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危机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拖累了全世界;作为占全球GDP四分之一的世界经济龙头,世界经济何时能摆脱危机和衰退,在相当大程度上仍有赖于美国的反危机政策行为和实体经济表现。本文拟对2007年以来美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行动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一、美国反危机政策的特点
1.主线明确——重在帮助金融业解决流动性问题,以图尽快恢复市场信心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首先挺身而出并不断使用其娴熟的公开市场操作和降息等手段,试图为市场注入有效运转所需要的流动性和信心。联邦政府随后跟进,同美联储联合实施经济刺激和金融救援行动。这些行动涉及金融救援、经济刺激、机制改革、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其中金融救援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1)市场注资和降息
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13个月的时间里,美联储以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先后向市场注入10327.5亿美元。2008年2月到4月,通过贷款、拍卖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800亿美元的资金。
降息行动始于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降息次数达10次,降息幅度突破格林斯潘的纪录,使美联储的利息降到了接近零利率的空前水平。
(2)机构注资
第一,提供资金支持机构重组。如2008年3月,美联储向摩根大通银行提供290亿美元贷款,以“跳楼价”收购贝尔斯登。
第二,收购问题资产和资本注入,此种方法主要体现在雷曼破产后。2008年9月16日,美国政府任由雷曼破产,此举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交易对手的偿付风险迅速扩散,金融机构坏账率迅速增加,市场信心遭受难以估量的冲击。为了阻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先后通过赤字庞大的金融救援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将已成垃圾的金融衍生品买下来。布什政府的注资数额达7000亿美元,而奥巴马的斥资规模甚至超过1万亿美元。当然,布什政府的7000亿资金安排在接下来的实施中有所转向,奥巴马政府似乎更为坚决,其庞大的金融救援方案通过后不几天,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就发表联合声明,披露实施新金融救援计划的部分具体措施。先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测试”和转股。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20家美国最大的银行都将接受这项测试,如果银行未能通过“压力测试”,且无法从私有领域募得资金,政府将通过购买“强制性可转换股”方式对银行注资。
第三,国有化。首先进入国有化口袋的是“两房”。2008年9月7日,在实施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无果后,美国政府宣布直接接管“两房”。几乎是同时被接管的机构还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2009年2月,全球金融超市——花旗银行,有可能成为第四家被国有化的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美国政府持股(普通股)比例可能高达40%。
(3)投行转型
在支持贝尔斯登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任由雷曼兄弟破产后,2008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允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政府对华尔街五大投行机构命运的安排表明其希望投行通过“银行”平台建立自我输血机制。
2.力救金融机构的同时,实施更大范围的经济刺激计划,以重整实体面,提振消费者信心
此类措施几乎涵盖金融以外的所有投资、生产和消费领域,主要针对的是住房、汽车等产业以及日常消费。使用的手段主要是减税。
第一项较大规模的行动是于2008年1月20日推出的。这是一项总规模约为145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纲要”,旨在通过减税等手段,迅速刺激投资和消费,挽救已经游走在衰退边缘的美国经济。另一项包括一揽子刺激措施的行动的推出得益于布什政府在雷曼倒台后力推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经过近两个月的讨价还价,国会两党达成共识:将总额达1500亿美元的纳税人优惠方案塞进了本来是仅针对华尔街的7000亿美元救援方案,该项经济刺激方案惠及一大批企业和2000多万中产阶级纳税人,方案还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权力,把每个银行储户在银行倒闭时所获得联邦存款保险的理赔额上限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
布什总统在任期间还针对那些因还不起房贷即将失去房屋的普通百姓推出了一项所谓的“救生索计划”。据该计划,拖欠房贷逾期90天或以上的房主可和房贷商取得联络,如果房主符合一定的条件,他们将有机会获得30天的缓冲期,其房子可以暂时中止被拍卖,房贷商将在此期间制订让房主们更易负担的还贷方案。该计划涵盖所有类型的房屋贷款。参与该计划的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六家房贷公司几乎占了美国房贷市场的50%。对于“救生索计划”,白宫发言人佩里诺当天表示,没有一个计划能解决房市所有问题,布什总统认为该计划能帮助美国人渡过目前的难关。但一些美国议员认为,该计划来得太晚,力度也太小,无法应对美国目前严峻的房贷拖欠问题。①
奥巴马的金融救援计划涉及保护老百姓住房免遭止赎的内容更多,力度更大。包括设立新的放贷基金,为消费者和企业主提供贷款;推出住房救援计划,帮助面临失去住房危险的“负责任的”家庭降低月付款和进行抵押贷款再融资。奥巴马的房屋救助措施可望使900万个家庭获得重建家园的机会。
