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调度大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模拟分析论文_段小东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院暖通所 段小东

摘要:针对目前铁路调度楼调度大厅室内热环境要求较高,对调度大厅室内气流组织采用CFD软件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方案比较,得出最佳送回风形式,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关键词:CFD 气流组织 热环境

1.项目简介:

某调度楼共有11层,其中十一层为调度大厅。大厅面积约890㎡,送风口高度确定为5.5m,送风口配合装修要求,采用双层百叶风口送风。

此次研究以国内主流CFD软件[1]PHOENICS作为分析工具,该软件开发的FLAIR模块是针对暖通空调系统(HVAC)专门开发的CFD计算模块。用来预测建筑物或封闭空间中的空气流动、温度分布、热舒适评价等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2.设计要求及边界条件

2.1 设计要求

调度大厅要求24小时办公,对室内热舒适度要求较高。

温湿度满足我国规范[2]要求:温度为24~26(℃)、风速≤0.25(m/s)、相对湿度40~60(%)。

热舒适度等级满足我国规范[3]要求: -0.5≤PMV≤0.5、PPD≤10%。

2.2 初始边界条件

(1)送风参数及送回风形式

送风口尺寸:风口采用双层百叶,800×600mm;送回风形式为上送侧回。

(2)热源设定

人员散湿量96g/h,散热量134W,人员68人,室内总负荷202.6kW,湿负荷0.0018kg/s,

围护结构冷指标见表2.2-1。

围护结构冷指标 表2.2-1

热源位置显热量冷负荷指标

东北外墙4.684kW5.00W/m2

西南外墙1.476kW1.58W/m2

东南外墙 8.936kW 9.54W/m2

屋顶7.292kW7.78W/m2

(3)CO2浓度的设定

设定大气环境中CO2背景浓度为385ppm,人员呼吸产生的CO2为0.01g/(人·s),整个调度大厅共计68人,新风量为6800m3/h。

(4)模型尺寸

调度大厅模型尺寸:L×W×H=43m×21.8m×5.5m;CFD模型如图2.2-1所示。

2.4 各方案边界条件简介

各方案边界条件调整如下。

初始方案:根据以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上送侧回形式,其中室内风口布置如下图3.1-1,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风速为0.63m/s,模拟结果如下图3.1-2所示。

上送侧回的改进方案:根据初始方案的计算结果,此次方案中将内墙侧风口数量减少,风口总量变为77个,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风口尺寸为800x600mm;室内最初设计温度为24~26℃,根据热平衡进行计算,将送风速度设为1.1m/s;

上送上回方案的对比分析:由于初设方案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此次计算以初始方案的风口布置为基础,将回风口置于房间顶部与初始方案进行对比计算,送风口布置及数量保持不变,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

3. 室内温度及风速分析

3.1 初始方案

根据以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其中室内风口布置如下图3.1-1所示,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风速为0.63m/s,模拟结果如下图3.1-2所示。

图3.1-1 初始方案空调送风口布置 图3.1-2 1.0m高度温度分布

从图3.2-1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此方案室内温度场均匀性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中间区域温度仍偏高,约在29℃左右。

3.2 上送侧回的改进方案

根据初始方案的计算结果,此次方案中将内墙侧风口数量减少,风口总量变为77个,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风口尺寸为800x600mm,如下图3.2-1所示;室内最初设计温度为24~26℃,根据热平衡进行计算,将送风速度设为1.1m/s;

改进方案计算结果如下图3.2-2~3.2-4所示:

图3.2-1 风口布置 图3.2-2 1.0m高度温度分布

图3.2-3 调度大厅竖直温度分布一 图3.2-4 调度大厅竖直温度分布二

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对送风口数量及送风速度进行调整后,调度大厅的温度场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调度人员座位附近温度基本维持在24~25℃之间。

室内风速分布如下图3.2-5所示:

图3.2-5 1.0m高度风速分布

人员活动区大部位区域风速在0.2~0.46m/s左右,略高于设计要求中关于风速的要求。

3.3 上送上回方案的对比分析

由于改进方案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此次计算改进方案的风口布置为基础,将回风口置于房间顶部与改进方案进行对比计算,送风口布置及数量保持不变,风口的送风温度为16℃,风口布置如下图3.3-1所示。

