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视战争与民族文化保护_美国社会论文

国际电视战争与民族文化保护_美国社会论文

国际电视大战与民族文化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文化论文,大战论文,电视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在关注这样一个课题:如何利用电视宏扬、保护民族文化?如何抵御外来腐朽文化危害?

我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和贯彻“双百方针”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抵制有害社会、尤其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腐朽文化,不管它是外来的,还是土生土长的。这是建设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策,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电视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并非我们特有的功利主义和独家发明。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的电视,不管是官办的国家电视台,还是民办的商业电视台,无不以捍卫和宣扬本国(本民族或母语世界)的文化传统为基本宗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不惜以巨额投资把本国的文化国粹纷纷搬上电视屏幕的原因所在。有人曾抱怨“扫黄”影响开放,这显然是是非混淆;有人以为宣扬色情、暴力的影视节目在外国都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也是一种误解。如果看看世界各国现行的电视文化保护政策,便会知道抵制外来腐朽文化是普遍的基本政策,扫黄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立场。尽管不同性质的电视机构在扫黄、抵御“文化入侵”的内容、方式、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旗帜鲜明,有的态度含蓄,有的通过立法规定,却都在认真地奉行一项共同原则。弘扬和保护,吸收和抵制是相辅相成的,是同一项基本原则的两个方面。当我们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时了解各国电视在保护自家传统,抵制外来有害影响方面所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一、从电视竞争看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也叫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比武力入侵似乎文明得多,却不能改变其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实质。

有统计材料说明,欧洲人看的影视节目——包括录像带、电视、电影以及广告节目——有80%来自美国。而85%的欧洲电影从未在国外放映过。

更严酷的现实是,第三世界电视被美国节目所充斥。一位西方权威人士说:在不少地方,如果美国节目1000分钟,本国节目只有1 分钟。在卫星电视出现之前,电视渗透方式主要是低价推销节目,包括变相赠送节目。日本是亚洲的倾销大户。日本广播协会(NHK )每年大约向外国电视台提供6000盒节目录像带。除了直接出售外,还由外务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或曰“交流基金”,供对方购买日本的电视节目。十几个国家先后出现的“《阿信》热”,便是这两种输出方式的结果,“阿信精神”由此在不同国家留下影响。1989年3 月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有署名文章《第三世界和宣传工具》说:“来自西方的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国家犹如一种药剂,结果使第三世界对文化的态度日益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准则,年轻人开始轻视本民族文化。第三世界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指责虽然粗暴,但不无道理。”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一些财大气粗的国家竞相办起特定方向的电视广播,把节目送到别国领空,以扩大自己的影响。美国不仅最先用卫星把自己的英语电视传遍世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的新闻电视台,还于1993年3月15日开始,用西班牙语每天24 小时不间断地向拉美各国播放电视新闻。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不甘落后,也相继在拉美的有线电视系统开设了各自的频道。尽管这些频道的初期商业效果并不好,为了长远利益,都不惜亏本地参与竞争。为了打破美国电视在欧洲的垄断局面,1993年1月,欧洲共同体6国加上塞浦路斯、芬兰、埃及联合成立欧洲新闻电视公司(EURONEWS)和英国广播公司(BBC )的世界电视服务公司(WSTV)两家电视台相继通过卫星向欧洲大陆西半部每天播放20小时。前者的负责人宣称,CNN能作到的他们同样能作到, 而且还没有过分的美国腔。后者以不靠政府支持不靠商业收入而自豪。

亚洲是地广人众的大洲,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被视为拥有世界2/3潜在观众的电视大市场, 因而成为近几年卫星电视列强角逐的战场。 1991年,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世界电视服务公司(WSTV)利用卫星向亚洲播送新闻节目。美国人以快为竞争法宝,号称“哪里发生事情它就在那里。”英国人则标榜自己的“新闻有深度和不抱偏见”。日本广播公司迟一年投入竞争,用英语播发电视新闻。澳大利亚政府投资540万澳元建立国际电视台(1990年2 月开播),向15个亚洲国家(地区)播出,每天8小时, 直接同一些比之大得多的电视台展开竞争。法国国际电视台(1993年5月开播),每年耗资130万美元,通过印度尼西亚的“帕拉帕”卫星向东南亚播送节目,复盖范围包括越、老、柬和法语非洲许多国家。

