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分析论文_梁尚华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分析论文_梁尚华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做好相关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使用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但现实中建筑施工质量安全事故还是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必须从各方面监督管理入手,寻求彻底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监管措施。

一、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情况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要对建筑行业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商品楼房的质量,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建筑施工当中还存在很多质量安全问题,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人们在房屋建成使用中,有可能会危害到生命或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工程建设比较好的一方面是总体工程质量有所提高,部分企业还创出了较高水平的结构工程和综合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一些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和运用。在当前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狠抓落实,出现问题及时和设计人员进行商讨对策,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在工作检查中走形式主义,上层领导视察时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监督工作,而当领导视察后,基层的监督工作又偃旗息鼓,这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要加以纠正。

二、分析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时所面临的问题

1、监督管理方式单一化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时,应该分析其实际的特点,如一般工程的施工工期长,在施工现场会涉及很多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此外,在现场还会应用到很多设备和材料,如果不加以监督管理,那么很容易造成现场施工混乱,影响施工进程。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其监督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情况检查到位,因此检查效果有限,长此以往,在该施工单位会存在很多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单一的监督检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工程的实际需求。据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质量监督机构在质监方法上的发展创新速度远低于其组织机构建设速度,企业也多重视施工部门,而忽视了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基层质量监督工作多年已习惯于工程的直接管理,缺乏宏观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2、质量安全监督人才结构不合理

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而言,是一套整合性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有法律方面的工作,技术方面的工作,经济和行政执法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在进行监督管理时,相关的人员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要求其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这样在实际监督管理中才能游刃有余。就对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国内的工程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质量问题、安全隐患还是存在,经常会出现塌方事故等工程质量问题。这都是由于监督管理部门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如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缺乏全面的管理人才,其对法律方面的知识比较精通,但对实践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或其对质量管理非常精通,但在一些工作中需要兼具一定的行政执法方面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在管理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或者对某些内容不精通,直接导致管理效果下降,管理效率下降,甚至出现管理问题。此外,在当前的环境中,由于市场比较混乱,企业在工作中都是把利润放在第一位,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质量意识,导致管理人员在质量意识方面也不强,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体现出管理能力下降,岗位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3、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是降低施工企业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市政工程方面,对道路检查井施工中,其周围路面会遭到破损,甚至会出现下沉问题。在对桥台施工时,桥台背后会出现下沉,桥头由于施工操作误差较大,进而在使用中出现跳车问题。沟槽位置,以及道路路面会出现裂缝,严重时会出现下沉问题。对于人形道板而言,有时检查不到位,在使用中出现松动和破损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铺设盲道板时,检查不到位,就会出现铺设错误,或者是漏设,以及局部贯通等问题。对于在地下构筑的建筑物,经常会出现渗漏水等问题,主要是在基础施工中,使用材料出现问题,或者选择使用的施工工艺有问题。在建筑房屋方面还存在不少质量通病,如屋面出现漏水和裂缝,设置的排水口在雨天出现积水和渗漏,对于建筑的门窗而言,其出现了渗漏等问题。如果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不能有效落实下去,这些问题将会长期困扰施工人员,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三、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分析

1、重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1)建立相关的质量攻关小组

针对上述所描述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相关领导要予以重视,积极主动组织工程人员参加质量安全攻关小组,建设一支工程质量攻关队伍。在小组培训和学习中,可以选择工程项目的某一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将其作为试点工地,该小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当前所制定的制度和流程办事,然后总结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存在的弊端进行纠正,以提高企业实际的管理能力。此外,要求施工方在关键部位施工时,制订专门的技术措施,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环节制定监理细则。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在施工前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细节方面的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时,务必要加强自检和互检工作。在质量检查时,要重点检查的项目有:对强混凝土材料的检查,对模板的制作检查,对钢筋绑扎质量的检查,以及对混凝土浇筑,以后后期混凝土养护的检查等。

针对建设工程而言,其质量问题基本 上都会在基础及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阶段出现,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这一施工阶段的巡查管理力度,如在地基施工中,加强验槽的管理;在基坑围护中,进行质量全程监督;在管线布置时,有效进行监测;在挖掘基坑时,做好验收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一道小工序都要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要求现场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和设计人员交涉,商讨完解决方案后,才能继续施工,只有加强巡查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强安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1)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在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不仅包括施工质量安全,还要保护个人人身安全。而安全管理工作可谓无处不在,在施工现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展,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必须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了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应该把安全问题、责任问题等都纳入议事日程,安全意识就是要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安全有高度的敏感性,如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针对不合理的操作,不安全的位置等,都能很快意识到,然后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穿戴好安全用品,系好安全带等,针对不安全的位置,及时设置警示牌,对其他没有意识到的员工做好提示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这些方式都是对安全加以引导。领导在开会时,要强调安全意识,可以借助施工现场现阶段所发现的问题,以及以往的案例中分析,这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安全意识会认识的更加深刻具体,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更具有针对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有一定的矛盾性,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组织生产的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确定工程建设时,安全人员就要开始相关工作,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分析潜在的危险,现场目前存在哪些安全问题等,然后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检查,确定之后进行安全问题讨论,将这些安全问题都列出,然后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后期的施工操作中,进行配套的安全管理,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当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后,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3)完善企业的法律体系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等进行管理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将质量问题和社会信用体系考评相挂钩,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在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如果对某工程社会信用体系考评分数较低,那么相关部门就要按照法律制度,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处罚,提高监督的实效性,提高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在监督管理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完善企业的法律体系,国家都是依法治国,企业也应该如此,借鉴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比较成熟的做法,逐步地酝酿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用立法的方式改变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的现状,强化质量监督机构,提高执法检查地位,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加大经济、行政以及刑事处罚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正确处理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安全、效果、信誉和市场的关系,抓住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的关键环节,不断地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科学规范管理,就能够做到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实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文作者:梁尚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分析论文_梁尚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