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领域与实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锡论文,大开发论文,途径论文,重点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地区经济要素互补性分析
1.1 开发投资环境与待开发的重点领域
某一地区投资环境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与回报,进而影响人们对其投资决策的做出。现选用5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价值评定法”对东西部相应经济区域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价(见表1)[1]。
表1 东西部相应经济区域投资环境分析表
Tab.1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regions
地区经地区经 吸引外
济现状济发展 资源丰 资条件 地区经 总分
地区水平指条件指 度指标 与水平 济活力
标标
指标指标
华东区(沪、 19.8 20.43.1 7.3 15.0
65.6
苏、浙、皖)
西南区(川、 6.8 9.6
14.3 2.9 5.9
39.5
贵、云、渝)
西北区(陕、 8.3 5.37.7 0.7 4.6
26.6
甘、宁、青)
新疆 12.8 3.11.9 1.9 4.8
26.4
西藏
0.8 3.13.9 1.9 4.8
14.4
九大区平均 11.8 10.28.0 4.3 7.6
41.9
由表1可知,西部各地区相对于东部的华东地区而言, 在地区经济现状水平高低方面,仅新疆略高于全国平均值,而西北、西南、 西藏3个地区则比较低。资源丰度指标包括矿产资源(45种主要矿产储量)、水资源(水能、水量资源总量)、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3 个方面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几何平均值表示,西部各省区均高于东部的华东地区,并且在某些资源丰度上占据第一位,具备着独具优势的投资环境因素,即使是综合环境最差的西藏地区,其水资源、林地、草地资源的丰度也在全国居前二位。
早在建国初期的“一五”、“二五”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以平衡地区工业布局、发展内地经济为目的,建起了交通骨架,构筑了一批以钢铁、机械、化工及棉毛纺织工业等为主的中心城市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城市。六七十年代,国家出于战备需要,在西部进行的“大三线建设”,侧重发展军工、重工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地。这两次“西进”为西部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也为落后地区注入了现代工业文明。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基本建设、投资、工业布局等方面比例失调,部分工业散布在深山沟里,造成运输、协作、服务等方面的困难。以四川省为例,建国30年来重工业投资占同期总投资的78%,轻工业和农业投资仅各占5.5%[2]。西部地区除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工业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外,广大地区交通、信息闭塞,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科教文化、人们的观念非常落后,与无锡地区乃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极强的区域互补性,如资源互补性高,产业互补性强(主要包括资源型产业的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资源产业、非资源型产业的经济作物加工与制造业、以矿物资源产业的产品为原料的制造业),经济类型等互补性明显(主要包括经济类型、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互补)等。
近期国家及西部各地区实施大开发的战略: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对一、二、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四是发展特色经济战略;五是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六是全球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实施开放与开发。国家计委今年已启动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工程项目,都是基础设施建设或直接为基础产业服务的项目。从财政政策看,中央政府将3个70%投入西部,即将1000亿元长期国债中的70%用于西部建设;计划补助地方支出的4402亿元的70%划拨西部地区;在国外援助和国际金融拨款中,70%用于西部开发。而各省、市、区开发程度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相继列入投资开发的重点领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伴随着大开发的进程而相对超前发展。
上述重点开发领域及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必将给无锡各行业进入西部大开发带来无限的商机,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1.2 无锡加入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产业分析
改革开放20年来,无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00年人均GDP达3000美元,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构成无锡社会经济支柱的产业主要有纺织、电子、轻工、机械、食品、冶金、化工、医药及商贸旅游等,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具有均质性的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区分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落后的广大西部地区在一些领域里仍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城郊农业、林果业等),虽产值占全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极小,但拥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如养殖业、城郊农业等)和经济实力,优势明显。例如,江阴市华西村依据较强的实力和无形资产,通过多种形式的介入,在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并获得了成功,将触角伸入大西北,为西部大开发、实行双赢战略树立了样板。
第二产业:纺织、电子、家电、轻工、机械、食品、冶金、化工、医药、环保等行业的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及产品品种、质量、价格等具有的较高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在产业提升演进与转换中,既存在着竞争,更存在着交流与合作。具有经营灵活、巧于变化、“博采外域之长,以图超胜”,在经济结构中占有半边天的众多中小型非国有企业和私有经济,在以单独或组合形式进军西部市场、实施大型工程项目配套和相关产业领域的多种形式合作等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第三产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文教科研、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比较优势区分度不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市场互补性,在经济类型、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优势高与西部,并具有相当的特色。就文教科研而言,无锡拥有数十家部省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在航空、机械、石油地质、纺织、食品发酵工程、环科、交通、微生物、淡水养殖等研究领域颇具一定的优势,可通过技术输出、合作、项目研究开发、部分研究成果的转让或通过转化等形式参与西部大开发。发达的基础教育和在国内具有特色重点学科的高等教育可直接为西部地区培养、培训相关的建设、管理人才。在商贸流通领域,无锡拥有滨江临海的区位(口岸)优势和商业外贸优势,形成西部地区商品货物流通的重要集散中心。