1991年4月开播的香港卫星电视,以五个免费频道每天24 小时播送节目,复盖亚洲38个国家和地区,有一千多万户家庭和宾馆通过接收器收看它的节目。1993年4月以前的8个月时间内,广播收入增加了四倍。由于它新闻节目报道及时,娱乐节目精练新颖,而使一些国家的电视受到压力,大部分国家还来不及采取对策。它还准备在香港推出四个付费有线电视频道。这些情况刺激了进一步竞争。1993年7月, 国际电视业巨头澳大利亚人梅多的新闻公司以5.25亿美元购买了它的2/3股份。

几乎与此同时,国际电视列强则在争夺行将开播的亚洲卫星商业新闻网(ABN)。它的股东包括美国、新西兰、 新加坡和香港的有实力的传播公司。而未来两年内计划升空的通讯卫星还有十几颗,亚洲的电视空战,必将愈演愈烈。

在这场文质彬彬的文化渗透战中,也不乏以赤裸裸的公开政治颠复为目的的电视广播。如1990年3月7日开播的美国马蒂电视台和马蒂电台,以古巴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其目标却是针对古巴,要拔除这颗近在咫尺的“钉子”。美国总统布什宣称,美国政府将继续资助对古巴的电视广播,并要求美国广播业者支持政府开设的对古巴的电视广播。这家电视台对古巴造成危害,一些古巴运动员叛逃美国的事件,便是马蒂电台电视台直接制造的。古巴则奋起反击,强干扰使它的效果微乎其微。1993年6月,克林顿政府为了节约经费,将一些对外广播电台合并, 唯独“针对古巴的马蒂电台和马蒂电视台将继续广播。”

二、亚洲发展中国家奋起反入侵

电视技术的进步,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通讯卫星使电视传送冲破国界,传遍有接收设备的任何角落;录像机和激光磁盘的发展,则打破了影视节目进入家庭和对电影院、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的依赖。电视大战的一个特点是,凡电视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面临着被入侵的苦恼。有识之士担心,西方文化无阻拦的渗透,亚洲地区的传统文化必将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政治制度和观念的传播,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道德危机以至引起政治动乱。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自卫措施。措施是否有效暂且不说,立场之鲜明却是不容置疑的。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开放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对于西方腐朽文化的抵制却是非常坚决的。“对外国影视、声像制品,凡认为是不洁的镜头,一律剪除。进口电影在电影院分级放映……各单位和居民一律不许安装卫星天线,接收国外电视。李光耀、吴庆瑞这样一些资深的领导人对此认识深刻并痛感到:‘不能把西方的东西拿来翻版,必须保持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西方发生的奇奇怪怪事情很多,如果我们依样画葫芦,我们也会学坏的。这对我们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必将构成极大的破坏。’人们从现实得出结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继承和保持东方文化中有利因素以取得平衡,以抵消西方文化中的腐朽部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兼顾并重是新加坡作出的郑重选择。”“新加坡治国有方,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细致,办法巧妙。思想道德教育和东方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推广同经济发展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同步前进。这是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特色。”(1992年11月24日《南方日报》刘祖禹文)

1993年5月5日,伊朗国家领导人哈梅内伊发表讲话,要求伊朗人“挫败西方的双管齐下的攻势:利用色情文化腐蚀青年和通过罢工破坏伊朗的工业。”“伊朗面临争取经济独立的艰巨斗争,同时还面临对付西方‘文化攻势’的更艰巨的斗争。”他说,“敌人花钱拍摄色情照片和电视片吸引伊朗青年,有时甚至免费向他们提供这些东西。”“现在对那些引诱成千上万无辜青年腐化和沉迷于色情的人应当怎么处置?我认为这种人应受最严厉的处罚。”(路透社)

1992年2月,马来西亚宣布,吸毒的演员不准上镜头, 禁止长发男性在电视上演出。求索和双翼两个乐队的知名度因此大受影响。他们被迫找到新闻部长,同意剪去长发,保证不戴耳环,不穿破衣烂衫,不纹身。同年11月1日,这两个著名的摇滚乐队在电视上露面, 内容之一是由新闻部长当众替他们的队员剪去长发。这位部长说,“我希望求索和双翼乐队通过此举能给青年树立好的榜样。”(美联社)1993年,马来西亚颁布法规,“准许国家元首及政府成员借助卫星通讯看西方电视节目。可是其它人则无权观看,理由是会造成有害的精神与文化影响。”(俄罗斯《24小时》40期)

1993年7月, 印度尼西亚的议员们敦促政府禁止播出美国电视剧《不可能的使命》。因为“这部电视剧展示了这样的主题: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第三世界国家都是由独裁政权统治,并且侵犯人权。”因为“这部片子会对我们的人民产生影响,从而相信只有美国是捍卫人权和民主的斗士。”“最近美国对伊拉克的导弹袭击实际上侵犯了人权和民主。”(合众社)

