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沐川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沐川 614500
摘要:在山区送电线路中,树竹事故是电力体系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事故形式,并且一旦出现,其后果将十分严重。本文结合班组多年来对沐川境内所有35kV-220kV线路共计350余公里的通道清理工作经验,提出了山区35-220kV送电路线运行中避免树竹事故的常用措施,并给出了保护树竹砍伐的有关建议,即在设计山区线路时采取“坚强拉线,坚强导线,坚强避雷线”的思路,建议选择穿越、高跨及局部采取电缆等形式,以尽可能降低或避免砍伐线路周围及廊道中的树竹,并保障山区送电路线树竹故障的出现几率得以有效下降。
关键词:山区送电线路;树竹事故;保护树竹;砍伐建议
1、工程概况
沐川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东接宜宾、南连屏山县、北靠沙湾区、犍为县,西与峨边县接壤,西南同马边县毗邻。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26万。森林覆盖率达77.34%。在该区域的高压送电线路中因树竹问题及地貌特征改变等因素造成的跳闸事故非常之多,在输变电事故中占重要位置。因此,为了降低山区树竹问题对送电线路造成的影响,一般做法是能绕就绕,不能就砍,但大量砍伐树竹必会严重破坏山区的森林资源。基于此,为确保山区送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并尽可能的做到森林保护,结合山区线路运行和设计经验,文中提出了树竹事故的预防措施及降低砍伐树竹的相关建议。
2、树竹事故类型分析
2.1 自然因素
当线路横方向受到超出设计限值的大风作用时,极易造成线缆风偏同时和树竹间造成闪络,甚至会出现线缆挂到树竹上,引起永久接地事故。此外,在线路覆冰时也会造成线路与地线松弛性加大,极易靠近以及接触到在正下处的树竹,如果此刻再存在风偏,则将极易造成线路和山坡和通道内树竹发生闪络故障。
2.2 外力因素
树竹和线缆风偏的间距符合规程设计需要,然而因外力影响引起树竹向路线倾倒并与线缆相触及。当歪斜程度较大时,树竹的末端可能会触到地线或导线,造成线路断线,并引起永久接地事故。
2.3 人为因素
该类事故主要在施工、设计及检修过程中,由于各类相关人员过失而引起线路的树竹事故,设计方面的过失通常表现在没有校验送电线路的风偏问题;施工方面过失通常表现在对树竹处理、砍伐时存在遗漏;检修方面的过失表现为巡检工作不足,未及时掌握树竹事故隐患。
3、防范树竹事故的一般做法
3.1 按照树竹的高度算出通道的宽
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9的要求,林区内通道净宽不得低于线路宽与林区内重点树木种类高之和的两倍,并按以下两式进行核算:
4、保护树竹砍伐的建议与案例分析
以下将结合本山区35-220kV送电线路树竹处理及案例,采取高跨、穿越及局部选择电缆等形式,以降低对树竹的砍伐,保护森林植被。
4.1 采用线路高跨法方式
对于树竹生长茂盛、高大的林区,选择高跨形式比较适用。该山区中存在毛竹等植物,其高度的峰值大约在15-20 m,由于线路在最高温度下的最高垂弧应和正下方树竹保持3m安全间距,因此,高跨塔杆的呼称高应采用18-27 m。
该山区采取型号JL/G1A-240/30和以下钢芯铝绞线,选用挡距为120-250 m跨越挡,并选择拉线转角水泥双杆及拉线直线水泥双杆。该设计的优势体现在成本低,但双杆的肩开偏大,2杆的基面不同,因此应抬高基面并平整后护坡,拉线过多,容易造成砍伐范围较广。同时,应限制电杆高度,以避免运输难度大或由于人字式抱杆开展不利等情况。
对海拔不高于2km,挡距不大于120 m的导线跨越方式,可以选择窄基塔形式。该设计的优势为不需要架立拉线,与大型的角钢塔相比成本偏低,但不适用于挡距大的跨越形式,最高挡距值不大于120 m,然而因山区的路线跨越挡距一半都会大于120 m,并且耐张塔的最大高度是15m,窄基塔的最大高度是18 m,相较于该地区的树竹高度值,无法较好完成高跨施工。
