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孩子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经过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多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创造力”不仅属于那些“天才儿童”,人人都具有创造力的因子和潜质,每个儿童都可能具备创造的潜能,这巨大的创造潜能有待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开发。
具有创造力的儿童的外在表现
1.兴趣广泛。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信心。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既爱玩下棋的游戏,又爱听着音乐唱唱跳跳,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喜欢什么活动。
2.观察力敏锐。创造力强的孩子会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例如,电视机上多了一个小纸盒,花盆里又多了一朵花,蚂蚁们正在搬家,都会被他发现。
3.喜欢验证事物的结果。他们对将要发生的或可能会发生的事物极其感兴趣。例如,一个叫毛毛的小男孩,最爱喝雪碧,他发现刚刚倒出的雪碧有许多气泡。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他把一支一次性筷子慢慢插进玻璃杯,眼睛紧紧盯着杯子。突然,杯子里的气泡多起来,而且都在向上聚拢。毛毛十分兴奋,喊着:“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把筷子一放进雪碧里,好多泡泡往上冒。”妈妈立刻问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家长希望由此引发他的思考。其实,他并不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只是经过他的处理,事物发生了变化。无论结果怎样,他都十分满足,并且有成就感。
4.精确、快速的记忆。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听一遍音乐,走一次路程,就能记得十分准确。不要忽略孩子的这种能力,作为家长或老师应更深地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
5.强烈的好奇心。有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爱拆玩具。但是我认为:很好,恭喜您!您的孩子从小就有探究世界的勇气。“火车为什么会自己开?”“谁在帮助布娃娃眨眼睛?”……,这些问题困扰着孩子们,他们渴望揭开谜底。具有创造力的孩子们更加渴望了解事物的内部构造,了解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6.善于思考。有的孩子经常会有离奇的想法,语言表达较同龄人成熟,喜欢设想自己的未来。在自己一个人游戏时,也能设想活动氛围,转换角色。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是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的想象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创造的氛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创造力教学的整体水平。
在环境布置方面,多数幼儿园都能以表现孩子们的作品为主。我们大力提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教具,为孩子们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我在参观一所幼儿园时发现,老师和孩子们用废旧的饮料瓶和饼干桶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饮水机。当我拧动开关时,真的有水流出。正当我瞠目结舌的时候,孩子们大笑起来,并且告诉我说:“我刚喝过这个水,还是温的呢!”看到他们自信的目光,我相信教师设计的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你可以从孩子们喜悦的笑脸上得到答案。制作的物品有存在的价值,更能激发孩子们创造的欲望。看不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引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不能引发他们进一步反思制作的不足,从而制约了幼儿想象力的持续发展。日本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鉴,如:利用废旧的日历制作拼图;把许多旧纸盒放入衣柜抽屉里,用来收集袜子或内衣。家庭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再次利用,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对孩子们创造力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创造型教师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孩子们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要求创造型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创造力的原理:应用科学的现代化技术;兼备博学和精专的知识结构。
日本的住田幸次郎曾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创造史。人类的工作不是记忆和书写,而是创造出新的事物,并在发生困难的时候,能够采取新的办法加以解决,这样的人类活动称为“创造性”。我们今天为“创造力教学”所作出的努力,势必为将来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