1993年8月3日,印度政府建议议会通过一项法律,限制西方在印度的电视广播。因为西方的电视节目对印度文化构成了威胁。新闻和广播国务部长K.P辛格·德奥在议会上院提出一项提案, 要求限制电视经营公司转播据认为是下流的西方影片和广告。辛格·德奥说:“鉴于已察觉到的外国电视网进行文化侵略的威胁,我们必须制止其任意地发展和对社会带来的危险。”(美联社)

1993年1月,缅甸成立了一个审查委员会, 负责检查缅甸的流行音乐,确保它符合缅甸文化。因为“西方文化正在破坏民族精神,外国音乐被一些人当作我们自己的音乐来接受。”同时“下令禁止出售印有西方重金属摇滚乐队画像和性感男女画像的T恤衫。 也禁止出售印有外国国旗的、尤其是美国星条旗和英国米字旗的服装。”

香港商业电视存在的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和抨击的对象,被指摘为“丑陋香港人的塑造者”、“制造梦幻的工厂与侵略性文化的垄断者”。酒廊歌星大赛、香港太太选举、超级模特儿选举,以及亚洲小姐、香港小姐、亚太小姐选举等节目,在追逐广告利润的同时,以低品味和市民趣味麻醉社会。大量播放低成本言情片,低品味美国片、卡通片和选美节目,充满暴力打斗、英雄崇拜,向社会推销偏重粗浅的样板人格和动作的感官刺激。其效果是令香港人变得自我中心、享乐主义、机会主义,社会整体意识淡漠。八十年代初,一次调查表明,香港大部分青少年对于黑社会及其术语的认识,主要是来自电影和电视。香港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加强了对电视的管制,“用法规严厉控制两家电视台的暴力意识渲染的电视节目制作。”1981年2、3月间,丽的台播出的《少年黄飞鸿》中出现的残暴境头过甚,而被罚款万元。(1991年11月香港《明报月刊》)

1993年8月,韩国文化部作出决定, 拒绝美国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入境。理由是,“担心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三、英法等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保护意识和措施

许多发达国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他们在利用电视扩大对外影响的同时,一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内的电视文化保护。在这个问题上,立法机关、政府要员和一些电视公司负责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首要措施是不惜以大投资把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搬上电视。如,1993年开始,英国广播公司将用六年时间,花一千多万美元将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法国60年代和90年代两任文化部长安德列·马尔罗和雅克·兰,是两位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著名人物。前者曾使巴黎的面貌焕然一新,大大小小的“文化中心”遍布法国大地;后者则“使法国成为欧洲最伟大的艺术保护国。”利用他的权力和影响,十年中文化预算实际数额翻了一番以上。他还发起保护法国电影运动,使之免受电视、录像和好莱坞竞争的联合威胁;迫使电视台大量使用本国的电视节目;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法国音乐、绘画和电影艺术,免受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1991年2月电讯)

西班牙六家电视台联合出资六百万美元,录制电视连续剧《青年毕加索》。

日本的电视广告制作在民族形式方面的成功探索,被赞誉为“当代的文化已被吸收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等等。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国家和电视机构,都有相应的明文规定(或法律规定),抵制外来的文化渗透和侵略。不同国家的保护措施有较大的差异,对一切有害文化的抗拒却是一致的。

英国 1992年3月19日, 政府下令抵制丹麦色情的《红热电视台》对英国的卫星广播。理由是这家电视台“显而易见的性方面的情节具有对儿童造成巨大危害和一再违犯良好的情趣和庄重的行为的可能性。”英国政府一方面对外交涉,使对英播放受禁,另一方面对内颁布禁令,使提供收看这家电视台的设备为违法。政务次官彼得·布鲁克说,政府之所以抵制色情电视台向英国播映,其原因是它违犯了欧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保护少年的广播指示。指示规定,凡“可能严重损害少年身心或道德发育”的广播一律禁止。(合众国际社)

1992年3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经营指导原则,以杜绝色情和暴力节目。这家广播公司的负责人迈克尔·切克兰德说:“这些指导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节目制作人员提供一种在取舍消息来源时进行参考的尺度但同时也向公众明确了我们的经营原则。”“暴力和色情场面、巨大的悲痛情况或包含有污言秽语的词句,因其影响节目程序的最佳编排,因此一律在考虑杜绝之列。”“除非有极有说服力的理由,否则暴力内容是绝不可播放的,电视也不应播放死尸镜头,同时也不应过分地把报道焦点集中在恐怖分子袭击过后留下的流血场景上。”(路透社)英国的抵制外来影响,采取了“宁严不宽”的原则,甚至借故排斥它国文化。影片《李小龙传》仅仅因为武打剧情和宣传画中出现了中国武术器械“双节棍”的镜头,便被禁止在英国上映。

