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论文_谢成财,马心行

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论文_谢成财,马心行

身份证号码:37098219840825**** 山东济宁 272000

身份证号码:37082919850318****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热电厂作为以热能为主要动力生产电力产品的重要电力资源供给方,其在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运用情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的效益。而在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研究也是一项常规性、重要性的项目,是提升热电厂生产效率的关键突破口。基于此,文章对当前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在明确热能动力工程运用原理及现状的前提下,对如何优化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以深化热电厂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运用

引言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脚步持续加快,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的攀升,基于这种需求下其电力能源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损耗的问题,因此积极的进行好电厂的热能动力研究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可以说热能动力研究也是保证电厂经济效益和提升社会效益的重点内容,其对于缔造一个电力能源的发展环境来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

1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的原理

就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研究来说,其出发点就在于热能动力工程作用发挥机制的明确,即明白热能动力工程是如何在热电厂中运用的,这也是优化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策略探寻的前提和基础。

就目前大多数的热电厂发展来看,多数电厂所采用的都是火力发电的形式,即通过火力来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生产的目的。在热电厂运转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煤炭等能源进行燃烧来产生热能,通过这些热能对锅炉内睡的作用转换为水蒸气,而经过对锅炉的加热处理,可以使这些水蒸气进入高压缸内,进而转化为动能,随后动能经过汽轮机转化为电能,同时一部分能量在通过汽轮机后被传输出去。而在汽轮机中排出的气体会通过相应的凝气管的冷凝作用转化为液态的物质,并通过凝结水泵进入输出泵中,重新返回到锅炉内部,实现循环利用的效果。

通过上述电力资源产生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制约热电厂电力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即煤炭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灰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热量损失和能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而如果能够将损失掉的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收集起来像气体循环利用那样利用起来,则会大大提升热电厂电力生产的效益。

2热电厂中制约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的因素

生产电能和热能可以说是热电厂生产的主要任务,但是电能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因此无法大范围的储存。同时其还需要按照电能使用目的的不同与用电需求相匹配,因此假如产生了电能和热能用户出现匹配问题的情况,就会造成热能的损耗,从而产生热能的浪费,这样就会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在使用和发展上的需求产生制约。电厂锅炉能够保持的稳定燃烧,在当前热电厂电能、热能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假如锅炉其自身燃烧的稳定性不充分,那么就一定会对燃料的充分燃烧产生制约。假如锅炉在进行燃烧时产生了较大的负荷变化,那么也无法将汽轮机自身具备的性能发挥出来,自然也会影响热能自身的使用效率。令汽轮机与其相对的辅助设备保持稳定的运行,是当前热电厂进行热能生产中一个非常主要的研究方向。汽轮机假如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转,那么电能和热能就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利用,从而可以大幅度令产能得到保证,相反则会影响产能并且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波动会令热能出现浪费,因此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起到的作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性能合理运用的有效措施

3.1根据工况适当的选择调配方式

机组并网运行的情况下,外界负荷变化会导致电网频率出现变动,机组会根据自身的差异动态特性,进行增减负荷的自动启动,以维持电网周波的稳定,这就是一次的跳频。由于发电机组随调整数量的不同存在差异,且调整量存在一定的限制,为调度控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当电力系统负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二次调频的方式是频率恢复。在热电厂运行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调配方式至关重要。只有立足于对并网运行机组的正确认和状况掌握,才能保障调配方式的正确性,提高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效能。此外,焓降变化和汽轮机工况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第一阀全开的情况,压差会随着工况流量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焓降变化需求,对工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实现热能动力工程性能的充分发挥。

3.2合理利用节流调节性能

由于节流调节不存在调节剂,因此第一级就可以实现全周进汽。在工况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各级温度只有减小的变化,且对负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比较适用于基本负荷大机组和小容量机组。在热电厂生产活动中,可以基于弗留格尔公式提高热能动力工程的性能运用效果。具体是结合公式的应用条件对同流量下各级的比焓降、压差进行合理的推算,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零部件的受理情况和合和功率效率,同时对汽轮机的流通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掌握。简而言之,就是在已知流量的情况下,结合机组运行过程中各级压力的公式符合度度流动部分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3.3调节调压性能的合理利用

通过调节调压可以有效的强化机组对负荷的适应性,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促进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提升,以此实现热能动力工程运行效果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调压调节性能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高负荷区域内,滑压调节的经济性较差,而且动叶栅内大机组蒸汽做功后出现的机械能转化现象会导致蒸汽的余速损失。在热能动力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调压调节损失大多是由于机组运行机理造成,为了避免此类损失,必须对先进的技术工艺进行引进推广,同时加强对调压调节损失的分析研究。

3.4加强对湿气损耗的控制

湿气损耗是热电厂所有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湿气损耗的原因在上文中已作了阐述,这种损耗会对动叶衔接着的进气边缘产生持续的磨损和冲蚀。因此在热电厂生产中,必须强化对热气损耗的控制。具体措施包括增设具备去湿特性的装置、中间步骤之内的再热循环、提高机组的抗冲蚀性能、在装置内部安装吸水缝。此外,在汽轮机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轴承潜藏的摩擦,同时启动具备调速功能的主油泵。安装轴流式架构下的汽轮机,对衔接着一端的高压蒸汽进行吸纳,并将低压蒸汽从另一端排出,以达到缩减能耗的目的。

3.5优化系统流程

对于热电厂来说,在热能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能耗和其他能量损失是可以通过流程的优化来降低的。例如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湿气损失主要是由于湿蒸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为液态水,并且其中一些凝结的水珠容易导致蒸汽流动动能的下降。对于这种热能动力系统中损失比较多的情况,要通过一定的流程来优化系统,避免因为此种情况造成的能量损失。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中间再热和一些去湿装置来减少湿气损失,或者采用轴流式汽轮机来压力的作用来引导蒸汽流动,降低能耗,提升电厂资源的使用率,节约更多的能源。

结语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热电厂作为主力军需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降本增效从而令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极大限度的提高热电厂实际的运行效率,满足社会对于能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骆海峰.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101+105.

[2]刘勇,王志勇.谈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8):46-47.

[3]贺治杰.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4):32.

[4]徐乐生.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7):145.

[5]杨海利,王家明.分析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17):240-241.

论文作者:谢成财,马心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论文_谢成财,马心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