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张炜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张炜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控制向自动化不断迈进。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来说,可靠性通常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某种环境下完成任务的能力。本文分析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各种因素,介绍了可靠性测试方法,对如何提高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如今,电气自动化控制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获得推广。自动化控制对于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均有很大推进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各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良好,技术应用上也有很大进步空间,研究自动化控制可靠性,有利于加快进步速度,促进技术更新换代,进而加快现代化建设。

一、控制设备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1、工作环境

电气设备很容易受工作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影响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环境、机械作用力、电磁干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当地气压情况,温度、湿度情况、大气污染物等。如果湿度过高,电气设备很容易出现短路问题,还会使电气设备受腐蚀,缩减寿命,影响使用安全性。温度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升温速度快,不利于散热,更容易导致设备烧毁。机械作用力是指设备在各种运载工具上运行可能出现的震动、离心加速度等情况,有可能导致设备元器件失效、参数改变、构件断裂、金属件疲劳等问题。电磁干扰指电气设备运行中会在设备周围产生电磁场,会干扰设备运转与功能实现,表现为噪音、工作稳定性降低、安全性下降等。

2、设备使用及维护

电气设备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很可能损伤设备部件。需要定时维护是机械设备的重要特性,以润滑油的养护为例,如果没有及时上油,很容易导致设备部件锈蚀、磨损、寿命缩短,参数改变。实际维护工作很多,没有合理的维护,很容易招致隐患,影响使用可靠性。

3、关键元器件的质量

元器件的质量会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关键元器件影响更为明显。当前生产厂家众多,价格、营销理念不同,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很多小企业制度不健全,零部件进厂后没有走标准程序做好检查,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低利润使很多厂家想方设法控制成本,元器件质量难以保证,在使用于电气设备后。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难免受影响。

二、可靠性测试

1、现场测试

此方法是在设备运行期间测试运行数据、进而统计分析,得出设备可靠性指标。现场测试要认真读取每个测得数据并做好记录。这一方法使用简单,只要测试人员在设备旁记录设备运行情况、观察运行速度和结果即可,无需大量测试设备费用,可以获得设备运行的真实性能。不过在应用此方法中很容易被外界条件制约,如果测试工作被干扰就没有多少应用价值。

2、保证试验法

这是在控制设备出厂前在工厂内做的测试项目。要保证试验对象为无故障、未出厂的设备,通过让设备试运行工作,查看运行结果测试控制设备可靠性。通常此方法是为了检测控制设备中使用的元器件,通过测试查看元器件是否合格。因为现代电气设备是众多元器件组成的,很容易在运行中出现随机性故障,所以,要在出厂前进行测试以保证产品合格。不过由于元器件损坏就有随机性,且损坏通常是一个随时间推移的过程,可能本次测试合格,下次则不合格,所以此方法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只是出厂前的测试结果。

3、实验室测试

这是一种模拟试验方法,很多测试项目中都会采用这一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方法是尽量模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实际参与生产活动时所处的工作环境,在此环境下运转,确定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记录、统计、分析数据,测试产品实际应用可靠性。此方法相对更为实用,尽量模拟了实际环境,结果也较客观。不过由于实验室投入大,一般小厂商难以配置。另外,模拟毕竟不是实际现场,并不能模拟所有环境因素,所以结果也与现实运行存在一定差距。

三、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1、优化设计

设计上的可靠性是实际产品具有可靠性的前提条件。所以,设计初始阶段要深入分析所要设计的控制设备特征,各类参数,保证整体应用效果、技术含量的的同时注重元器件的合理配置,注重细节处理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促进更新换代。要注意零部件的选用,优先选择方便替换、性能可以满足要求的常见材料,新的材料最好在确定性能、特性,经过市场检验后再考虑使用,以此优化成本,保证设备可靠性,加强设备实用性、减少不确定因素。

2、提高元器件可靠性

要做好对元器件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工作,了解供应商的信誉情况,检测提供的元器件质量。在关键性元器件使用前,必须确保质量与性能可以满足用户要求。同种型号、规格的元器件制造商要择优选择。要对元器件使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认真做好记录,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反馈给生产商。不同的元器件特性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在选择元器件时也要注意这一点,元器件必须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可以正常、稳定工作、不会出现腐蚀、损毁等问题。最好用一个厂家生产的统一规格的元器件,还要留好备用元器件,方便更换。这对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很有帮助。

3、做好设备保护

在电子设备工作时,应采用空调设备做好散热工作。为了提高空气干燥程度,减少湿气对设备的影响,电气设备室内要安装空气除湿装置,保持室内湿度在较低水平。对于设备零部件要做好定期维护工作,注意润滑管理。开机前要对设备做好检查,要好故障预防,加强日常检修,防微杜渐。监控好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排查故障发生原因,尽快处理。要规范操作使用行为,按规程操作,为设备提供稳定的作业平台,以免对设备造成严重破坏。电子设备易受过电压影响,因此也应做好防雷工作、稳定电压状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环境。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采用屏蔽、接地、滤波等技术来有效,使电气设备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4、及时更换零部件

电气设备需要大量零部件,零部件在设备运行中会出现损坏现象,初始很可能并不会对运行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在损坏零部件多了以后,则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应注意了解零部件使用情况,加强润滑管理,发现磨损及时换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如果零配件本身不合格或者与设备不能完美结合,也会影响稳定性。所以,零配件使用前要注意型号规格并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应用的是合格产品。要加强与厂商之间的联系,以方便获取厂商原厂的零部件用于替换,可以进一步保证设备运行可靠性。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不只是设备使用者对设备的基本要求,也是生产厂家不懈的追求。在经济日益激烈、自动化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今天,不只是要注重发展速度、技术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时间,还要保证可靠性这一最基本的要求。从采购企业来说,要加强采购甄选,注重合理使用与维护,生产企业要做好测试,加强技术优化,不断提高设备性能。

参考文献

[1]翟芳坤.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建议[J]. 住宅与房地产,2016(1X).

[2]刘辰杰.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5):00274-00274.

[3]廉志先, 郑德祥.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6(4).

[4]罗玲.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的分析及提升策略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8):42-42.

论文作者:张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张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