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医医院供应室 广东广州 510091)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B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护理满意度为77.50%,明显较B组护理满意度95.00%低(P<0.05)。结论:目标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目标性心理护理;冠心病;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83-02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高发病症,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阻塞、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1]。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引起复杂心理反应,产生沉重心理压力,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据有关报道显示[3],冠心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而不良心理将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与治疗。本研究为探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的有效护理方法,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影响与护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 A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53±2.19)岁,病程2~14年,平均(10.11±0.62)年;B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5.37±2.52)岁,病程2~15年,平均(10.42±0.7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诊断结果为冠心病患者;(2)≤80岁;(3)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者;(4)与本研究配合者。
排出标准:(1)沟通能力障碍者;(2)精神疾病患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4)精神疾病史或心理疾病史;(5)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6)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血常规、心电图检查、药物按时治疗、生理护理等。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及时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心理进行心理疏导;(2)对紧张恐惧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亲切接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热情介绍监护室与医院内部环境,以娴熟稳重操作技能获得患者基本信任,以探讨多种话题来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的目的;(3)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利用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发掘自身潜在价值,充分了解患者自身特点以协助患者培养生活兴趣爱好,使患者拥有希望,积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及护理过程,告知患者自身情绪是影响康复最关键的因素,鼓励患者多外出走动,为患者树立生活信心;(4)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冠心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以及自我救护的知识,向患者和家属加强相关疾病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只要耐心治疗并且定期复诊、保持良好心情,则会减少发病次数甚至痊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表内有20各项目,评分标准: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SDS评分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采用本院自制百分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由23个选项构成,分为很满意、较好、一般、稍差和差五个等级,护理满意度=(很满意+较好+一般)/总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n(%)]和(x-±s)表示,若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及抑郁状态指数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太大差异(P>0.05),干预后B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x-±s·分)
P0.1120.6170.5560.0480.3050.023
3.结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5]。冠心病患者通常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恐惧与无助心理,由于对相关病理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常常以为该病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从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与外界交流,从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6]。因此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模式,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7],冠心病患者除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外,还需要对其负性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干预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及时帮助患者消除负性心理,促进身心发展,提高治疗效果。目标性心理护理根据患者自身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心理进行特殊护理,从患者角度进行考虑,以热情真诚态度稳定患者情绪,奠定良好沟通基础,以减少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本着以人为本宗旨,积极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培养患者兴趣爱好,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B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A组总有效率明显较B组低,表明冠心病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目标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国宏,郑争达,杨海燕.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2):354-356.
[2]李建华,朱宏彬,赵刚,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321-324.
[3]袁红.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治疗依从性研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A01):273-273.
[4]韩颖,郭松奇,王楠,等.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253-1255.
[5]王红芹.平板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5):823-826.
[6]杨静,邢攸红,杨玉,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49-1951.
[7]李小娟,李军丽.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0-12.
[8]任梅影,赵兰,喻春华.浅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1167-1168.
作者简介:沈素环(1974.1-),性别:女,学历:大专,职称:护师,科室:供应室.
论文作者:沈素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心理论文; 性心理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