奥巴马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几乎涵盖美国所有经济领域,资金总额中约35%将用于减税,约65%用于投资。在减税项目中,每个美国劳动者最高可获得400美元退税,每个美国家庭最高可获得800美元的退税;在投资项目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将是两大投资重点。奥巴马表示,该计划将为美国保住和创造约350万个工作岗位。
对汽车产业救助应该算是遭诟病最多的。但无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均顶住压力对汽车产业施以援手。布什在2008年12月10日与美国国会达成一致,向三大汽车制造公司提供救助,支持对陷入困境的三大汽车公司进行重组。奥巴马则是于上任后不久成立一个特别的汽车救援小组以帮助汽车业处理相关问题。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对2009年购买新车的个人提供税收减免优惠,相关费用可能达110亿美元至8950亿美元。奥巴马汽车救援方案与布什政府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在汽车产业中力推新能源政策。如每年将汽车燃料经济标准提高4%。推广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力争于2015年达到100万辆,2012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方案还包括创建一个全国低碳燃料标(LCFS),加速引进低碳非耗油汽车等。
奥巴马政府不光是在汽车产业中推广新能源,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新能源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计划和提高能源效能等。如“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将对所有污染额度进行拍卖,拍卖得来的补贴一部分(每年约150亿美元)用于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改善能源投资效率,并帮助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帮助美国实现减排目标。再如,新能源政策要求到2012年美国电量的1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设立国家建筑物节能目标,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都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到2020年将美国能源部预测的电能需求水平降低15%;五年之内将所有联邦政府建筑能效提高40%,所有新修联邦政府建筑到2025年实现零排放等。
3.短期救急的同时致力于具有长期意义的制度性改进
政府救市只是短期的应急行为,更根本的工作是在此次危机的“废墟”上建构起制度性的“墙”,以避免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的再次生成和蔓延。2008年3月,美国总统金融市场领导小组发表报告,报告针对次贷危机所暴露出的一系列深层问题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制度性的改进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改革贷款发放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监管机制;加强证券化市场纪律;完善证券化产品评级方法和惯例;全球性金融机构立即研究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风险管理缺陷并建构有效风险管理机制;改进有关审慎监管政策;加强场外衍生品建设的基础设施。②美联储则在美国总统金融市场领导小组发表报告前即2007年11月份就针对次贷所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贷款监管规则草案,旨在禁止混乱的贷款行为和不公平或欺骗性的销售手段。更宏大、影响也更广泛的改革方案则是时任财政部长的保尔森提出来的。他的改革方案被简称为“金融大部制”,这是一个长达218页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监管框架,实现金融稳定的三大支柱即市场稳定监管、审慎金融监管和商业行为监管。框架还将改革计划分为短、中、长期三个方面,其中的中期建议聚焦于修补现有监管体制漏洞并为构筑最有效监管体系奠定基础;长期建议则是依据前述三个支柱建构新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监管体系的弊端,确保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对自己提出的改革方案,保尔森信心十足,他把该计划比作1991年的《绿皮书》③。但计划草案中的广泛建议不应也不会在市场渡过当前难关之前付诸实施。显然,美国政府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要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难怪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个“新政”方案中的金融救援安排并没有涉及中长期的问题,而是聚焦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信贷重新流动。不过正如前述,奥巴马在其他领域确实提出了一些中长期的计划,最突出的即是“新能源计划”。
4.力图矫正美国的贪婪文化
奥巴马政府反危机措施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不断强化对美国金融机构高管层贪婪倾向的道德拷问。在本次金融危机的众多生成原因中,人的贪婪本性特别是华尔街高层金融高管人员的贪婪行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奥巴马上台后,对那些申请救助机构高管人员贪婪的高收入要求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并采取了一些抑制措施。例如,他提出了对接受救援机构高管人员的年收入上限,并考虑提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高管人员年收入与普通员工平均年薪的倍数建议,如40倍、50倍或60倍等。不论这些方面的措施能否最终施行,我们仅从这些努力中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反危机政策思考的全面性。
二、反危机政策效果评述
