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 要】目的 对比分析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用64例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做为本次分析观察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64例患者按照各自的入院顺序对等排成两组,一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Z组),一组进行普通常规护理(C组),每组各32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效果包括:有效率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从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从肢体功能评分上看,研究组同样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数据结果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后有效的改善了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1]。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
脑梗死患者属于因为血液中存在各种病变情况(如:斑块、血栓等),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脑动脉中,造成了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发病率和致残率[2],多发于中老年人,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有该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尽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意义重大。本文针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64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64例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做为本次分析观察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64例患者按照各自的入院顺序对等排成两组,一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Z组),一组进行普通常规护理(C组),每组各32例。(1)Z组:女性:16例;男性:16例,最小和最大的年龄区间为50岁到80岁,平均年龄(63.9±9.8)岁;(2)C组:女性:14例;男性:18例,最小和最大的年龄区间为51岁到82岁,平均年龄(64.2±10.1)岁。两组参与实验的患者均因确诊为脑梗死被我院收治,并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用统计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并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C组: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保持房间干净卫生、叮嘱患者家属定时为患者做肢体运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Z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内容如下,1、被动训练:在患者早期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适当的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屈伸等运动,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偏瘫等并发症发生,每日被动训练2~3次即可。2、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多为中老人年,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容易出现失望、害怕、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来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为何出现不良心绪,为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3],告知患者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从而增加患者依从性。3、肢体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程度,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及步行训练。患者卧床期间,应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活动,帮助患者伸展上、下肢体。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按摩,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4、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因保证患者病房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指导患者家属可为患者进行听觉功能训练及语言功能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效果包括,治愈、好转、无效。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或康复为治愈;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为好转,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无改善或更加严重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总有效率x%。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使用评分表来展现,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表格预处理的基础上,再使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计算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
Z组有效率为93.75%;C组有效率为75%,Z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C组,p=0.03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Z组321713230(93.75)
C组321410824(75.0)
X24.267
P0.039
2.2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Z组优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
表2 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
Z组3237.76±2.9990.32±2.01
C组3238.65±3.2156.61±1.97
T1.14867.755
P0.2560.000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属于因为血液中存在各种病变情况(如:斑块、血栓等),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脑动脉中,造成了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发病率和致残率,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上的语言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研究结果显示,Z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4],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被动训练、肢体训练及日常护理等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了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保持乐观心态面对病魔,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帮助患者肢体运动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综述所述,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后有效的改善了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铮.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77-278.
[2]张丽芳.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283-284.
[3]姜冬梅,王茜茜.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58-259.
[4]朱从梅.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61-263.
[5]王晶晶,曾玉萍,余珂.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华西医学,2015(7):1312-1314.
作者简介:王婷(1990-4月-26日),汉,女,四川省成都市,大专,职称:护师,研究方向:康复护理。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功能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