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新旧体制的转轨中,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1、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节的关系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明,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存在没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
资产阶级历来非常尊崇市场,有人形容市场是资产阶级心目中的“上帝”。古典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极力鼓吹“经济自由化”,主张实行完全的竞争。认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完全竞争经济中的均衡和最优化。恩格斯指出:“垄断是重商主义者战斗时的呐喊。竞争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厮杀的吼叫。”①斯密的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对市场也是推崇备至。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本主义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其处于最佳利用状态。“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成为自由放任经济的信条。在一个时期里,这种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但“市场万能”的神话,很快就在1929-1933年爆发的震撼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特大经济危机的风暴中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凯恩斯在他颇具影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猛烈抨击了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主张。强调要利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也就是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公共投资,实现“充分就业”,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的代名词,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比较大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被称为“混合经济制度”的美国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市场经济模式,被誉为是市场经济中“皇冠上的明珠。”二是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德国模式,三是被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日本模式。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异同,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纯粹的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它们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上都强调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干预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表明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守夜人”,资本主义经济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了。
2、市场缺陷与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②市场的活力就在于有竞争,价值规律也正是“在竞争中表现出来并行使它的推动力”③。市场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变化,调节需求的重要信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在于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市场的这种重要调节功能,是别的机制所无法取代的,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市场也是这样,它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其自身的缺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打了一个比喻。他说:“市场可以是我们驾驶下的一匹好马,但是马无论怎么好,其能量总有个极限,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会蹒跚不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商品生产领域为中心画出的圆的半径越来越大”。④作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也愈重要。市场调节主要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但这种调节又有它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按比例的调节作用往往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⑤这就使得市场机制的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分散性和滞后性,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引起市场秩序的紊乱。这是市场缺陷的一个主要表现。
另外,市场也无法覆盖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某些领域可以说是“鞭长莫及”。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与选择;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社会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市场就难以发挥其调节功能。正是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在市场经济中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或达到一种最佳的理想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来弥补和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秩序。恩格斯指出:“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⑥社会主义国家作一种“经济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功能。那种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非此即彼”的想法和做法,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应该是具有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机制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也不完善,市场秩序的波动较大,还未进入有序运行的理想状态。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轨和整体配套,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就显得更为迫切重要。总之,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二、宏观调控的基点,力点和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必须掌握好宏观调控的基点,力点和重点。
1、宏观调控的基点--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总量的平衡。
社会总供给,是在社会商品资源总量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马克思指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这两个总量是作为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来相互发生作用的。”⑦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始终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绝对均衡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⑧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这种非均衡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刺激需求而不是抑制需求。
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不同,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也就是说,不是生产过剩而是不足,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过旺。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超过供给,当这种非均衡性或不对称状态超过一定的度时,就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我国1984年第4季度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过快过热,超越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形成一种超负荷运行,引起基本建设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双膨胀”,造成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失衡,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过三年多的治理整顿。社会供需总量趋于平衡,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0年我国社会总供需的差率为4.2%,如扣除国外需求增长较快因素,国内供需差率为3.19%,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市场零售物价涨幅也明显回落,1990年平均比1989年上涨仅2%左右。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投资需求增长惯性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趋扩大。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29亿元,为年计划的147.9%,比去年增长5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其中,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647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192亿元。生产资料需求的膨胀,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产生一种很强的拉动力。加上信贷规模过大和货币发行量过多,使得物价涨势偏大。1993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水平比上年上涨13%,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9.6%。所以,宏观环境偏紧,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增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又趋扩大。可见,当前宏观调控的基点仍然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平衡。也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投资的过快增长,来熨平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而引发的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