图3.3-3 竖直温度分布一 图3.3-4 竖直温度分布二

由图3.3-2~3.3-4所示,改变回风口位置后,调度大厅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区域温差有所减小,人员座位区域基本维持在24℃;过道及靠近内墙区域温度偏低,约为22℃。

室内风速分布如下图3.3-5所示:

图3.3-5 1.0m高度风速分布

人员活动区大部位区域风速在0.03~0.25m/s左右,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中关于风速的要求。

由此可见,上送上回方案要优于上送侧回方案。

4.室内热舒适评价

丹麦学者Fanger提出用PMV-PPD指标以及美国ASHRAE采用的有效温度ET*指标来衡量室内的热舒适状况[4]。

PMV指标预计了大多数人群在同样环境下的平均热感觉。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可能存在某中任何人都感觉舒适的热环境。为了确定不舒适的人数,Fanger用PPD(预计不满意百分比)来描述。

4.1 初始方案

室内人员采用坐姿时,活动高度处PMV、PPD分布如下图4.1-1、图4.1-2所示:

从以上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室内温度场均匀性基本满足要求,但PMV值仍有部分区域超过了0.5,故该方案仍需进一步改进。

4.2 上送侧回的改进方案

活动高度处PMV、PPD分布如下图4.2-1、图4.2-2所示:

图4.2-1 1.0m高度PMV分布 图4.2-2 1.0m高度PPD分布

从以上模拟结果可知,人员主要活动区域PMV值基本能够满足-0.5≤PMV≤0.5的要求,风口正下方PPD不满意率高于其他区域,但由于风口布置错开了人员座位,故主要人员活动区域PPD≤10%。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中的规定,但仍有少量人员活动区域PPD达到了15%。此时,该区域CO2浓度如下图4.2-3所示。

图4.2-3 1.0m高度CO2分布

各区域CO2浓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640ppm~700ppm之间,满足室内人员卫生标准要求。

可见,改进方案较初始方案有了提高,人员主要逗留区域风速略高于设计标准要求,部分区域PPD大于10%,但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3 上送上回方案的对比分析

活动高度处PMV、PPD分布如下图4.3-1、图4.3-2所示:

图4.3-1 1.0m高度PMV分布 图4.3-2 1.0m高度PPD分布

从以上模拟结构可知,人员主要活动区域PMV值在0.17~-0.37之间,基本能够满-0.5≤PMV≤0.5的要求,风口正下方PPD不满意率高于其他区域,但主要人员活动区域PPD≤10%。满足设计要求中的有关规定。此时,该区域CO2浓度如下图4.2-3所示。

各区域CO2浓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520ppm~720ppm之间,满足室内人员卫生标准要求。

综合PMV-PPD和CO2浓度场的结果,上送上回方案要优于上送侧回方案。

5.研究结论

调度所调度大厅属于对空气环境要求高且24h 工作的场所,通过对不同风口布置及不同风口数量情况下的室内温度场、速度场、PMV-PPD和CO2浓度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员所需新风量,设计值100m3/h•人能较好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稳定状态时CO2人员活动区最高浓度在720ppm以下,满足设计规范[5]中CO2浓度小于1000ppm中规定的的标准。

2.计算中对风口的尺寸、布置及数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百叶风口时,宜采用较多风口数量,风口尺寸应较大以降低风速(降低气流噪声),满足人员活动区风速要求。最优方案中,确定送风口尺寸为800mm x 600mm,送风风速为1.1m/s,负荷较大的外侧区域送风口宜保证每个座位一个送风口,内侧区域负荷较小,可适当减少风口数量以保证温度场的均匀性。

3.从温度场的均匀性、室内风速、PMV-PPD和CO2浓度场等指标来看,通过采用上送上回与上送侧回方案对比分析可知,采用上送上回方案时,十一层调度大厅室内环境均能满足要求,故确定上送上回方案为最终空调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3] 《中等热环境 PMV 和PPD 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 18049

[4] 朱颖心. 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论文作者:段小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某调度大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模拟分析论文_段小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