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夏威 谭兵祥 涂志

(西北民族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干预;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简称妊高症(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类型,在病情发展的初始阶段会伴有血压上升、水肿以及蛋白尿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伴头晕、头痛等症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很可能对分娩结局造成严重的影响[1]。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时的原则就是控制血压,目前降压的方法较多单以常规临床方法而言,虽起到了一定的降压效果,却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本文旨在研究临床干预治疗与常规临床治疗在妊娠期高血压疗效方面的差异性,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40例)的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0.2±4.6)岁;平均孕周:(280.4±15.4)d;病情类型:观察组(40例)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1±5.2)岁;平均孕周:(279.2±13.6)d。以上所有患者在年龄、平均孕周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1)产检:28周前,1次/4周,28周后,1次/2周,36周后,1次/周;(2)孕期保健;(3)胎教营养;(4)孕期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除接受以上临床治疗外,另接受临床干预治疗,(1)建档: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孕周以及血压;(2)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必要的健康宣教,告之患者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知识以及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嘱咐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3)饮食护理:建议患者大量摄入奶制品和新鲜的蔬菜、水果,严格控制水和钠的摄入量,但可适量摄入钙、磷、铁等元素,另外,若患者病情较轻,钠盐的摄入量无需控制,反之,必须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通常来讲,钠盐摄入量<4.5g/d;(4)心理疏导:对患者的恐惧心理予以消除,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确保患者在信心十足的前提下进入手术室;(5)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即告之医生,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免患者产生抽搐现象;(6)应急处理:若患者出现子痫,且伴抽搐症状,立即于静脉注射10mg西泮,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置在两齿之间,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则采取心脏胸外按压,联合静脉注射1mg肾上腺素予以解决[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时、分娩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组相比,分娩时的血压均较之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分娩4h阶段持续下降低于分娩时(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mmHg,)

2.2 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5%(9/40),即3例早产,3例产后出血,2例胎儿窒息,1例胎盘早剥;对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2.5%(21/40),即11例早产,5例产后出血,3例胎儿窒息,2例胎盘早剥。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X2=7.68)。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临床干预治疗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均予以改善,血压明显降低,反观对照组,效果不甚理想。透过上文结果,亦可得到证实:分娩时,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虽然在分娩后、分娩4h,血压出现了一定范围的下降,但整体而言,下降幅度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据此可说明,临床干预治疗较之常规临床治疗,在降压、缓解不良情绪等方面,效果更佳。

临床干预治疗较之常规临床治疗更具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护理。由于妊娠期高血压对母体和胎儿危害均较大,加上子宫供血不足,引起胎盘功能减弱,导致胎儿的营养摄入量大大降低,此时,若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胎盘功能将有所恢复;(2)心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通常表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在产前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增强产妇信心,方可有效促进血压降低,避免不良妊娠结局产生。另外,在产前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也对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产生一定的作用。观察组由于在分娩期间,接受了如上干预措施,不良妊娠结局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综上所述,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参考文献

[1]刘润兰.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5)

[2]李琼.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 2010(16)

[3] 鲍永梅. 26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 18(13):101-101.

[4] 张英艳.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09(13):2149-2150.

论文作者:夏威 谭兵祥 涂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临床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夏威 谭兵祥 涂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