此外,除现今的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外,得益于“吴文化”善于吸收、勇于开拓、缜密思考、巧于变化的竞争精神,与政府提倡的“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精神口号相融合,形成了一股推动无锡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精神理念,富有强烈地域人文特征的无锡人民,将以其特有的人文优势,置身于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2 优势产业进入西部的切入点
部门投资效果最优原则、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原则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是选择地区重点投资领域的3条基本原则[3]。依据上述地区经济要素互补性分析、无锡相对于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初步剖析、无锡加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和对近期无锡部分产业进军西部市场寻求商机、经济技术项目合作结果分析,无锡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可行性领域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农业和矿产采选业:在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地区级中心城市城郊型农业的开发建设,如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种水产养殖,花卉园艺,乳畜禽产业,节水型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等,可与无锡资源互补性高(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矿产采选业进行协作投资开发建设。
二是制造业:在纺织、家电、食品、冶金、化工、医药、环保等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的协作投资开发建设。将西部地区资源能源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实现投资、开发、建设、赢利的一致性。
三是配套产品的投入开发:围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房地产开发、大型工程项目的配套;能源原材料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结合西部“三线”军工企业前向与后向产业的配套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培育和销售。
四是商贸流通领域投入与开发:在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投资和培育相关专业化市场,作为无锡及东部地区最终产品的销售基地、西部产品(原材料、半成品供给和无锡外贸出口产品需求)的供应基地。
五是旅游服务业:西部各省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开发程度低,旅游配套设施设备差,因而在旅游资源开发投入、配套设施设备供应、旅游商品开发与销售、旅游人才培养、导游服务、旅游业务联手经营等方面前景看好。
六是在科教、管理等领域:发挥双向优势进行技术、管理、教育输出的同时,又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西部地区部分技术经济实力相对雄厚中心城市高新技术及其新兴产业的输入,以此来改造、提升无锡的传统产业,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根据西部地区产品需求信息,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3 加入西部大开发的实现途径
3.1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西部大开发对无锡各产业部门既熟悉又陌生,改革开放20年来,无锡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有关(产业)部门与西部地区在产品销售、资源互补、对口支援、扶贫等方面有着长久的联合,但介入量小,深度不够,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对西部地区及有关政策了解不够,看的人、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因此,采取政府有目的地、有组织地宣传、引导企业介入,通过组团进行考察、举行洽谈会以加深了解,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借助市场推力,有序渐进地把相关性企业引入西部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广泛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多行业的整体介入,并在西部中心城市可建立行业性的协作机构(相当于政府办事处),为企业间的协作提供各种服务。
3.2 等级扩散,通道延伸[4]对部分来自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位变化研究,发现他们遵循社会经济扩散的规律,即等级扩散和邻近扩散。所谓等级扩散,就是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地扩散的。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无锡相关的产业部门可以控股的方式,组建若干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控股公司(避免单个企业势单力薄失去先机),选取西部地区若干个中心城市进行投资开发,实施等级扩散,形成销售→生产→研究开发的完整的经营体系。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区位扩张,情形就显得更为复杂。如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在公司新区位投资选择或兼并其他公司时,熟悉的人际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易使这些活动在相应区位发生影响。
所谓通道延伸,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某些通道延伸的。密切的人际关系,形成公司空间扩张的人际关系通道;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形成距离通道。这些通道,共同作用于公司的空间扩张过程之中。
加快西部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提高国内资源保障率的必需。无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优势,技术相对成熟,然而,目前无锡经济发展已处于一个相对滞缓阶段,只有通过直接投资向外转移才能获得再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市场,这不仅能发挥无锡产业的比较优势,而且可加快无锡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因而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加入西部大开发,实现双赢发展战略目标,在开发中支持、建设西部的同时,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收稿日期:2000-08-05;修订日期:200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