2、宏控调控的力点--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平衡。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既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前提,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结构合理基础上的总量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因此,宏观调控的力点应该摆在结构平衡上。
要实现社会总供需结构的平衡,不仅要求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之间保持基本平衡,而且还要求它们在品种结构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也保持基本平衡。这就要求把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产品积压现象仍很严重。有些不对路的“长线”产品,已经滞销,却还在大量生产,而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却由于投入少,又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为“短线”产品。如1990年11月底。全国县以上工业企业产品成品库存比年初增加451亿元。因此,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善供给结构,尽力压缩“长线”产品,努力增加“短线”产品,使之趋于合理化,以利于社会供需总量的平衡。这就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按照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解决低水平的重复,控制投资规模,集中财力、物力,保证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项目的建设,以缓解“瓶颈”制约。
3、宏观调控的重点--把好货币和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货币的投放。
马克思指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的这种干预,从现象上看似乎废除了经济规律,可以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术点纸成金。但“国家的这种权力纯粹是假象。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币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内在规律的支配。”⑩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开来。“出现使纸币信用扫地的危险。”(11)也就是出现通货膨胀。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也必须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不搞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赤字财政,严格控制货币的投放,减少货币的非经济发行,使流通中的货币与商品可供量相适应。否则,势必破坏财政,信贷和物质的三大平衡,给社会总供给造成巨大压力,产生通货膨胀。如1977-1987年,我国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644.4%,为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六倍。从而推动了物价的上涨,所以,超量的货币发行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一重要诱因。
目前我国货币投放量仍居高不下,货币继续超经济发行。1992年存款和现金构成的货币总量增长了31%。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心理有所加强,因此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没有消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新造成社会需求的再度膨胀,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三、以市场为取向,加快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
建国后,我们主要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所以长期以来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也一直是以直接控制为主,即主要靠运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进行。这种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僵化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已逐步减少了直接控制的部分,加大了间接控制的比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看到,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仍然相对滞后。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当前要加快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即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
1、经济杠杆是宏观间接调控的支点
经济杠杆作为各种经济利益的调节者,与市场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综合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才能使宏观间接调控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经济杠杆是宏观调控的支点。离开了这个支点,宏观间接调控也就失去了依托。
我国对市场经济的间接调控,也就是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通过经济手段,综合运用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核算、分配、监督等作用来调控市场,并以市场为中介引导企业,使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规范化和科学化,以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宏观计划目标。
2、企业是宏观间接调控的落点。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宏观间接调控的落点。要抓住这个落点,必须增强企业的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45%,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65.4%,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只有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能使企业灵敏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对宏观调控手段作出积极的反馈,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当前要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必须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也就是要尽快使我国企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桎梏中彻底摆脱出来,以市场为座标,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另一方面必须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搞好企业自身的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总之,只有按照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塑造我国企业,才能为宏观间接调控营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
3、市场是宏观间接调控的中介。
宏观间接调控能不能到达企业这个落点,需要经过市场这个中介,市场是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主要纽带,所以市场对宏观间接调控具有重要的传递功能。一般来说,市场体系越完善,市场的这种传递功能就越强。反之,如果离开了市场这一中介,或者市场长期发育不良,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就会制约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市场难以发挥对宏观间接调控的传递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同时,要培育和健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还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4、配套改革是宏观间接调控的推力
要实现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必须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列宁指出: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并强调应通过银行来调节社会主义的经济生活,如果“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12)银行的这种重要性的一个表现,就是作为货币和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和总闸门,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同样,社会主义财政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所以,在当前要加快金融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强化银行和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以间接手段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此外,还要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总之,通过相关的配套改革产生一种推力,推动宏观调控机制的顺利转变。
综上所述,国家进行宏观间接调控的运作路线是:运用宏观调节机制(手段)--市场运行机制(中介)--企业微观经济活动(落点)。在这里,市场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宏观调节导入微观基础,使宏观间接调控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即微观活而不乱,宏观控制管而不死,减轻经济振荡,避免大起大落,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2页
②⑤(11)《资本论》第1卷,第394,394,1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54页
④《剩余价值理论》第3卷,第31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6页
⑦⑧⑨《资本论》第3卷,第216、212、716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09-110页
(12)《列宁全集》第20卷,第87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 宏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