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选择_经济特区论文

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选择_经济特区论文

我国特区经济模式的比较及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各经济特区应选择何种发展模式,这是各特区亟待总结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特区现行经济模式的总结和评价

我国经济特区是借鉴世界各国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办的。世界各国经济特区的经济模式众多,特色迥异,但是根据其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型、出口加工型和综合型三种主要类型。

自由贸易型以减免税为主要的优惠政策,吸收外商、外资、外轮和各种商品,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兼营出口加工业务,是一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流通型特区经济模式。

出口加工型以减免关税和所得税为主要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直接在区内投资,生产和出口各种加工产品,是一种以工业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生产型经济特区模式。

综合型可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也可以发展商品贸易为主,同时发展工、商、农、牧、渔、旅游、金融等各项业务,其主要特点与出口加工型相似,但规模和经营范围比出口加工型更大,是一种多元化的特区经济模式。

我国各特区经济模式选择经历了一个摸索过程。1979年创办深圳蛇口工业区,就是按出口加工型的经济模式建立的。1981年,中国政府又确立4个经济特区分别选择两种经济模式:深圳和珠海为综合型,汕头和厦门为出口加工型,前两个特区面积较大,分别为327.5平方公里和6.81平方公里;后两个特区面积较小,分别为1.6平方公里和2.5平方公里。1984年汕头和厦门特区的面积先后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和131平方公里,建成综合型经济特区,1988年又确定了海南经济特区,这个特区面积3.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特区,作为大面积特区,其功能不能限于出口加工型或转口贸易或免税消费品市场,它必须办成多功能、多行业的综合性特区,其经济模式选择只能是综合型的。

我国特区选择综合型经济模式,是有其国际背景的,80年代亚洲地区出口加工型特区,已由兴盛时期迈入衰退时期,有些出口加工型特区已向综合型特区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特区刚起步就选择综合型这种经济模式,符合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特区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是特区选择综合型经济模式的决定因素。特区创办初期,我们参照国外的经验,把办特区的目的定为:出口创汇,安排就业,开发边陲。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窗口”和“基地”作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子,这是我国经济特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特区的重要区别。

特区选择综合型经济模式,依靠外引内联促进经济开发,以工业为主兼营商业、对外贸易、金融、房地产、旅游业和农业。在面积广阔的地区内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特区,有利于广泛吸收外资,发展同内地的横向联合;有利于把特区建设和城市建设统一起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进行各种改革探索。

特区至今已引进外资近400亿美元,约占全国引进外资数额的四分之一,由于大量集中地引进外资,10多年来,各特区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在体制改革方面,特区在国资管理、干部管理、计划、金融、财税、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全国经济改革提供了经验。在肯定特区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各个特区都是综合型特区,都以工业为主,而工业结构中都以电子工业为主导,这样的经济模式有如下弊病:(1)不利于扬长避短,发挥各个特区的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各自优势。(2)不利于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特区之间,特区和开放城市之间,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的项目不少,尤其是电子工业。同时,引进的项目中劳动密集型多,高新技术少,能填补国内的空白项目就更少。(3)不利于特区走向世界,如各特区出口的产品中,居首位的都是电子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多数是进料加工装配,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调整特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刻不容缓。

二、决定特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

选择特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国际国内环境,二是特区的实际情况。

就当前国际形势而言,其特点是经济、技术竞争加剧,世界经济格局呈现集团化、多极化、区域化趋向。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特区经济发展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由于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对集团外国家具有排他性,势必导致特区经济受世界性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以美、欧、日为中心的主要经济集团为争夺市场正力求加强与自己所在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的联系,以增强自己在大国争夺中的实力地位,特区完全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的需要,从区域性经济合作中谋求自身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国际之间的产业结构已经历一次新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身产业的档次,增强经济竞争力,不断地将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尽管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将高新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但有些对西方国家来说是过时的“夕阳产业”,对我国特区还是适用的,特区可以利用这一机遇,引进适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向世界高科技产业进军。

90年代日元、马克、台币等的升值,为特区扩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提供了有利机遇,而且据预测今后整个世界经济仍呈低速增长,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率稳中有降,这将为特区继续引进外资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不过,也应看到,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而且预计短期内不会好转,而特区作为我国转口贸易窗口,在这方面将会受很大的影响。

从国内环境看,90年代全国都面临着加快开放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的新形势,沿海、沿江、沿边多元化、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过去特区独享的优惠政策逐渐推广到其他地区,不再为特区所特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已基本沿用了原来只给予特区的一些优惠政策,1990年又开放了上海浦东,它不仅享有与特区同等的待遇,而且在有些方面比特区的政策还要“特”。同时,中央给予的地区性倾斜政策开始向产业性的倾斜政策转化,使得特区“政策效应”逐渐递减,从而失去了政策上的“比较优势。”

