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电力企业;用电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相应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今,对于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社会各行业纷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析电力系统的构成,应包括诸多电气设备,而相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不能及时跟进管理,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就会引发用电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电力企业应强化施工中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1.施工中的用电安全问题
关于施工中用电安全问题,应从用电安全管理力度不强、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不规范等方面分析,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第一,用电安全管理力度不强。在电力建设项目中,部分电力企业仅仅注重电力生产、电力作业、电力项目施工,进而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却忽视了用电安全管理,相应的管理观念及管理力度不强,进而引发了诸多安全隐患及行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环节,之所以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漏洞频出等问题,就是因为电力企业并未树立较强的安全生产观念。第二,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不规范。近年来,电力生产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就在于电力生产中存在违章操作行为,而违章操作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施工人员并未严格遵循电力生产及管理的安全规章制度[1]。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电力企业并未注重电力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过度依赖自身经验,进而引发用电安全事故。
2.施工中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举措
2.1落实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电力企业应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健全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及通知。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丰富电力项目施工的规章制度,致力于提升该制度的针对性及适用性。在企业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主体,并健全奖惩措施,致力于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在用电安全管理的考核中,相应考核内容应与用电安全事故及隐患挂钩,使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电力建设项目实施中,广州电网越秀供电局就通过制定电力安全监察规范及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反三违”政策,使现场施工权责明确,达成了规范操作的要求。在施工现场,电力施工人员与配网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制定了用电安全管理的操作规范制度,切实提升了设备的运行质量。简而言之,在现场施工中,针对配网技术及设备所产生的各项运行数据,相关人员可进行实时记录及跟踪。在保电及供电过程中,针对供电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如震荡波试验、局放试验、红外测温等,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范,实现了用电安全落实到人的目标,有效保证了电力生产效率及质量。
2.2强化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力度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直接影响整体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因此,针对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做好安全管理及监察工作,切实进行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作业,进而提升电网设备的运行质量。例如,在方昌线电缆工程中,广州电网广州供电局进行供电工程施工时,就考量了该工程需要跨越桥梁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闭环管理的办法,切实提高的施工建设质量。一方面,重点监管了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另一方面,采取了安全隐患防护措施。简而言之,对于电力系统线路而言,应与周围地质复杂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施工中,由于跨桥区域敷设高压电缆存在困难,施工人员就采用了电缆伸缩装置技术、折角吸收装置技术、全程蛇形敷设技术等,切实保证了高压电缆的安全运行[2]。由此,依托以上两方面的安全管理手段,电力项目建设的用电安全管理,其安全性得以保证。
2.3提高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监察密度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电力企业不仅要做好施工操作流程的安全监管,还应针对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其监察密度。在电力施工现场,应做好专项检查工作。例如,应急事件处理措施。在实际施工中,若施工人员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进而引发用电安全事故。此时,施工人员就可依据应急事件处理措施,执行应急操作,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在施工现场,电力企业应注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使之致力于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为施工人员配备电力作业施工安全说明书。在实际施工中,针对整体工程的分项工程,电力企业应确认用电安全检查责任人,以促进管理制度的监察落实。简而言之,一方面,对于施工人员,应强化其用电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各施工环节监察人员,应强化其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及监察水平。由此,在实际施工中,就可将用电安全管理落实到电力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
2.4增强电力设施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对于大型电力设备,国外电力企业一般会采用远程监控手段,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及查看,以促进相关隐患的排除及处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注重辨识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要素,并汇总整理监察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而形成电力设备监察数据库。其后,通过电网系统联网,对于电力设备运行的风险因素,就可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在电力设备管理中,消缺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应细化具体流程,积极采用闭环管理方式,切实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质量。例如,在电力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监察中,广州电网珠海供电局就采用了“万彩云技术能手工作室”的监测装置及技术,对该供电局下设的变电站进行了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变电站设备的隐患及问题,并进行消缺闭环管理。经过以上监测手段的实践应用,变电站的通信及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大幅提升了电力设施运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建设项目中,对于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而言,尚且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漏洞频出、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施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电力企业应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主体,并健全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同时,立足电力工程建设实际需求,采用闭环管理等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并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升施工现场用电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黎慧汉.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03):141-142.
[2]唐晓东.基于施工建设用电安全性的输配电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8,9(22):114-115.
[3]时梅.阜阳市水利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问题及解决办法[J].江淮水利科技,2018(05):22-23+31.
[4]王周忠,胡顺昌.地下施工临时用电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电气技术,2018,19(10):102-105.
[5]房大成,孔繁臣,韩四保,王兴隆.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用电系统接地方式的探索[J].安全,2018,39(08):16-19.
[6]张春林.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安全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208-209.
论文作者:胡隆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力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