法国 政府明令禁止利用电视宣传色情、暴力、吸烟、酗酒和吸毒。对电视广告的管理极为严厉,明文规定不得中断电影和其它节目来播送广告,节假日不播广告等。1992年12月,巴黎上诉法院判处电视四台总经理安德列·鲁斯莱交罚金30万法郎,因为该台在电视节目中介绍了一种香烟,构成违法广播罪。

德国 1993年2月9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政府“警告各家电视公司,如果它们不停止播放暴力节目,将吊销它们的执照。”因为在此以前“对五家私营电视公司和两家国有电视公司的调查表明,各家电视台每周播放暴力行为的画面达25小时时。”(路透社)同年5月, 德国《妇女》杂志发表文章,把电视列为“引诱孩子的九种最坏的因素”之第二。“6岁至8岁的儿童有20%以上每周看电视最多达40小时。有1/4 的儿童在午后还看电视,内容大多是刺激性强的凶杀片。此外,色情片会不利于孩子感情的发展。看电视多也会损害眼睛和身体的姿态。”

希腊 1993年4月, 精神保护协会正式要求政府立法禁止电视台播映恐怖片和色情片。这项建议得到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们的广泛支持。事情是由一个七岁男孩引起的。他看了一家电视台播映的恐怖片。影片讲一个“魔鬼”附在一个小孩身上,这个孩子就变得凶残,动手杀小朋友,甚至杀自己的亲人。后来,“魔鬼”又附在另一个小孩身上……这个男童看过这部恐怖片后,患了“恐惧症”,因为害怕“魔鬼附身”而失眠,食欲不振……一位神经科教授向新闻界介绍说,他医治过许多同病小患者,情况大体相同。

波兰 1993年3月21日,波兰出台广播电视法, 规定每天播放广告时间不得超过播放时间的15%,每小时不超过12分钟,违者将被罚款。播放的节目不得宣传违法行动和危害波兰国家利益的活动以及违背道德和社会利益的态度和观点,应尊重接收者的宗教感情,尤其是尊重基督教义原则;从6点至23点不得播放对青少年的心灵、 感情和身体发育造成危害的节目。用许可证管理节目播放,“如果申请人所传播的节目可能危害波兰民族文化和良好的风俗、危害国家的安全、泄露国家机密,将被拒绝发给许可证。”未获许可而播放电视节目者,将被判监禁1至2年、限制自由或罚款。

以色列 1993年1月23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说, 对以色列来说,最有害的是来自文化方面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军事入侵,而是文化入侵,对我们民族同一性来说,电缆电视要比起义更危险。电视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有一些年轻人看来,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妇女……是麦当娜。(法新社)

日本 日本的扫黄和反污染是极其严厉的。刑法明文规定,凡有伤公安及风俗的视像作品绝对禁止上市,违反者处以两年以下徒刑并五万日元罚款。外国片进口,必须经过三道审查关:海关、警察和电影伦理管委会。后者是电影界自主设立的最高行业权力机构。其检查标准是清除淫乱,维护社会安定与保持形像整洁。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出现了民办电视或夜间服务电视以及超豪华小型电影院,这种美其名曰“面向成人”的艺术服务,引起了青少年对“黄色文化”的追逐,刺激了全裸露电影的蔓延,冲击着原有的电影审查制度。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这种电影污染镜头,是东方人道德观念全线崩溃的信号,也是人类世纪末苦闷情绪的宣泄。”因而,不能置若罔闻。(1994年1月电讯)

具体的文化内容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和特定意识形态有关,和政治有关。电视文化保护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也是许多国家的基本立场。因而连最具实力最讲开放的大国也毫不掩饰这种保护。比如,1992年,中国在播出电视连续剧《荒原城堡》,日本官方反应迅速,下令任何日本电视机构和个人都不得进口和播出这部电视剧。尽管有关日本“731 ”细菌部队在中国的罪恶事实正在日本报刊上逐渐披露,这部历史题材的作品,却没有可能与日本观众见面。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对其记者下达的不准发表伤亡士兵照片等有关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也是典型例证。