尽管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在反危机对策中同时兼顾短、中、长期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情看,中长期的问题主要还只是一种计划,两届政府均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当然是信贷市场的流动性和信心问题,由此对其政策效果的评估需要集中于短期的问题。客观地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使用了可以使用的所有手段,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到目前为止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无论是信贷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疲弱的问题,还是住房市场的下行态势,均没有令人满意的改观,汽车产业依然在深渊中徘徊。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骤降至-6.2%,创下自1982年以来最大降幅,大众消费则是继续摆着一副“冷面孔”,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消费者支出在2008年第四季度下跌4.3%,创198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跌幅。同时公布的2009年2月份估计的消费者支出下滑3.5%,消费者支出连续两个季度萎缩。
1.流动性尚未恢复,但前景可期
美国财政部2月17日发布调查报告说,2008年第四季度接受政府援助的美国20家大银行缩减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贷投放,报告显示,上述20家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平均下降1%,但信用卡贷款投放额平均上升2%。此前美联储发布的一份季度调查报告也显示,近60%的银行表示在2008年第四季度提高了在信用卡及其他消费信贷方面的放贷标准。美国政府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未能明显缓解银行惜贷问题。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问题依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针对布什政府规模庞大的注资行动,美国一家媒体曾经对每家至少得到10亿美元政府救助资金的21家银行进行调查,向它们提出了四个问题:救助款已经花了多少?花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储备了起来?剩下的资金打算如何使用?但是,没有一家银行给出具体的答案。这或许可以解释财政部和美联储的调查结果。尽管政府给了钱,但银行或者是因为仍然自身难保,或者是对市场信用仍然缺乏信心,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从而选择把钱捂在自己口袋里。但上述事实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行动没有一点效果。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言,美国政府的政策效果主要表现在为遭到重创的金融机构提供疗伤的时间和机会,银行仍然惜贷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受救助银行还处于疗伤阶段。但只要有进一步的资金救援支持,银行的“伤”总会痊愈的。奥巴马更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行动可望加速银行的伤愈过程。况且奥巴马的救助方案中还有明确具体的对金融机构的“体检”安排,即前述的压力测试,该“体检”安排可望对相关银行的“伤情和恢复程度”进行排队,进而对难以康复的银行“清理门户”,对有望康复的银行加大支持力度并辅以更加严格的监管以确保接受援助的银行把资金真正用于扩大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贷。事实上,体检行动尚未实施,已经有银行表示要增加贷款。如花旗银行在奥巴马金融救助计划公布前一天率先公布了增加贷款计划,打算在未来数月中动用365亿美元政府注资,用于新增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以及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花旗集团管理层将分配257亿美元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58亿美元于信用卡贷款、25亿美元于个人和商业贷款,此外还有15亿美元公司贷款和10亿美元的学生贷款。
由此,本文认为奥巴马的金融救援计划的积极效果可望在2009年第二季度有所表现,届时美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2.住房市场见底尚待时日
但是,本文认为,由于美国信贷市场流动性和信心的下降源于住房市场的“跌跌”不休,银行“松贷”的可能性和程度除了政府的强力支持外,最终还有赖于住房市场尽快走出困境。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日前公布的资料,美国2008年的房产价格比2007年下跌了23.63%,回归到2004年时的水平。而一些热门的城市,房地产价格更是下降了30%以上。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1月份新房销售量环比下降10.2%,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30.9万套,为1963年开始收集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点。从同比看,1月份新房销售量下降了48.2%。全国各大地区中,除东北部地区新房销售量增加了12.5%以外,其他地区销售量均有所下降,中西部、南部和西部降幅分别为5.6%、6.5%和28.0%。
从价格上看,2009年1月份新房销售中间价同比下降13.5%,降到每套20.11万美元,是2003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积压待售新房数量下降3.1%,降到34.2万套。按当月销售速度,需要13.3个月才能销售完这些住房,这个时间大于2008年12月份的12.2个月。
图1 美国的住房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咨询。
图2 美国的房价收入比
数据来源:Wind咨询。
3.汽车产业的复兴或成“泡影”?
