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论文_董宏鹏

董宏鹏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修补和为胃大部分切除术,探讨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耗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1年后病情复发情况,行统计学处理后对比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3.5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显著好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能更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身体恢复,但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如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起病急促且病情危重[1]。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及饮食不规律现象日益严重,我国急性胃穿孔发生率不断升高。胃穿孔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突发性疼痛,且疼痛较为剧烈,在短时间内即可向整个腹部扩散,同时伴有便秘、呕吐、恶心等症状[2]。该病常规治疗方法为胃大部分切除术,然而在医疗技术不断改进下,单纯修补术在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中也展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这两种术式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笔者选取5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别给予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为(32.7±1.6)岁;穿孔时间为30min~34h,平均(10.8±2.8)h;其中19例患者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合并高血压5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糖尿病2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于右上腹直肌做一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腹直肌前鞘,朝两侧逐步分离腹直肌,将腹直肌后鞘打开,经壁腹膜进至腹腔中,在无菌条件下探查病灶,以常规方法清理腹腔中食物残渣与渗液。利用胃管吸取胃部残留液,保持胃部洁净,在穿孔部位用干纱布进行轻度按压,之后利用温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选用Bill-RothⅡ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方式,切除远端胃组织,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毕Ⅱ式或毕Ⅰ式吻合[3]。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在对溃疡病灶进行探查与清洗腹腔时均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之后利用7号丝线以全层缝合3~4针方式处理穿孔病灶,利用大网膜对溃疡病灶外表给予覆盖与结扎,于腹腔中放置引流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记录,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进行随访,对2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

对照组共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中毒性休克1例,术后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7.14%;经1年随访,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7%。观察组共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术后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经1年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33%。对比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多由暴饮暴食导致,其发病机制为大量胃液骤然进至腹腔中,对腹膜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因化学性腹膜炎而产生剧烈痛感,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4]。若不能迅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持续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这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与优势。胃大部分切除术可将病灶一次性切除,将穿孔问题予以一次性、彻底解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远期疗效较为理想[5]。临床实践证实,胃大部分切除术在穿孔时间大于24h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治疗中更为适用;然而这一术式也存在操作复杂、患者术后恢复慢等不足。单纯修补术操作简单,手术用时与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且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主要对穿孔时间不超过24h的患者较为适用。然而,这一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相对较高,据报道称该术式术后5年复发率可达70%左右。本文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经1年随访,单纯修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6.67%与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于3.57%(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各具优势,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展福.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1):146.

[2]刘月明,胡加鹏.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36.

[3]邓长辉.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比较[J].大家健康,2013,7(7):16.

[4]李军.急性胃穿孔行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3):5151-5152.

[5]周金柱.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J].特别健康:下,2014,56(3):104.

论文作者:董宏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论文_董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