个。
第六,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金融业在国际金融界占有重要地位,它一旦发生危机,必将削弱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对世界经济产生消极的影响。据统计表明,截止1995年3月底,日本21 家商业银行和长期信用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余额达1.6万亿日元, 占同期世界金融机构筹资总余额的24%。如果日本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况,其他银行因此难以收回贷款,就将产生恶性循环,势必使国际金融秩序陷于混乱的局面。
日美间的贸易逆差是两国间的一个老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995年前8个月,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达430亿美元。美国对此极为关注,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减少贸易逆差。但是美国的上述制裁措施会给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一定的难度。因为日方认为,美国的制裁过于严厉。日本大藏大臣武村正义11月3日专门就此事发表谈话说, 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和银行不合适的业务运营被揭露,大和银行受到美国金融管理当局极其严厉的处罚,他对此表示十分遗憾。另外,日本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时期曾购买了约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股票等有价证券,这些证券可以随时出手。日本金融机构在资金无法周转时有可能大量抛售这些证券,这势必造成美国有价证券价格暴跌,利率上升,从而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并加剧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日本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金融危机,严重动摇了日本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影响了日本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同时对复苏中的日本经济无疑也是一种打击。为消除影响,摆脱危机,日本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恢复公众对日本金融体系的信心。
第一,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加强监管的力度。
作为预防金融危机的的措施,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应当提高经营的健全性,以避免不良贷款的信用风险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只有各金融机构在管理风险上不断地作出努力,整个金融体系才能坚强有力。当然,在彻底管理风险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加强经营能力。对于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仍无法避免的风险(损失),只能是依靠金融机构本身通过提高效益或者是充实自有资本等做法加强经营能力来解决。另外,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日本金融当局通过法令和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参与乃是必要的。如通过金融检查等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态进行监督以及自有资本比例限制、大宗信贷提供限制、流动限制等健全性诸比例标准的制定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加强对金融经营的监督,同时也能刺激金融机构根据自主判断进行完善的经营。
第二,借鉴和采用美国的做法,改组东京共同银行,以解决金融机构破产问题。
东京共同银行是1995年年初为处理东京协和、安全两家信用社破产案而设立的,由日本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东京两家信用社的危机是1994年11月末表面化的。当时它们的存款额为2442亿日元,资产(债权)为2300亿日元。这些资产中有将近七成即1500亿日元,被作为不良资产得到了弥补。在存款中,金额在1000日元以下的小额存款所占的比例为20%左右,约有80%的存款可被视为与大额不良资产(与理事长有关的不良资产)或与之关系较多的大额存款。这样一来,对不良资产补救基金进行投资的日本银行、东京都的银行和全国性金融机构事实上在救济大额债权人。本来,这种救济措施是作为处理住宅专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不良资产的示范案例而采用的,但目前由于这种救济措施的目的不在于维持金融秩序,而是救济理事长个人,从而引起了纠纷,使精心策划的对巨额不良资产的处理变得不尽如人意。因此,为彻底解决金融机构的破产问题,日本大藏省最近决定提供财政资金,参照美国的经验,把东京共同银行改组为类似于美国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那样的破产处理机构。
目前东京共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债务,改组后将加强收回债款的功能。当金融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时,如果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出面救助或合并,改组后的东京共同银行将暂时接管其业务,并负责收回呆帐和偿还存款。为了追回呆帐,东京共同银行还必须寻求法院、警方和不动产交易专家的合作。改组东京共同银行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估计在明年春天以后可望改组完成。
据大藏省最新统计,木津信用社的未收回贷款额高达9600亿日元(95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8月份公布的6000亿日元。 木津的未收回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在70%以上。另外,还有2300亿日元贷款属于有“问题”之列。扣除木津信用社自有资本400亿日元,处理其他相关债务还需1万亿日元。虽然存款保险机构提供5000亿日元资金, 大阪政府也将提供援助,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预计木津信用社破产案将成为改组后东京共同银行受理的第一宗案件。
第三,运用金融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这一办法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已被采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必须继续使用金融手段刺激经济的增长。1995年7月初, 日本银行进行了向下诱导短期利率的金融调节。然而,在短期国债市场尚不成熟,主要以日本银行贷款为主要调节手段的日本,短期利率很难长时间维持在低于官方贴现率的水平。因此,9月8日,日本银行又将中央银行贴现率从现行的1%降到0.5%。这是日本历史上最低水平的官方贴现率,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史上也是罕见的。日本银行将官方贴现率降低到空前的低水平,其目的是想通过降低贴现率,减少金融机构筹措资金的费用,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促进不良资产问题的尽快解决,从而消除国内外对日本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恐慌心理。
总而言之,解决日本金融危机的办法就是使错综复杂的金融体系提高透明度,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应引起日本金融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如何将危机变为契机,清理混乱的局面,这将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较好地解决庞大的不良资产问题,改变金融环境的萎缩局面,才能使日本银行业重新获得昔日的辉煌。
标签:不良资产论文; 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破产程序论文; 筹资风险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日元美元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