随着政策上的“比较优势”逐渐递减,特区以前利用倾斜政策来吸引内地资源、人才、技术的机遇也将逐渐淡化,加之内地有些省份在某种程度上对资源和市场采取区域性保护措施,而且目前特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能脱离内地的支援独立运行的程度,所以特区经济的运行环境已大不如以前。

但是,90年代的特区经济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从全国经济大格局看,特区至少有两点是内地所无法取代的:一是特区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已初具雏形,这是其他地区暂时尚未具备的;二是特区的战略位置也是其他城市所不可替代的。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投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必须首先建立起具强大枢纽作用的桥头堡,特区毗邻港澳台,经过十多年发展,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基本上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枢纽的条件,而国内其他传统的口岸城市,由于体制和结构原因,很难与特区在这方面进行竞争。

再从特区实际情况看,特区虽在全国率先发展市场经济,但离发达的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市场经济至少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①通常依靠宏观手段间接调控经济运作,行政手段只是必要的补充,健全的经济立法规范着经济运行秩序;②个人有择业等自由;③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出现于市场;④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而从特区经济实际运行状况看,以行政审批为主要手段,靠行政隶属维系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难于按市场供求的变动,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和要素重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不高,规模和范围还很有限,各种法规尚不健全,行为也不规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特区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解决。

纵观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史,大体上都经历了资本输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三个阶段,我国特区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从特区经济发展现状看,我国特区目前尚处于商品输出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向商品输出的高级阶段,乃至于资本输出阶段发展。

一个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一般要经过劳动密集型、劳动—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三个阶段,而在产业中资本含量越高,意味着产业技术程度越高,产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目前特区产业状况大致处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密集型的过渡阶段,特区的产业高度有待于进一步向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三、我国特区经济模式的选择

基于上述考虑,90年代经济特区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①在工业上,经济特区应成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技术中心;②在商贸上,特区应成为我国进出口货物的转口中心和了解国际商情中心;③在资金上,特区应成为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融资中心。为此,特区一方面应坚持现有的基本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又应采取措施,使其向综合性、多功能、外向型、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1、各特区在坚持现有的产业结构模式的前提下,必须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确定产业结构的具体比例。各特区的工业、农业、商业、对外贸易、金融业、旅游业在产业构成中的比重应有所不同,如深圳特区金融业在其产业结构中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是其他四个特区所无法比拟的。

与此同时,各特区必须促使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升级换代。80年代特区引进的外资企业有相当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因而引进技术中真正属于先进技术的只占很小比例。90年代特区引进外资重心必须转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同时强化特区对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并建立起向内地更有效地扩散技术的经济机制,进一步发挥现代化建设的“窗口”作用。

2、特区在坚持大面积综合型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对外开放形式。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定经济区域,并不与内地实行隔离管理,这是特区能发挥巨大作用的基本原因所在,今后特区仍应坚持这一基本模式,而不是实行封关管理,不应阻隔特区和内地的畅通的经济联系渠道。但在大面积特区内,应根据具体条件确立对外开放的具体形式,如举办保税工业区、自由港区、旅游特区、科学工业园区等,进一步提高特区的对外开放度。

3、特区在坚持外向型基本模式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促进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80年代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商品出口,今后特区仍应把重点放在出口上。但在发展出口的同时,应根据现实条件发展海外企业,不仅要把企业的生产成果销往海外市场,而且要把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推向海外,进一步促进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特区在发展对内经济联系的同时,其建设资金来源应更多地依靠自身积累。80年代特区的对内联系促进了特区经济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内地的经济开发,但内地资金向特区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于自身发展的资源,造成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90年代特区经济的发展,除了部分依靠内地外,更多地则应依靠自身积累。

5、特区经济增长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在80年代,特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首位,但在调整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转变,尤其是特区国有企业高税低效问题甚至比内地还严重,究其原因,除了追求高速度忽视微观经济效益外,最根本的是特区改革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今后,特区发展转向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此特区应加大改革力度,发挥改革先行官的作用。

6、特区在继续引进外资的同时,应着手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80年代外资的大量流入对特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90年代特区仍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但80年代特区在引进外资企业时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重引轻管,没有把外资企业纳入依法经营的轨道,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减少了特区政府应得的收益,外资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今后特区应尽快建立起对外资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对外开放向健康方向发展。

标签:;  ;  ;  ;  

我国特别行政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选择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