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李林芳,梁波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李林芳,梁波

(国网河南修武县供电公司 河南省焦作 454350)

摘要:当时代进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低碳环保节能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系统运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运行效率有极大的提升作用。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能使用的效率,合理地控制发电与运输,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入手,集中分析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措施,并简要阐释了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运用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问题所在,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还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全自动化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当前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功能及运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而保证技术的应用跟上电力系统发展的步伐。

2 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的意义

在电力工程领域,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实现自身的改革创新,以确保电力需求。因而,电力自动化技术就成为了提升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有力保障和支撑,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之下,可以较好地减少电力工程的成本费用,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比。同时,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更为及时且完整地实现对电力数据的统计和共享,在自动化技术的操作界面之下,工作人员可以以实时数据为基础,采用针对性的调节对策,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失误和偏差,更好地强化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监控。在电力工程的电力技术应用中,还可以更加迅捷地处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故障,及时地发出预警信息,使工作人员快速获取故障异常信息,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故障处理措施,更好地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3.1 现场总线技术

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相对广泛,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变送器对电量数据收集以后及时发出信号,并在计算机接收信号后,以数学模型的形式计算,最终保证判断的正确性,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在对该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并不仅是对现场的控制与分析,同时也需要根据信息数据予以合理控制。在对数据进行调查以后,对现场总线技术进行运用,可以强化前置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配合程度,利用仪表合理控制,进一步实现电力系统控制的目标。而现场总线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也会不断完善,确保电力系统信息内容实现共享,在发现设备问题以后,可以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全面推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 计算机在电路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

在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中,计算机所发挥的作用很大。因此在计算机的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自动化的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对自动化的整个流程进行控制。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支撑起了电路控制的整体的发展。由于电路控制开始更加强调了电路控制过程当中的智能化处理和计算的技术的引进,因此在控制的过程当中,计算机会发挥更多的作用。与此同时,与计算机相关的计算机的理论,对于自动化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作用,计算机对于自动化的控制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还可以是计算机对于电路的环节的控制。很多主要的电路的环节,都与计算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发电、输电、换电等流程,都与计算机有很大的关系。

3.3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当中,主动对象数据库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认可,应用十分广泛。与传统的控制技术相比,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针对性比较强,而且具有主动控制的功能,它能够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对数据库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监测。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就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分析、处理,如果缺乏相关数据的处理过程,那么自动化控制系统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从而使自动化控制系统无法正确地下达控制指令。

3.4 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

在对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对单一信号以及三相电容器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对无功补偿技术以及低压补偿技术能发挥实效性,提高补偿方式电线负荷结构的完整度。在补偿技术操作流程中,要集中分析和考量电压平衡问题,提升配电检测功能实效性的智能补偿框架。只有对负载变化提高适应性,才能确保智能化控制电容器结构的完整度,顺利升级整体技术框架和运行参数。在技术项目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技术框架进行综合分析,完善补偿技术的参数结构,保证其精度和准确度的同步升级,利用缺相保护优化系统管理参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在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背景下,不仅可以使用电效率全面提升,还可以降低设备使用。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就要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增加电能产量,为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通过对电力工程相关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希望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有力保障,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益诚.浅论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广东科技,2013,22:35+8.

[2]张力强.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64.

[3]曹景然,吕英俊.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OL].电子测试,2016(01).

[4]邓广.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OL].电子测试,2016(08).

[5]颜勇.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0:181.

论文作者:李林芳,梁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李林芳,梁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