四、美国电视中精神垃圾化危害严重,长期困扰社会

美国电视因为存在严重渲染色情和暴力而成为“社会公害”,不断受到舆论严厉谴责,国会和总统也屡屡出面干预。早在1990年国会便通过“电视暴力法”,限制电视宣扬暴力,然而荧屏上的暴力内容却有增无已。影视商和广告商为了追逐利润,以“让人们全面了解生活”、“满足人们寻求精神刺激”为理由顽强地坚持表现性爱与暴力的合理性。

1992年的一份统计材料说,美国1102家商业电视台和350 家非营利电视台,大部分24小时播出节目,有的城市可以收到100个频道。 电视业年盈利达500亿美元,为了赚钱,淫秽色情、凶杀暴力、 恐怖迷信等精神垃圾便在屏幕上泛滥成灾。有的学者推算,每个18岁的青年平均已从电视中目睹了谋杀情节18000个(另一材料为25000个)。结论是,美国青少年吸毒、犯罪及社会其它腐败现象之所以那么严重,久治不愈,可以从影视节目内容中找到原因。

1992年12月,美国三大电视公司曾被迫举行同行会议,制定共同的限制暴力镜头的八项标准。好莱坞的制片商老板们也被迫保证减少自己影视作品中的暴力镜头。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杰克·瓦伦蒂,一方面表示影视行业将共同努力减少暴力镜头,一方面却又说,“我拒不认为我们目睹的社会种种残暴行为应归罪于影视作品。”“我们生活在暴力社会中,生于暴力环境,长于暴力环境。暴力行为久已有之,人类的这种邪恶行为早在电视闻世之前就有了……美国的暴力活动还有其它许多根源,例如吸毒、家庭破裂、贫穷和偏见。”

在越来越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下,1993年5月, 国会再次向电视公司的经理们提出警告,如果不减少暴力镜头,国会将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各大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在国会听证会上保证将减少节目中的暴力镜头。同年7月一份研究报告说, 美国三大电视公司的星期六早晨的儿童节目中的暴力镜头,已经降到平均每小时18个(达到最高纪录的1990年每小时32个)。1993年年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好莱坞的影星和娱乐行业负责人发表讲话,呼吁他们自愿减少电视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因为它对美国青年产生了坏的影响。他说,不要光希望政府颁布解决国家这种弊端的法律。克林顿请他们帮助他把“整整一代人从这个深渊中解救出来。”(路透社)

美国的电视公害不可避免地波及别国,其近邻国家受害尤烈。来自美国的大量影视节目充斥各种凶杀、抢劫、强奸等暴力内容,在加拿大青少年中造成了严重社会后果。1992年,一个11岁的小女孩惨遭奸杀,她的小姐姐认定这是电视节目充满暴力内容所导致的犯罪。她起草了一份请愿书,并且向全国征集签名,要求加拿大政府对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加以限制。包括总理在内的100万人签名表示支持。 由于美加毗邻,加拿大长期以来在影视文化上受到美国强烈冲击,随着卫星电视的发展,美式影视文化中的腐朽内容危害越来越严重。加拿大舆论再也不能忍受,1993年下半年,终于掀起针对美国电视暴力内容的“反暴”运动,一片谴责抗议之声。广播电视部长表示,他将亲自赴华盛顿就电视节目中的暴力问题与美国政府谈判。他强调电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点,新闻媒体跨越国界传播能力带来了国际性问题,例如电视节目中的暴力问题等,实在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

人类对优秀文化的追求,有广泛的一致性,对腐朽文化的摒弃和抵制立场也是不谋而合,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有一些发达国家,电视的文化保护,还表现为文化“实力政策”上,以种种理由排斥外国节目。这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因为节目源不足,不得不大量采用发达国家为文化渗透和商业利益双重目的而廉价推销的节目形成鲜明对照,是极不平等的竞争。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三大电视公司和日本的一些电视台,对外来节目多半采取一种不屑一顾的傲慢态度。一旦对某种外国题材感兴趣,宁肯花巨资独立录制,决不轻易选播进口节目。而这种自制的异国题材节目,通过其编、导、摄、演、主持人、解说词等等艺术手段,便成为它国内容,本国文化了。

电视的传播与限制,是一场持久的文化战。随着卫星电视的发展,实力雄厚的国家纷纷抢占频道,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弱国则忙于限制和防范。卫星传播的电视竞争,是否应该有个“国际规则”?早已是国际电视界议论的课题。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实力竞争”不可避免。电视文化战,带有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同样不可避免。自己缺乏实力,仅靠消极防犯,必定是被动的。我们的责任是,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的同时,作好自己的节目,办好自己的电视,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

标签:;  

国际电视战争与民族文化保护_美国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