尽管美国政府力排众议对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施以援手,但受制于美国汽车的根本性缺陷及依然持续的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美国汽车产业继续延续下跌态势,1月份下跌幅度达近27年最低。福特汽车1月汽车销量下降40%至93041辆,这是该公司的月度销量在多年来首次跌破100000辆。福特的零售销量下降27%。通用汽车1月份的轻型汽车销量下降49%,至128198辆,降幅大于预期,其1月份的销量也是过去五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在2008年10月份之前,通用汽车数十年来的月度销量从未低于200000辆。通用汽车的轿车和卡车销量分别下降58%和42%。其零售销量占1月份总销量的近2/3。克莱斯勒汽车1月汽车销量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55%。唯一正面的信息是福特,其在零售市场的占有率连续第四个月较上年同期增长,为1995年以来的首次。据分析师预计,到2012年前美国汽车行业都不会再次出现强劲需求。④
美国车的根本性缺陷早就为业界所诟病,最大的问题是车型,大功率、大排量、粗犷、油耗大,这种特点的致命性在能源危机愈来愈严峻的形势下越来越明显;另一个问题是劳工成本过高,享有高达每小时70美元的报酬,是欧洲和日本劳工成本的两倍。难怪,福特最近宣布在全球裁员16500人。对于其车型缺陷,奥巴马开出的药方是,推广新能源汽车。而2009年1月中旬的百年汽车城底特律“第101届北美国际车展”的主打概念也是“新能源”。看来,美国汽车业巨头们还将继续坚持其传统的车型特点,而将复兴汽车产业的希望寄托在了新能源上,但新能源的补给能否超过美国汽车产业死亡的速度,我们拭目以待。
三、美国反危机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美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曾爆发过多次经济、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的损害或轻或重,历时或长或短,我们最后看到的结果总是美国不但挺了过来,而且似乎越来越强大。美国经济金融的抗危机能力端赖于它在体制、政策及战略上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危机自我修复能力如何就看奥巴马政府怎样继续采取变革行动,怎样在经济、金融、内政、外交包括体制和价值观方面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
我们认为,这种调整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的金融结构必须做深入的结构性调整,应当坚持贯彻“去杠杆化”方针
大力降低各项金融活动中的杠杆率,应当抑制衍生品市场的畸形发展态势,让美国的金融业以服务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最高宗旨,恢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原生产品与只进行虚拟运行的衍生品之间的比例平衡。此外,美国的金融体系还必须解决信用过度之类的问题,信贷领域的过度放贷、信用卡的过度透支、杠杆交易活动中保证金比例过低等现象必须矫正。
2.美国企业应当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适当调整,要强化出资人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从本次金融危机看,美国的企业已普遍出现委托—代理关系扭曲的问题,职业经理人要价太高,在公司控制中权力过大,收入分配时贪婪倾向过于严重已成了酝酿危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据统计,美国许多公司的独立董事中真正受过相关专业训练的人士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大多数公司的独立董事已成为内部人把握公司控制权制约出资人话语权的表决机器。按照美国企业普遍实行的高管收入与业绩挂钩和期权激励制度,高管人员会形成各式各样以增加个人收入为目的的短期行为,这样做的结果既损害公司的长远发展,又会酿成全局性风险。因此,美国应当着手解决具有美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3.美国应当重振制造业
从全世界范围看,本次金融危机受伤最严重的是那些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扩张过度的国家。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制造业优势已丧失很多很多:市场容量较大的高端产品与德国、日本比缺少竞争力,低端产品竞争力已逊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美国金融部门过度发展、金融部门衍生类产品过度发展,名为金融创新,实际上只是在美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中加大了金融食利阶层的比重,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很大。按照美国的科技实力,只要抑制公司高层收入和工人工资水平的过高倾向,完全能够在很多行业很多部门中重新确立制造业竞争力的优势地位。
4.美国应当从战略角度思考国家浪费和国民浪费问题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美国都是一个最不讲求资源节省的国家。从宏观上说,布什政府八年时间推行单边主义,发动了两场战争,其直接耗费已以万亿美元计,加上各种间接耗费更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从微观角度看,美国的居民消费及各种微观主体的消费行为的资源耗费水平都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从这一点说,美国在反危机中应当从宏、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资源消耗方面的反省,对一方面毫无节制地大手大脚花钱另一方面国家借钱个人也借钱这种不正常行为进行调整。美国应提倡家庭部门增加储蓄,同时大力压缩政府支出,减少巨额财政赤字,当务之急当然是从两场战争中尽早抽身,堵塞不必要的军事漏斗。
5.美国应当调整自己的国家定位,力争在即将到来的国际金融体系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成为起建设性作用的力量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都是由美国和美元主导的体制,这是历史事实。但是,本轮金融危机中美国自救已明显力不从心,更不要说去支援别国履行国际老大哥的责任了。全球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必须由G20共同努力,而G20中的多数国家能够在美元占国际货币体系统治地位、美国无限制地收取铸币税的情况下去心甘情愿地为美国所制造的金融黑洞埋单吗?显然不能。因此,G20国家必须在应对全球危机中积极探索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的新秩序新格局,美国也应当审时度势,不充当阻挡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改革的消极角色,而作为起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的关键一员推进支持这项改革,这样,全世界反危机的协同行动才能结出有进步意义的实在果实。
注释:
①http://sx.house.sina.com.cn,2008-02-14,10:19:12.
②雷曜:《次贷危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版,P167~169.
③《绿皮书》在八年后最终促成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通过,取代了约束商业和投行业务分业经营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法》。
④宦璐:《北美汽车金融:下一场“次贷危机”?》,上海证券报,200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