所以,该山区的35-220kV送电线路为完成挡距较大的高跨,选择典型设计中的塔型进行本次设计,并考虑山区的具体状况和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合理选用塔型设计并在调整之后使用。选后在角钢塔的塔头处设避雷线落挂位置,对高雷暴地区关键线路选择架立避雷线等形式以预防雷击事故。如图1与图2的Z3式直线塔,最高呼称高能达到36 m,挡距能达到600 m,而耐张塔的呼称高为24 m,挡距能达到300 m,可达到该山区的选用要求。
4.2 采用线路穿越方式
为方便高跨,常常会选在山的顶部架立电杆,但每当发生断线故障后,十分不利于抢修工作,同时在山的顶部电杆还可能造成台区T接路线过长,从而使有些台区的T接选择电缆。所以在山区35-220kV送电线路设计中,一般会把线路的路径设在紧靠村庄山腰处或山脚缓坡处,如果地势平缓,则可不选大挡距,如果采取铁塔高跨形式则会使成本较高,从经济性角度考虑,选择架立电杆则更加合理。在具体设计时,也有一些地区出现树竹高于电杆等情况,在无法砍伐或绕道条件下,建议采取架空穿越形式。
线路在架空穿越中,应选择带有钢芯绝缘性线缆类型,该线型不但绝缘而且有抗压性能,在出现树竹砸倒或接触时,线路不易发生折断。同时,为了防止树竹在砸倒时对线路造成覆压,可对送电线路的杆顶处架立钢绞线,同时起避雷防护作用。
在该山区的线路穿越中,可不选较大挡距,此处用120 m的挡距来选避雷防护线,根据规程要求,选择超过GJ-35规格的钢绞线作为避雷防护线可达到设计需要。当采取双避雷线防护时,两边树竹压覆于避雷线上,若只是上风处存在树竹,则防护线可选用单侧形式。在具体设计时,单电杆的挡距通常为60 m,并选择单回、挡距60m、12m杆、GJ-35避雷保护线、JKLYGJ-240/30导线。采用线路穿越方式用在穿过小片松林、竹林情况较为合理。同时在穿越设计时,对于处理技术方面可根据实际状况采用单侧防护线、直线式杆选择四方张拉等形式。
4.3 特殊地带和路段可选择敷设电缆方式
该山区村落路径通常都是沿河或山坡建设,道旁林木一般为水杉等高耸树种,在难以设立电杆以及铁塔的施工面较小条件下,采用穿越或高跨等形式都不使用,此时推荐采取敷设电缆的形式。因该山区内分布着许多景区和名胜古迹,同时再加上当前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乡镇建设的大力开展,从环境、保护和安全等方面考虑,对该类地带的线路选择敷设电缆则更为合理。
图3和图4是山区内的典型通道。其中,某段35kV送电线路中的#69-#70路段,道旁是人工种植的枫林,15 m高,间距不超过5 m,两旁山坡较坡,树木较高,难以采取穿越、高跨等形式架立,此处的线路推荐选择电缆敷设进行地埋穿越形式。
图3山区线路电缆路径图(#69–#70) 图4 电缆线路实际路况图(#69–#70)
5、结论
综上可得,在开展山区送电线路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躲避树竹林木茂盛地带,并优先选择高跨形式。如果受经济性或地理条件等影响而不能采用高跨形式时,可通过敷设电缆或穿越形式。总而言之,应因地制宜的采用安全并经过经济技术对比后的合理形式开展山区送电线路设计,在保护树竹砍伐基础上又能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周本堂. 对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方面的探讨[J]. 广东科技, 2013(2): 18+29.
[2] 吕恒, 徐庆锋. 浅谈输电线路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17): 370-371.
[3] 王芸. 配电线路的杆塔基础特点及优化[J]. 科技风, 2011(23): 75-76.
论文作者:李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线路论文; 山区论文; 事故论文; 电杆论文; 形式论文; 电缆论文; 避雷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