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是比较常见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这些差异会使公路工程建设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填土、淤泥等状况,此时必须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不仅关系着工程的建设周期、工程造价等,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质量管理水平。鉴于此,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地基处理
引言
软土施工,是指施工人员在不理想地质条件中采用基地施工技术进行操作的过程。软土地质属于复杂土质会呈现出高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性,这不利于公路施工中的路基稳定,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御,公路的承载力将大幅度降低,极易发生路面沉陷和桥头跳车等现象。所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以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
1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现状
1.1忽略了地区差异性
在地基处理技术中,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现今的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中,部分企业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十分盲目,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忽略了地区的差异性,没能选择最优的方案,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1.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除了合理的方案,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发展迅速,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技术熟练的工人不够用,再加上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本身文化程度较低,在缺乏必要的培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问题。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施工人员不能及时的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严重的甚至偷工减料,严重的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1.3施工设备落后
尽管我国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应用了一系列的机械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的更新和发展难以跟上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脚步,相对于公路工程来说,施工设备比较落后,难以达到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更加难以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4缺乏有效的监管
对于任何工作来说,有效的监管都是必要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在公路工程软土地的施工方面的监管力度是不够的,大多数的监管部门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监管工作仅仅是走过场,没有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工程的质量问题。
2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技术
2.1强夯法
在各类公路工程中,能用强夯法的工程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强夯法只适用于黏性土、碎石土或者湿陷性黄土这类砂性土质的软土地基。强夯法即借助重锤从高出快速落下所产生的冲击力下砸,使得原本比较松软的软土地基在强力的击打下,密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坚硬、紧实的目的,以此来提升地基的承重能力。强夯法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用时间也相对较少,效果却很明显,同时其操作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公路工程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因此在砂性土质的软土地基中,强夯法比较常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深层水泥搅拌法
在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应控制好以下几方面:①悬挂吊锤。在主机上安装悬挂吊锤,调整好搅拌桩垂直度,确保水泥搅拌桩处在标准的垂直度范围之内;②开展质量检查,重点检查水泥的实际用量;③合理制定水泥搅拌的配合比,严格把控水泥搅拌过程,保证其完全符合相关标准;④利用灰浆搅拌机,在根据配置好的配合比搅拌水泥浆之后,借助搅拌机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搅拌机可以在喷射的同时保持旋转,最后把搅拌机下降到一定高度,重复进行上下搅拌。
2.3排水技术
软土土质含水量较多,稳定性较差,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公路的工程质量,有效发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很有必要。为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必须开展排水作业,将软土中的多余水分排除干净,使其保持一定的干燥状态。具体的排水作业,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采取不同形式的作业方法。如果是地下水,就需要采用隔断和疏干的形式进行;如果是地面水,就需要在积水周围设置边沟、渡水槽和相应的急流槽等,促进排水顺畅。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排水作业,可以保证排水作业的施工效率和实施效果。这样的施工形式,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还可以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换填技术
进行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时,可以采用换填技术展开施工。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将软土土质进行更换,换成相对稳定的施工土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将施工机械进行合理利用,采用勘查技术,对软土结构展开挖除,然后向里面添加定量的碎石和煤渣等,这一过程要一层一层展开铺设,保证均匀分布,在进行分层填筑的时候,要将材料的位置进行明确,较硬和强度较高的材料应该填在更换地的底部,然后分层压实,这种方式从更本上改善了软基地质土体结构,进而保证了路基的稳定和工程质量。因此换填技术的应用在软土路基施工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着极大优势。
2.5“粉喷桩+砂垫层+等载预压”
对软基厚度较大,危害严重且工后沉降超出允许范围路段,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处理软基。但要注意,如果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在70%以上,且pH值在4以内时,则该处理方法将不再适用。通过对本公路工程完成施工后个别结构物的实时观测发现,再利用了这种处理方法后,沉降明显减小,而且还能和路堤实际沉降保持良好适应性,因此这是一种合理可行的软基处理方法,并且成本也不高。
2.6固结排水法
有机质黏土、饱和黏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固结排水法。固结排水法中,竖向排水体以及水平排水砂垫层构成排水系统,其作用是加速软基固结,促使地基空隙水的排水距离缩短,最终达到改变原有排水边界的目的。将其应用到软基处理中,如果软土的渗透能力较好,或者软土的土层比较薄并且与地表表面相对靠近时,可以在地面上铺设砂垫层,不需要设置竖向排水体。通常而言,水平砂垫层的厚度有50cm,采用中砂或者粗砂。水平砂垫层会比路基两边宽1m,同时要确保排水通畅。竖向排水一般选择塑料排水板。连通水平砂垫层以及竖向排水层,铺上厚的砂垫层,同时设置横坡,然后再建立排水体。利用固结排水的方式处理软土地基后,地基的固结性能相对较好,能有效地提升排水固结的效果,还能起到挤密地基的作用,并且所需要的施工设备也相对比较简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地基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公路运行的安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经常使用的施工技术之一,也有很多的技术措施,由此可见,在实际公路工程施工中,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分析实际的地质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加以灵活的运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到监管责任,尽量排除施工过程中给公路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林.浅谈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5):19-21.
[2]刘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5(21):169-171.
论文作者:刘书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土地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公路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土质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