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中心小学 425312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创新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累积并反思自身教学经验,在积极探索中探寻出小学数学教学新路径,充分实现素质教育,培育出更多高水平人才。
一、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困境分析
1.1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中,仍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盲目性教学,对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思考与制定,缺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责任心,备课不认真,对学生学习状况缺乏必要的掌握,严重影响教学效率。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认识不足,不能将其合理改进,进一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进行。
1.2忽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教材知识,将课堂教学教学时间全部用在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上,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中一味被动接受知识,出现问题不敢于质疑,缺乏自主思考与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进而使得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与阻碍。[1]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突出“教”与“学”的合理关系,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作为数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生课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在此教学困境下,合理渗透新课改理念,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只有合理创新自身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措施探讨
3.1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新课改下,教师应充分渗透新型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思想,将学生置于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上。在教学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必要辅助和指导,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充分表达自身看法和思想,投身于数学课堂学习中去,进而融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制定教学方法。
(1)设计体验式教学活动
由于小学数学具有较为枯燥这一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合理设计体验式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参加的课堂活动中。在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普遍年龄偏小,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以及好胜心强等性格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课堂气氛得到充分活跃。例如,在学习“计算”时,由于计算过程较为单一枯燥,教师可以将多个计算题目写在不同小卡片上,让学生进行抽取计算,对于在规定时间内算的又多有准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增加学生学习自信。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小主人,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内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为不同学习交流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分析讨论的形式,提升学习效率。学生通过与同伴的讨论,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彼此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激发。[3]
3.2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设备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内容。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将原本枯燥无聊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等更加直观、形象、有趣的形式播放,通过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并且,由于多媒体设备具有拷贝课件的功能,学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没弄懂的知识拷贝下来,进行课下学习和课后复习。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4]
3.3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增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基础上,合理渗透新课改教学理念,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每一名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习惯,并能够据此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3.4采用激励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平时的课程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充分意识到学生的潜力与闪光点。并能够据此设计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加踊跃参与其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与喜悦感,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激励,增强学生成功感受,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信与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忽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充分渗透新课改教学理念,运用新型体验式教学和小组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站在学习主体地位上。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以使自身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综合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洪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7(30):79-80.
[2]令俊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5):157-158.
[3]宋金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88.
[4]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1(03):6.
论文作者:义显能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学生论文; 新课改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