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完善社会主义论文,道德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这50多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道德在一些方面出现了不少进步,但确实也出现了人们始难料到的一些问题,人们不得不承受着在一定范围内“道德滑坡”所引发的各种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的问题。学术界也发表了很多论文及著作,对这一问题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只讲“社会道德”,不讲或很少讲“市场经济道德”和“个人品德”,似乎只要“社会道德”建设好了,其它道德建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一种倾向是只讲“市场经济道德”,不讲或很少讲“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似乎只要“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好了,其它道德建设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这两种倾向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同时,在一些研究市场经济道德的论著中,把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不是看成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反而当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转变,不区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决定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组织生产关系”,以为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就变了,因而在他们的论著中,根本不提社会主义的“社会道德”,只讲“一般市场经济道德”,似乎“一般市场经济道德”就等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正是由于人们对上述这些问题及其概念的理解不大一致,所以,或多或少地阻碍了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研究。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些看法。

一、从制度生产关系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道德”体系

一个社会的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依据唯物史观的观点,它是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产生的。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的道德。

要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首先就要认真仔细地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曾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P32)又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2](P487)

构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内容是极其复杂的。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隶属关系的系统。一般说来,生产关系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层次是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一个层次是组织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所有制关系,它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社会经济关系构成了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特点和历史特殊性。组织经济关系,就是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3]关于经济关系的这种区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对帮助我们研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了便于理解这两种经济关系,我把“社会经济关系”称为“制度生产关系”,把“组织经济关系”称为“组织生产关系”。

如果从制度生产关系来说,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4](P172,37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4](P172,373)正因为如此,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决定了我们在道德领域里需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的框架体系。

首先,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道德。因为这种道德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相适应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体,它引导其它经济成分健康发展。它在整个社会道德领域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它规范和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当然,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是很丰富的。199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些规定就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它是我国新时期“社会道德体系”的总框架,其中,“核心”、“原则”和各种“要求”,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广大人民来说是普遍适用的。

当然,在这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总框架中,每一个方面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从而形成小的体系。比如,“五爱”的每一个要求,都有许多具体要求,从而形成“五爱”每一个要求的道德体系,如爱国主义的道德体系、爱人民的道德体系等等。另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每一个领域都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它自身具体的道德体系。

其次,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一样,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自己经济基础的。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也就为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创造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条件。同时,必须指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道德又是人类崇高的道德,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当然,在全社会也要认真提倡。

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由于它所产生的经济基础相同,又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同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道德体系”。但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容的规定上却有程度的差别,因此,在对人们提要求上也就有高低的不同。比如爱国主义,对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对一般公民的要求和对港澳台侨胞的要求就应该有所区别。共产主义者的爱国主义必须同国际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对一般的公民和爱国侨胞的要求,就不能和对共产主义者的要求一样。对爱国侨胞而言,赞成祖国统一就是爱国。当然这种区分也不是绝对的。

再次,要注意防范和克服非公有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非社会主义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性质的私人企业、三资企业仍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政策上要允许存在发展并给予适当鼓励。但它们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绝对不能成为主体。私人企业、三资企业等由于是私有经济,它们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非社会主义道德,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领域,不可避免地就会有社会主义道德同非社会主义道德的矛盾、冲突、甚至斗争;这种矛盾、冲突、斗争的实质就是工人阶级的道德同资产阶级道德的矛盾、冲突、斗争。夸大这种矛盾、冲突、斗争,是错误的,根本看不见这种矛盾、冲突、斗争,同样也是错误的。目前主要倾向是有些地方、有些领导只看到利用这些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的一面,根本忘掉了在思想道德领域如何引导和克服它们的非社会主义道德。明确区分制度生产关系,不仅对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道德,消除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各种错误认识,抵制各种非社会主义道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应该宣传市场经济道德就行了,用不着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等,说什么“如果硬要市场经济奉行集体主义原则,就等于取消了市场经济”。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们不了解我们现在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

