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测井曲线在储层裂缝评价中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测井学家利用裂缝的各种测井响应特征构造出一系列最基本的裂缝识别参数。本文从常规测井资料出发,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裂缝识别方法[3],经过R/S分析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裂缝。
2.分形几何方法识别裂缝
2.1 R/S分析法原理
重标度极差分析法[4](即R/S分析,Rescaled Range Analysis)是分形统计学中一种实用的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方法。
在储层研究方面,分形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储层孔隙结构、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参数井间随机模拟等方面。
分形R/S法分析中R表示极差,是最大、最小累积差的差值,反映了时间序列的复杂度;S称为标准差,反映时间序列的平均趋势;它们的比值R/S反映了时间序列的波动强度。而用于研究储层参数随深度变化分析的时候,则反映了储层的垂向非均质性。
一维井柱上的测井曲线的R/S分析过程可采用如下公式:
2.2 R/S裂缝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R/S分析原理,设计出相应的测井曲线R/S可视化分析程序,如图所示,根据测井曲线的R/S分析进行裂缝的预测研究。根据R/S原理,对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参数组合等处理,选取对裂缝响应较明显的曲线进行裂缝识别。根据以上的思路,结合前面对裂缝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本区八侧向(LL8)与声波时差(AC)对裂缝响应较明显,因此选择八侧向(LL8)和声波时差(AC)作为裂缝R/S分析识别的主要测井参数(图1)。
图3所示为HH26井长8段声波时差及微球聚焦曲线的R/S分析曲线,在2011.50~2012.50m,2014.50~2015.00m及2022.50~2025.00m井段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曲线的下凹现象,成像资料显示该段裂缝发育,存在诱导缝及天然裂缝。
根据以上对声波时差和微球聚焦电阻率(或八侧向)测井曲线的R/S分析与岩心、成像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R/S法进行裂缝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裂缝的存在使R/S曲线的复杂程度增加,在裂缝对应段,曲线的Hurst指数降低,分形维数D增加,可以据此进行裂缝的识别。将这一套方法应用于红河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培东.贵州赤水地区二、三叠系储层构造解析及裂缝预测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04
[2]Mallon, A.J.Swarbrick.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non- reservoir chalks from the Central North Sea [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8 , 25(10) : 1079-1108;
[3]E M.斯麦霍夫.裂缝性油气储层勘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4]胡宗全.R/S分析在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和裂缝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0(4):382-386.
论文作者:于路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裂缝论文; 曲线论文; 声波论文; 时差论文; 参数论文; 评价论文; 红河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