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183_土耳其总统论文

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183_土耳其总统论文

土耳其总统苏莱曼#183;德米雷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土耳其论文,雷尔论文,总统论文,苏莱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坎坷政途

德米雷尔总统1924年生于土耳其中部伊斯帕尔塔县伊斯兰村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在经历了正规的初等和高等教育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土木工程师资格”。1961年2月参加正义党,开始其政治生涯。因精明干练,精力充沛,很快崭露头角,并在1964年出任正义党主席,时年40岁。1965年大选,正义党一举击败老牌共和人民党,组成正义党政府,他首次出任总理。直至1980年的15年时间里,曾6次担任一党政府或多党联合政府总理,先后推行了3个5年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土耳其经济发展。1980年9月,以总参谋长埃夫伦将军为首的高级军人集团发动不充血政变,推翻德米雷尔政府,取缔正义党,德被废黜、遭到拘禁,并被勒令10年内不得参与政治活动。1987年他被解禁后立即重返政坛,并以其威望当选为正确道路党(其前身为正义党)主席。1991年10月大选,该党战胜祖国党,获议会450席位中的176席,因未过半数,不能单独组阁,而与社会民主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他第7次出任总理。1993年4月厄扎尔总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5月16日经议会选举,德成为土耳其共和国第9任总统。从政30余年,几多沉浮,6次下野,7次上台执政,与5位总统共过事,经历了军事政变和数次大选,曾被捕入狱,死里逃生,在土耳其被称为“多谋善断的政治家”。

内外主张

(一)政治上主张维护开国元勋凯末尔的“世俗主义”,反对宗教干预政治,反对库尔德族的分裂活动,提倡民主、自由、改革。面对当前土耳其国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迅速发展,强调“世俗主义共和国、人权、宗教信仰自由是民主的土耳其的原则”,但“宗教不要参与政治”,如果把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将追究其罪行”。鉴于近年来库尔德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主张采取强硬政策,坚持只能用“武力镇压”来对付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的“武装暴乱”;称赞3月20日政府3.5万大军进入伊拉克围剿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显示了土耳其的决心、能力和力量”。为使土耳其“在10年内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强调土耳其“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等。

(二)经济上主张继续进行改革,加速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变。面对当前土耳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强调必须深化改革,放弃“指令性经济”,“积极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并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经济平衡。为此,坚持“国家不要干预经济”,“政府必须放弃对物价的管制”,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不必限定利率的限度”,“而应由市场来决定利率和外汇比价”。为减少财政赤字,提出对亏损的国营企业“加速实行私有化”,“重新制定政策,增加税收和鼓励出口”等。德米雷尔总统注意在改革中保持社会稳定,强调在改革过程中要关心下层人民生活,提出“对低收入者要实行免税”,“必须建立失业保险”;在私有化过程中,“如果工人们愿意管理这个企业,应首先把企业转让给他们经营”。

(三)在奉行亲西方外交政策的同时,注意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地位;积极开展地区外交和多边外交,谋求提高土耳其的地区大国地位和作用。

(1)继续保持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德米雷尔在1991年底出任总理后即宣布,与美“保持密切关系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基础目标”,“不仅保持军事和战略关系,而且应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关系。”1992年2月和1993年10月先后以总理和总统身份访问美国,并向美阐述了土耳其“在巴尔干、高加索、中东和中亚的特殊地位”及“重要性”。双方就“增强伙伴关系”达成共识,美承诺继续每年向土提供约4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但德米雷尔也强调,同美国的关系“要建立在互利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反对美国一些议员利用库尔德族问题干涉土耳其内政。

(2)发展同西欧的关系,积极谋求早日加入欧盟。土耳其是北约组织和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自1963年起一直是欧盟的联系成员国,1987年正式申请加入欧盟,迄今未能如愿。德米雷尔执政后多次重申,“从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角度说,土耳其是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展同西欧的关系是土耳其的“深切愿望”,加入欧盟是土耳其的“主要目标”和“最终的必然归宿”。为此曾先后邀请法国总统、德国总理、英国外交大臣访土,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今年3月土耳其与欧盟签署了“关税协议”,使土耳其进一步靠拢西欧。但对西欧在库尔德人问题上批评土耳其“侵犯人权”不满,指责西欧“对土耳其耍两面政策,一面反对恐怖主义,一面又支持库尔德人搞分裂”,警告西欧“如果利用民主支持分裂土耳其,土耳其将不呆在西方内部”。

