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方向--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党的十五大精神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方向--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党的十五大精神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导向——--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领会党的十五大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党论文,五大论文,新中国论文,中国论文,导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这里使用的“社会主义”概念,其本质即邓小平同志所概括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这是一个从动态整体和实践的高度, 重新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本义并结合现实的概括。〔2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代化的价值观,以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基本原则为尺度,体现了人类渴望公平正义的意愿;又是一种在不断创新、变革、发展中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思潮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潮流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明摆着的现实状况。现代文明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现代化的成果,因此它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不断创新的运动。20世纪的社会主义仍是有其旺盛的生命力的。因为这样的社会主义,能够疗治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的基本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在现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对它的批判及两者间的竞争),能够使社会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最有效的配置,能够使人得到全面正常的发展,并有可能为解除旧现代化发展范式所造成的全球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

苏联东欧的巨变,曾被许多人视为社会主义的死亡。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更预言: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和信条都将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但这其实都是缺乏历史感,并未能理解导致这场巨变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死亡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日益僵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这种范式不具有应变能力,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内部日益发展起来的对抗。因而这是一种具有自我崩溃性质的瓦解。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也不会失败。只要社会主义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作出深刻的反思,吸取在一些国家中社会主义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魅力有所减弱的教训经验(这主要是随着自我批评色彩的明显减弱,自我变革的活力也随之减弱,缺乏一套自我扬弃的机制,教条化倾向越发严重),并且始终针对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始终把握住走向现代化的方向,社会主义就可常葆青春年华。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作为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基本导向的社会主义,正是这样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所阐明了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而它之所以成为基本导向,则有着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伟大的实践创造精神,它在吸收借鉴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十分强调在现代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为最新发展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历史条件下,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新的发展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对中国现代化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强调以新的观念来认识、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指出墨守成规只会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因此它是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化发展最高成果之结晶,并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理想目标。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只有追求不可能的东西才能得到可能的东西。现实是必须要有理性加以引导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为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指明了追求的方向。中国先哲曾有言: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晚发外生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说即是一种“赶超型”现代化发展历程,它必定要有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最高成果之结晶”来作为基本导向,这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二)作为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主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旨始终是明确的。这是一种以民族为本位(即振兴中华)的、不断发展创新中的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949年后的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任何政治集团或利益群体,都缺乏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去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出于这个党的宗旨与理想,为使中国在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使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偏离正轨迷失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推动下,必定走向社会主义。因此,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导向是必然的。

(三)世界晚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具有坚定的民族国家意识、独立自主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是不发达国家摆脱落后实现现代化起飞的先决条件与必备前提。在中国,唯有社会主义的实践,才能造就出这样的政府。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予以验证了的真理。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导向,才能确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由此使中国巨大的地域和人口规模的潜在优势发挥出来,使中国完成统一与安定,有效地配置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并进行为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动员,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以重新启动和加速发展,使中国“又重现了一个伟大的重建时代”〔3 〕,并成为一个国际社会中平等而又需要认真对待的一员。本世纪初的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而世纪末的中国则已进入小康,不仅摆脱了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屈辱地位,更走出了一条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之路。如果没有一个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造就出的这样的政府及这个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伟大成就,不仅是为全世界所瞩目的中华复兴之表征,更显示了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发展背景和条件,使中国无法全盘搬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这样的发展范式对中国而言既过分奢侈,也缺乏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充其量只占全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着全世界资源能源产量的4/5,并在历史上依靠暴力和征服积累起来的优势,才得以实现了现代化,这对1949年后的中国是不可能的。极端落后的不发达状态、众多的人口与相对稀缺的资源所共同构成的巨大压力,迫使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选择新的路向。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以其能内部自我积累、能在短期内高速发展、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自然成为首选范式。这一范式只要不断汲取和借鉴现代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合国情并依据形势变化适时加以优化和变革,就能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五)中国现代化进程从1840年以来的迟滞与顿挫,就内因而言,主要在于存在着各种反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势力的顽固抗拒。〔4 〕而对这些势力的清算与扫除之彻底,唯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最见功效。建立在一场伟大革命胜利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实践,本身即是一场新的变革或革命,其在粉碎抗拒现代化旧势力方面,确有摧枯拉朽之势。

(六)社会主义的本质从一个方面而言,是要改造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使人们得到全面的解放和真正自由的发展,并使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而现代化所要求的是系统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使得传统社会人们的自我系统,在新环境下重新调适。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最关键也最困难的莫过于提高国民素质。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唯一能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途径。因此,从现代化的基础养成而言,也必须有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导向。

(七)正因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增加了中国抵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能力。中国既实行社会主义,又实行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这就使中国既能够充分利用国际上一切有利于我国的因素,为我服务,又能够抵制各种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因素,排除干扰,自主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有许多优越性,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大事不应该仅仅指工程项目建设,更应该指集中力量维护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经济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导向,我们就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国的力量,抵御来自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各种伤害,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走向现代化历程中所有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来学习领会中共十五大在这方面的基本精神,将会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导向,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本文于1997年11月15日收到。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2〕李得顺:《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前线》1997年第2期。

〔3〕【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9页。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1966年台北自印本, 第129 ~144页。

标签:;  ;  ;  

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方向--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党的十五大精神_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