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从强化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发展方向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模式也更加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占据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向管理要收益的经营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此,要创新管理方式,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以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分析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能精细化处置每一施工环节,适应现代建筑市场的发展。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精细化管理效果,降低工程造价总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此模式要加大人员的创新力度。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时,一要提升所有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二要时刻追踪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符合相关的标准。针对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也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建筑材料的选择符合建筑标准。利用创新思维解决传统工程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2.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完善的体系。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显示,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出现“包工头”或者是“自己人”的问题,同时,因为招聘的大量的农民工组织施工工作,完全忽视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严重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低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建筑工程企业大都会选择在“熟人”那里购买施工材料,其中有很多低质量的材料,甚至还会发生以次充好等的问题,这些现象,都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
2.2质量控制不足
当前不少建筑工程企业还缺乏创新性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不注重革新质量管理理念,建筑企业没能转变传统观念,不能根据工程设计需要优化施工方案,没能采用标准化的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工序混乱、人力资源浪费、存储不当、设备应用维护不及时的问题。不少企业不重视引导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人员,现有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掌握信息环境下的工程施工技术。施工企业还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培训体系,不能围绕工程技术交底与工程操作示范提高基层施工人员水平。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模式,没能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技术评估,没能吸收西方国家的工程技术经验,不能组织一支优秀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因此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不当
在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因为缺少合理的管理方法,以至于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身为管理领导人员,往往凭借自身的经验来管理施工工作,不仅缺少科学的依据,而且因为没有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还会导致施工偏差问题的发生,最终,导致施工计划与实际施工情况出现冲突,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进度,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泡沫工程”的出现,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不当导致的。
3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
3.1观念的创新
变革观念,利用思维意识的能动作用,实现行为的改变。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要创新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下,建筑企业应积极的创新思想,以市场观念为主导,重视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估,判断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及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要创新人本化的观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众多的环节与内容,但终究要以人为本,利用人的作用开展相关工作。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站在职员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以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要重视绿色化观念。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应在创新中融入绿色施工理念,重视施工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施工中,要降低建筑垃圾、建筑扬尘等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重视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污染问题。要重视精益化观念。传统建筑施工过程往往较为粗放,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但在创新过程中,应以精益化管理观念,来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细化管理过程,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高效的利用方式。
3.2培养专业施工人才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有效质量,还要加强专业施工人才的培训工作,强调基于高水平的施工队伍达到施工创新目标。首先,应当引导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人才,注重聘任有丰富工程经验和先进工程施工理念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次,对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促进施工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理念,掌握新型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再次,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考核,实施绩效管理,运用绩效考评的方式找出施工人员的技术短板,达到提高施工管理有效性和科学性的目标。
3.3创新组织结构
从管理实际来说,现存的各类问题若想得到有效解决,必须要创新模式。如果想实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对企业来说组织结构为重要根基,组织结构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持续化发展。管理创新是通过将各类必要的因素有机融入到管理体系内,形成完善的管理整体,进而更好的应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以及约束,提高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效率和质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组织目标,建立对应的管理工作部门,保证部门的独立性,做好对各个岗位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其创新意识,扎实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助力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3.4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
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人才管理。其创新的手段有以下几点:预购相关高校的应届毕业人才。高校毕业生虽不具备管理经验,却拥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内部成立人才的培训部门。在企业应聘的技术管理人员中,其拥有一定的水平但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一部分应聘人员的素质也需要提升。企业要对招聘标准要进行提升。对应聘的人员以及晋升管理阶层的人员要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对于技术管理来说,其根本在于制度,因此对制度要进行优化与创新。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其核心在于项目管理部门,同时技术管理也由其进行负责。
结束语
在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行业为了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基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措施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在宽.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2018(02):236-237.
[2]郑靓婧,庞俊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3]赵建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J].江西建材,2017(23):249+253.
[4]邓宇洪.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42.
[5]刘玉敏.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7(11):157-158.
论文作者:赵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观念论文; 新模式论文; 企业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