市场经济固然有它的特殊道德,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有其自己的特殊道德。只看见市场经济道德,并以此否认和代替整个社会主义道德,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当然,我们也不是笼统地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去代替市场经济道德。同时,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总体上来说,这种市场经济的道德总是要受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以及一系列规范的影响,把二者人为地隔离开来是不对的。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关系从一个角度讲,可以分为市场关系和非市场关系。当一个人在进入市场经济领域后,不论是买者还是卖者,他们之间就存在着市场关系。例如,买者想买10斤水果,总想挑好的、大的、价钱便宜的买;卖者总想好坏大小搭配卖,想卖高一点价钱,于是双方便讨价还价。这里面就有一个公平买卖、信任等市场经济道德。除搞市场经济的一些人员外,一个人不可能仅仅生活于市场经济领域,即使是搞市场经济的人,他(她)总还有许许多多非市场经济关系和行为,如家庭关系中,谈情说爱、抚育子女、孝敬父母等行为;学校关系中,同学友爱、尊敬老师等行为;在党、政、军机关中,尊重领导、热爱下级、互相帮助、互助友爱等行为。在这些关系和行为中,总不能都用市场经济那套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处理吧,而是要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如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道德、学校师生道德、党政干部道德、公务员道德和军人道德来处理。不能把非市场人际关系市场关系化、不能把市场经济道德渗透到家庭、学校、党政军机关等非市场经济领域。可见,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是很广泛的,经济生活、经济关系只是人们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还是很广泛的,涉及政治、文化、家庭、学校、机关、部队等很多领域,因此,绝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经济道德来处理除人们经济关系以外的其它人际关系。

总之,制度生产关系是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生产资料结合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上说明社会性质的。在此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道德也是不同的。正是制度生产关系的不同,把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把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区别开来。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时,首先,必须从总体上,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即从制度生产关系的高度来建设我们的道德。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忘记这一点,就会本末倒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混淆,并以此代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二、从组织生产关系的角度确立“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前面,我们从制度生产关系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制度层面的道德。这种道德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人之间本质的道德。现在,我们从组织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

所谓组织生产关系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人们在具体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它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如何配置,生产如何集中化和联合化,劳动如何分工、协作和专业化,企业如何经营和管理,怎样运用各种手段调节经济正常顺利的运行。

考察一下人类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如何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呢?无非是两种办法,一种是划经济体制,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如何组织生产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采用过这两种经济体制。比如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在战争时期也采用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再比如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因此,组织生产关系,一方面它受制度生产关系制约,从属于制度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有其独立性,可以超越制度生产关系,为各种制度生产关系所共有。我们探讨纽织生产关系,无非是想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它是从属于制度生产关系的,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制度生产关系着重解决“为哪个社会”、“为哪个人”生产的问题。组织生产关系着重解决“怎样生产”和“生产什么”的问题。弄清楚这一问题,是我们研究市场经济道德的前提。就是说,组织生产关系从属于制度生产关系的。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的计划经济和现在实行的市场经济都是组织生产关系,都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的。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我国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无论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的。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曾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适应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道德领域,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道德规范。当然,在今天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同样在伦理道德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人和人之间,特别是行政部门,上下是一种依附关系,缺乏真正的平等关系;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道德意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强调集体主义是对的,但在执行中,对合理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关心不够甚至完全抹煞;就是“五爱”道德规范内容的宣传和实践,在今天看来也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所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伦理道德领域也要改革那些过时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一些扭曲的地方也要把它修正过来。现在讲集体主义原则时,特别增加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尽量满足个人合理的、正当的利益”。不仅这样写,而且在实践中,要采取一切办法去努力实现。当然,也要注意防止一些人借口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否定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一些不正确的作法。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一种组织生产关系,是组织经济如何运行的一种手段。它和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是属于两个层次的内容。“市场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不能把它和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等同起来。正因为如此,也就不能用“市场经济道德”等同或代替“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只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解决有关市场经济人与人关系中的一种道德。同样也不能用“社会主义道德”等同或代替“市场经济道德”。这两种倾向在我们不少伦理道德著作或论文中是存在的,是不正确的。

当我们明确了上述这些道理后,那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建立那些市场经济道德呢?它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一样,是否也有一个体系呢?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建立哪些道德原则规范,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体系的问题,这些年来,我国学术界也进行过不少探讨,不少专家、学者也发表了一些论文,提出过一些好的想法。但人们的看法也并不一样,因此,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

为此,首先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实际人手,从市场经济存在的大量问题人手,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道德体系。