(3)同俄罗斯改善关系,但也抱有警惕。冷战时期,土苏严重对立。苏联解体后,德米雷尔总统一面积极重新构筑同高加索、中亚地区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一面抓住时机缓和并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1993年9月,奇莱尔总理访俄,表示在两国关系上土耳其“愿意翻开新的一页”,“希望与俄发展经济、政治关系”,建议在今后5年内把目前双方25亿美元的贸易额增至100亿美元;俄所欠土的5.5亿美元债务可用天燃气偿还。1994年3月,土耳其外交部副顾问访俄时也称,“土耳其决心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并愿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合作”。但对俄罗斯重返中亚、高加索忧心重重。德米雷尔总统称,维持上述地区前苏联共和国的“独立”,免受俄罗斯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并呼吁西方“要特别留意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一举一动”。

(4)大力发展与中亚、高加索地区突厥语国家及巴尔干国家关系。土耳其与中亚各国具有相同的种族、历史、文化、语言和宗教;高加索在历史上曾隶属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为土耳其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1992年初,德米雷尔在出任总理后便首先出访中亚各国,向中亚国家提供了12亿美元的援助和信贷;许诺为中亚国家1万名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助进行文字改革等。在德米雷尔的推动下,土耳其与中亚5国的贸易额已达6.4亿美元,是1992年的3倍;对5国的投资额达到35亿美元,参与了178个发展项目。1994年10月中旬,在德米雷尔总统的主持下于伊斯坦布尔召开了第二届突厥语国家(土耳其、哈萨曼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首脑会议,并发表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决定进一步发展6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德米雷尔总统还称“土耳其也是巴尔干国家”,并同这一地区“有着牢固的历史、文化联系”和“种族根基”。在波黑问题上,德米雷尔总统呼吁联合国解除对穆斯林的武器禁运,公正地解决波黑问题;声称如果波黑战火扩大,由于土耳其与该地区的历史联系,土耳其“不会袖手旁观”。

(5)积极推进黑海地区国家合作。冷战时期,土耳其与黑海地区所有国家都是“敌对关系”。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改变了政治制度,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土耳其创造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机会。德米雷尔出任总理后,与该地区其它10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积极串联,于1992年6月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了由上述国家首脑参加的第一届黑海经济合作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人口为3.2亿、面积为1900多万平方公里的“黑海经济合作组织”。其主要目标是建立黑海地区国家“协商机制”,“使黑海地区成为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地区”,“通过商品和服务流通的自由化以及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谋求经济合作与发展”。1993年底,该组织在索非亚举行外长会议,又决定在希腊成立“黑海贸易和发展银行”,以加强对该组织的财政支援。

(6)缓和同希腊的关系。长期以来,土耳其与希腊围绕着爱琴海及其大陆架等问题矛盾尖锐,有时甚至剑拔弩张。德米雷尔任总统后,表示鉴于爱琴海的地理特点,土耳其不能接受希腊关于12海里领海权的主张,“否则70%的爱琴海将归希腊所有”,但土耳其“愿意通过协商与和平手段解决两国间的分歧”。

(7)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在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搞平衡外交。德米雷尔总统表示“阿以和解有利于土耳其与阿拉伯国家发展关系,也有利于土耳其与以色利发展关系”,土耳其“愿意充当中东和平的中间人,为实现中东和平尽一切努力”。

(8)主张尽早解除对伊拉克的禁运。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是土耳其的重要经济伙伴之一。伊拉克石油管道经土耳其出口石油,土耳其每年获得相当的经济收益。伊拉克战败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迄今已使土耳其遭受了大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对此,德米雷尔总统表示,对伊拉克的制裁“不仅使伊拉克人民饱受苦难”,同时也给土耳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伊拉克重返国际社会符合土耳其和中东许多国家的利益”,呼吁“应该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

(9)重视中国的作用,希望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德米雷尔总统称“中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发展土中两国合作关系”。称赞“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在10%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作为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能解决这么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很不容易”。

标签:;  ;  ;  ;  

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183_土耳其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