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论文_郎安华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论文_郎安华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毛坝小学 郎安华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文本基于新课标理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笔者根据收集到的学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并提出详细具体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训练,并适时做好引导。让他们初步体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乐趣。

一、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比如:在教学12×14=( )时,我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自主探究,想出解决的方法。老师巡视收集反馈信息,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然后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也让学困生在交流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抽生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教师在抽生时也要和巡视的情况联系起来,有目的抽学生回答,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联系板书的不同算法让孩子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体验到可以运用旧知可以学习新知,体验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更简便,并巧妙把学生的口算方法结合竖式帮助理解算理。“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通过老师精心地组织,引导,就能把学生的心“抓”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地情境中积极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轻松地掌握算理,突破教学难点。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数学思维表达能力

在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数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但少数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善于开动脑筋。于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地魅力去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引导他们去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把思维打开,打开话匣子。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精心地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三个不同的大长方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后自主思考: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组长在实验报告单上填写组员汇报的结果。小组交流出不同的大长方形面积方法。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数。方法二:每排个数×排数=长方形的总个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让学生经历数数——巧算——推测——猜想——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观察实验报告单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形成鲜明的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然后学生很容易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从而很容易地推导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在实验、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从同学的发现中让自己也有了收获,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和作用。

三、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单位名称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1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一个,小组合作制作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1个。在课堂上,让学生主要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来认识物体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即面积。直观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发现1平方厘米的大小相当于他们食指甲的大小,粉笔头的大小。1平方分米的大小相当于老师手掌的大小。把1平方米的纸铺在地上,可以站12个同学。他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去量文具盒面的面积,书本面的面积,手掌的面积等;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讲台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去量教室的占地面积。通过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在操作活动中的小组合作,让学生有了更加丰富的数学技能,抽象的面积概念和单位名称就被直观、具体、生动化了。

四、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启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教学《探索规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生兴趣盎然地说:“老师,再考考我们嘛!”我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了这样一道题:7、11、19、35、67、( )、( )。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去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小组中交流,不到3分钟,学生举手了。“老师,我发现它们依次增加的数是前一个增加数的2倍。7+4=11,11+8=19,19+16=35,35+32=67, 67+64=131,131+128=259。”同学的精彩地发言获得了同学们热烈地掌声。“老师——”,胡世杰把手举得高高的。“我发现了前一个数×2-3等于后一个数7×2-3=11,11×2-3=19,19×2-3=35,35×2-3=67,67×2-3=131,131×2-3=159.”“哇!”爆发出了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当时我很震惊,真的好感动!一群三年级的孩子竟然找出一个规律后还能发现后一个规律。而且我当时出题的意图也只有前一种。孩子的思维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用很赞赏的眼光投向了这群孩子。“多棒啊!”心里美滋滋的。小组合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很大的综合和提高。证实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因材施教,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游刃有余地驾驭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付新.小学方程的教与学[J].语数外学习,2013年

论文作者:郎安华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论文_郎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