目前,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哪些经济成份呢?根据1996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我国经济目前有以下几类: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经济等,所有这些经济尽管性质不同,但都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我国的市场又很广阔,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利益分配问题,城市和乡村、非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较发展地区与欠发展地区的利益差距扩大问题,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协调、平衡问题,贫富收入进一步扩大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引导不同经济成份、不同市场正常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如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除政府正确的政策、法律引导和保证外,还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从道德角度来进行引导和保证。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导向性的宏观调控的基本道德原则。

市场经济在我国刚刚开始建立,由于它自身的一些基本优点,如: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发展的开放性等起作用,十多年来,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全面向前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大大加快了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但市场经济由于它自身也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利己性等缺陷,加之,参加市场经济成份的复杂,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种市场的管理又缺乏经验,因此,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人采取种种非法手段和非道德手段,如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常看到的参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破坏资源,偷税漏税,乱排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等等。在道德领域也相应出现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思想,造成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致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滋长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除采用了“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宏观调控外,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提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道德宏观调控。事实证明,它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因为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它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改变,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实行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不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的宗旨,而且也是每个公民所力求达到的道德要求。在市场交往中,不管企业和个人,只要随时随地想到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就会使自己的行为利他、利集体、利国家,同时也利自己。当然政府在实行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道德原则在进行调控时,一定要注意满足和保证“个人合理的正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二,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充实一般市场经济通行的原则,如功利原则、自主性原则、竞争性原则、交换原则,等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

功利原则、平等原则、自主性原则、竞争原则、交换原则等是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通行这些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市场经济,这些道德原则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它们的真正的社会道德内涵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内涵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功利原则。市场经济是要讲功利原则的,不讲功利原则,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出发点和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讲功利,主要是为了少数资本家利益。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把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这种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关系实际上仅仅服从于一种抽象的金钱盘剥关系。”[5](P47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讲功利,并不简单地反对功利,它反对的是只讲个人利益唯一最大化,而不顾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再比如,竞争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它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6](P649-650)同时,资本家为了争夺国内外市场,尽管相互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为了对付无产阶级,他们在竞争时又保持一致。马克思说:“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7](P2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讲竞争。因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竞争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特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争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改善生产关系、有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合理化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资本主义市场的竞争却有根本的区别;竞争的目的不同、手段不同、后果也不同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道德,提倡积极竞争、正当竞争、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等规范。否则,竞争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其它象平等原则、自主性原则、交换原则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在其内容和要求上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第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及对外经济贸易中的道德规范。

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构成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总过程。在这个总过程中,生产是最根本的,它支配影响着市场经济其它各个环节。不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道德问题,而且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也都存在着道德问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道德的目的,采取的手段要具有道德性和正当性。在生产领域,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劳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在交换领域,要大力倡导平等公正、自由竞争、货真价实、恪守信用;在分配领域,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反对两极分化;在消费领域,要大力倡导勤劳节俭、爱护资源、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在对外贸易经济领域,要大力倡导报效祖国、谦虚友好、不卑不亢、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当然上述这些道德要求,都要和本行业、本职业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其实上述内容,本身也就是职业道德。

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特别是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三资经济的存在,他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目的和手段方面,并不完全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以及党风、政风不正等原因,在市场经济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非道德现象。在生产领域,表现为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粗制滥造、效率低下;在交换领域,表现为期蒙瞒骗、哄抬物价、行贿受贿、投机倒把;在分配领域,表现为偷税漏税、截留税款、巧立名目,乱罚乱收;在消费领域,表现为用公款请客送礼、公款消费、破坏资源,挥霍浪费,等等。正是因为大量存在着上述这些问题,所以,加强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非常重要。2001年4月27日,《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决定》指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可是,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似乎是说市场经济是天然的道德经济。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上述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现象如何解释?当然,市场经济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即使是市场经济成热了,市场经济本身由于是一种追求利益的经济,它有自身的缺陷和某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容易诱使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和泛滥。因此,必须不断地、长期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廉洁的政府及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来作保证。另外,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果,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道德中能为我所用的道德成果。

三、培养完善的“个人品德体系”

前面我们探讨了由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体系”,以及由市场经济即组织生产关系决定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到此,我们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应该说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但是,这还很不完全,还应该培养完善的“个人品德体系”。

