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系在职硕士、上海思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城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现代高层高密度住区规划设计中具有可持续价值和节能环保的深远意义。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将住区物质空间划分为建筑、景观设施、水气、微地形及植被、以人为主的生物活动等五个圈层。将住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其自身完整统一、生态活力。各组分不仅自身循环运动,还相互蔓延生长、交织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可持续生态社区。
关键词: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视角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以后速度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不断膨胀,致使城市不断扩张,城市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越来越紧张,居住问题成为首要的城市社会问题。而高层高密度居住区是城市住宅发展的趋势,也解决我国城市人□居住问题的积极策略。而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环境、居住品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1. 几个关键词的阐明
“高层”是指在高度上超出24米的二层及以上的建筑空间形态;“高密度”在规划设计中特指单位面积内的建筑面积,是描建筑开发强度较高的变量;“拥挤”是由高人群密度引起的一种消极反应。是人们主观上的体验,是知觉表征,不是客观的物理指标。人们往往会把“压抑”和“拥挤”联系在一起,压抑和拥挤都是人们主观上的体验。密度不是拥挤感的评价参数,同样高度也不是压抑感受的衡量指标,适度的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系统一定给居民带来愉悦的,非压抑的,舒适的感受。
城市生态学是指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1]。住区规划的生态视角是指使用生态系统理论对住区进行规划的方法,生态系统是指人类及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体[2]
2. 高层高密度住区的生态规划理论。
高层高密度住区是指高容积率的高层住宅区,而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学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生态学去研究高层高密度住区、环境及其关系。
高层高密度住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卫星城镇、副中心区等也会有些分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急速聚集至城市,带来大量高层高密度住区开发,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诸如:城市热岛效应、破坏城市景观、地面沉降、市政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不良影响;缺乏灵活性单调的规划布局、绿地环境质量不高、停车位匮乏、缺少户外活动空间、邻里关系疏远等问题也频繁出现[3]。影响高层高密度住区空间的其他因素诸如:社会、经济、地理、政策等。其中良好的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系统是保证住区环境、居住品质的必要条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 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设计的理论
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 V. Bertelanffy)提出“系统”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综合体。就地球的生物圈而言是地球表层,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等。就住区生物圈而言是住区微观横、纵向层面,包括建筑圈层、景观设施圈层、空气圈层、微地形及植被圈层、水圈层、以人为主的生物活动圈层等。能量通过各个圈层转移而消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尺度(Scale)是生态系统研究,甚至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尺度的运用有时对于研究结论的提出和分析验证是至关重要的。住区生态变化的影响必须要注意尺度这个概念。如何从生态可持续观点研究高层高密度住区是保证其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
规划与建筑设计圈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上,总体空间布局利用点线面、高中低不同的建筑形态组合,充分考虑光线、通风引入;采用垂直方向的建筑间隙、架空层、阳台绿化、连廊、建筑窗带等构建宜人尺度与空间深度透视度的建筑绿屏,结合地面绿化与周边绿化网络形成城市绿肺。
景观设施圈层设计:将水、植物、广场、步道、景亭、连廊、架空层等景观设施综合考虑统一规划,结合高层高密度社区活动的特征在不同高度建立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立体景观设施系统。
微地形、植物圈层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连桥、阳台、屋顶等,种植适合地域生长的丰富的植物种类,使住区内绿化最大化。
水圈层设计:从生态角度讲,水圈层设计包括水体、湿度两个层面。在有条件的住区中,可以在不同高度设置水体景观,以调节生态气候。根据地域气候特征,合理配置植物、建筑、水的体量以调节舒适宜人的湿度。
以人为主的生物活动圈层设计:可达性和参与性对于以人为主的生物活动圈层设计非常重要。包含:规划整个社区的步行网络体系;垂直高度的公共空间中设置群体活动场地区域、儿童游戏区域、运动健身区域、休闲休憩区域等。圈层设计中采用雨棚、架空层、连廊等构件,充分考虑儿童、老人和残障人士的通行、停留、活动等需求。
在实践中高层高密度住区的生态设计以新加坡的住区规划为典范,因为新加坡人口密度高、用地面积紧张、居住朝向较为自由等特征,出现了许多高层高密度的生态社区。新加坡在建筑密度、公共绿地规划、垂直绿化、甚至绿化配置养护都有相关规范要求,出现了许多生态型居住社区[4]。
结论:
现代公共住宅规划设计中,设计理念已不仅是个普通居住的社区,更是包涵诗意栖居的家园设计。各个生态圈层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完整而统一。竖向空间的扩展为土地面积紧张的高层密度住宅争取到了更多的景观空间,而平面的每一处场地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被合理开发利用,交通系统流畅空间有收有放。功能设计的可持续考虑和种植设计的舒性更是锦上添花,将住区环境品质做了提升。归根结底,高层高密度住区生态规划设计是以人为本,具有生态多样性、多功能性、发挥区域性、注重自然性、居民参与性、发展可持续性特征的生态规划思想[5],通过生态视角的规划设计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回归自然社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学学科定义_研究内容_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索[J]_阎水玉,生态科学,2001(Z1)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持续生物圈[J]_周秀慧,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1(02)
[3]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_[D]_鹿婧婧,东北大学
[4]新加坡的园林绿化[J],欧阳底梅,[广东园林],2002(03)
[5]高密度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健康环境营造_[D]_姜梦菲,东北林业大学
论文作者:郭蓉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高密度论文; 高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是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