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_高建华,曹华,宋晓东,高露文

高建华 曹华 宋晓东 高露文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上饶 334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意义。方法:选用32名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使用UC-MSC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TP;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77-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此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多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脾切除等经验治疗,然而约有20%~30%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无效,其他手术切除方式效果也不佳,为难治性ITP。UC-MSCs有极强的自我更新复制能力,能分化成为成骨、肌肉甚至是神经、心肌等细胞,具有分裂旺盛、传代稳定、来源丰富等特点,近年来备受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疗法的关注[1]。现我院使用UC-MSCs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5月来我院治疗ITP的患者3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8名,女性8名,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0.2±15.8)岁,病程8月~5年,平均病程(3.1±1.8)年,血小板数(3~27)×109/L,平均血小板数(13.2±10.8)×109/L;实验组男性7名,女性9名,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41.8±14.9)岁,病程8月~5年,平均病程(2.9±1.7)年,血小板数(5~28)×109/L,平均血小板数(14.0±11.2)×109/L。所有患者均符合ITP国内诊断标准,符合以下几点表现:①应用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和(或)脾脏切除术无效;②血小板计数≤30×109/L;③年龄10~75 岁;④病程>6月;⑤除外其它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2]。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经上述诊断标准确诊ITP后,入院予以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口服大剂量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国药准字H33021207,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0~40mg/d,每月四天;实验组使用UC-MSCs治疗,其中UC-MSCs均取自知情同意的健康产妇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带,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外诱导分化后注入脊髓。定时监测血小板数目变化。

1.3评价指标

显效: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连续3个月以上未出现出血症状。

有效:血小板计数升至50×109/L或在原基础上增加30×109/L以上,连续2个月以上未出现或基本未出现出血症状。

改善:血小板计数有所上身,连续2周以上出血情况改善可控制。

无效: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出血情况不能控制明显恶化。

有效率=(显效+有效+改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临床统计所获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5.0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实验组使用UC-MSCs,由表1得,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经统计计算,χ2值为9.212,P<0.05。

2.2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ITP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百分比。实验可得,实验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为(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TP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良性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成人发病多与免疫系统有关,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患者能治愈,但易复发,多因颅内出血死亡[3]。传统上认为,ITP发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导致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异常抗体,抗体与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或GpⅠb/Ⅸ复合体上的抗原结合,最终导致了血小板破坏性病变。然而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该病真正的发病机制是T细胞异常所导致的B细胞的激活[4]。ITP传统意义上的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广泛的抑制T细胞和B细胞,从而广泛的影响免疫系统。

UC-MSCs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的原始多功能干细胞,存在于新生儿脐带血中,因其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质,可向多方向分化,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致使体内能发挥正常功能的免疫细胞减少,与此同时,细胞分泌的免疫因子含量也降低,破坏了体内免疫环境的平衡,加速了血小板的破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Th1和Th2是CD4+亚群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有报道显示,ITP 患者体内Th1 细胞因子IL-2和IFN-γ 明显增加,而Th2 细胞因子IL-4 和IL-10却显著降低。有文献报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ITP患者体内T 淋巴细胞分泌IFN-γ,进而促进T 淋巴细胞分泌IL-10,调节Th1/Th2 细胞的比例[5]。由实验结果可知,UC-MSCs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IL-10等具有调节能力,可使骨髓巨核细胞破坏凋亡减少,血小板数目增加。

在本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为(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UC-MSCs治疗难治性ITP据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当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TP无效时,使用UC-MSCs对难治性ITP据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来促进血小板的增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病人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何绍清,罗振宇,刘秋英,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脂肪与成骨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和工程研究,2010,14(14):2492-2496.

[2]李宏良,黄小青,陈学彰,等.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5):75-76.

[3]叶华觅,郝建萍,赵 芳,等.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 852-857.

[4]张蓝方,郝云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表达和意义[J].临床医学,2011,31(9):1-4.

[5]章波,栾佐,郝庆飞,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2,17(5):215-218.

论文作者:高建华,曹华,宋晓东,高露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_高建华,曹华,宋晓东,高露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