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品德是一个有关个体德性的概念,指人的品行道德。它是社会普遍道德的个体内化。按照这种看法,有了普遍的社会道德,如在我们社会有了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和市场经济道德以后,一个人的品德就是这些道德的内化。因此,公民的品德规范可以说已经解决了。

有的人认为,品德是个人道德,但它不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内化,个人道德不可能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包括道德体系相吻合。道德包括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相互联系的两大部分。现代社会是一种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社会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约束是最低限度的,一个人不能没有自己在这种规范基础上的道德目标和追求,如自我约束的良心等,这就是个人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从消极的自我走向主动的自我。

上述两种看法都有正确的一面,但也有绝对化的一面。个人道德是要受社会道德影响的;个人道德的内化离不开社会道德。但是,把个人道德完全等同于社会道德的内化,就有点绝对化了。同样,把个人道德说成和社会道德没有任何关系,绝对对立起来也是不对的。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确是道德的两大部分,个人道德受社会道德影响,它离不开社会道德;但个人道德又有它独立的一面。正因为个人道德不同于社会道德,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除认真总结研究社会道德规范这部分体系(包括社会道德体系、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外,还要认真总结研究个人道德即公民个人品德体系。

研究和重视个人品德,一直是中外伦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西方思想家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西方曾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不同等级人所具有的品德:第一等级统治者的品德在于智慧,第二等级武士的品德在于勇敢,第三等级劳动者的品德在于节制。这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社会就能公正。这就是有名的“希腊四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集中考证了中道、公正、勇敢、友爱等品德。欧洲中世纪宗教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提出了基督教的“三主德”:信仰、仁爱、希望。在他看来,人们只要遵循这些规范修养、就会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中国思想家的品德论,较西方内容更为丰富。《尚书·尧典》就提出了直(正直)、宽(宽大)、刚(刚正)、简(简约)四种品德。到了孔子,他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品德系统,如“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等。孟子认为,每一个有品德的人都应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了新解,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对国民进行教育。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穷国和富国、被掠夺国家和掠夺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过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加之,富裕起来的一些人只注意物质享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道德滑坡”。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伦理学家大声疾呼要关注人们品德问题的研究,不能把伦理学仅仅局限在有关道德语言等纯形式主义的探讨,以及仅仅制定社会道德的一些原则规范,主张对道德要作全面理解,主张伦理学要用大力气研究个人的品德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关于个体道德问题研究著作的问世,就是明证。在他们的论著中,探讨了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个人道德行为、品质和人格等问题。因为道德始终是每个具体人的道德,是每个具体人实践的道德。因此,社会国家可以从社会国家的角度向人们提许多社会道德要求,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社会国家甚至个人自己也可以向每个具体的人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个人品德要求,这也是完全应该的。

在我国当前,个人品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每个公民的品德问题。开展公民品德教育与研究,有助于道德落实到每个具体人的具体行为,有助于法律对道德的支持。因为“公民”本身是个法律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公民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品德呢?1995年中国社会利学院课题组曾先后在广东、江苏、河南、陕西、四省的城市、村镇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他们列举了20种社会公认的品德,要被调查者选择,结果,最受人们重视的前7种品德分别是“正直”(13.06%)、“善良”(12.24%)、“诚实”(12.03%)、“守信”(8.24%)、“责任感”(7.10%)、“勤劳”(6.23%)、“智慧”(4.39%)。[8]上述7种品德是传统的品德,曾被中外许多思想家以典籍和言论的形式所阐发和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为人们情有独钟,而且人们根据社会发展和对自身的认识,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它的认可。最近,中央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应遵守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实际上就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德。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公民若能按这些品德规范进行修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认真践行,一定能够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体系。它本身是一个大的体系,里面又包含有若干小的体系。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道德体系”,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还有“个人品德体系”。三个体系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交织在一起。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道德体系是贯穿于后两个道德体系之中,并对其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后两个道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对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体系起促进、发展和完善作用。因为没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经济发展就会无秩序、无效率或低效率,最终不能使经济正常持续运行和发展。同样,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系,人们就不会做出自觉自愿的、自律的道德行为,社会一切道德就没有扎实的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_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