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人因失误的控制方法论文_文静

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人因失误的控制方法论文_文静

民航中南空管局广州管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800

思想方面

要从思想入手,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强化广大管制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思想上的保障。

麻痹思想是空管安全的大敌,绝大多数指挥失误和思想松懈麻痹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为什么麻痹思想很容易在管制员头脑中滋生蔓延呢。这是由管制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管制员的每一句指令与空中飞机和旅客的安危密切相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管制员们深知自己的安全责任重大,因此每一位管制员都想时刻保持思想警惕性,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技术方面

要加强管制技能的培训,提高管制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1)加强管制员基本能力培训

加强培训力度,尤其要加强程序管制基本技能的培训,防止管制员长期依赖雷达指挥,忽视程序管制技能的提高和进程单的使用。一、二次管制雷达的引进使管制手段发生了飞跃,使空中飞行动态直观地显示在管制员面前,为管制员实施指挥提供了重要参考,管制工作对雷达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但是程序管制技能是管制工作的基础,当飞机

处在雷达盲区或雷达失效时,程序管制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来巩固和提高管制员的程序管制技能。

(2)加强管制远通话能力培训

加强陆空通话研究和规范化建设,探讨通话技巧,避免发生歧义与误解。一切管制指挥都是建立在管制员正确发出管制指令和机组对指令的准确接收和理解上,而这一切都要借助于标准规范的通话用语。国际民航组织为减少陆空通话中的歧义与误解,专门根据民航管制特点,制定了陆空标准通话(英语),但是由于我国民航事业起步较晚,汉语的陆空通话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实际的管制指挥实践中,管制员和飞行员的通话用语都存在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等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造成歧义和误解,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所以加强陆空通话研究,进行通话技能训练对于提高管制员的综合素质,降低出错机率是十分必要的。总局空管局应根据管制实践,抽调有关专家学者,分析研究通话用语中的缺陷和漏洞,对容易出现歧义和误解的管制用语进行改进,根据我国管制指挥实践尽早出台汉语陆空通话标准。

6.3规章制度方面

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严格管制纪律,建设一支令行禁止的管制员队伍,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管制规章制度是长期管制经验的总结,是安全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各管制部门都加快了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修订业务手册,业务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了好的规章制度,只有在管制实践中真正落实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规章制度是对管制员行为的约束,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因此必须加大管理力度,才能做到令行禁止,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加大管理力度

要尽量避免强迫命令。人的行为是由动机驱使的,而人的动机则来源于人的各种需求。对自尊、发展等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是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持久源泉。以严格的奖罚和经济手段进行督促检查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如运用不当将会挫伤职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工作质量与工作人员的情绪、自身价值的改进、自尊程度的提高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职工能在一个气氛融洽、充满感情的环境中工作,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并受到充分尊重的,从而赢得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实践证明,使职工全面提高工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是能够在管理中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不断地让他们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鼓励他们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因此,在管理观念和方法上增加对人内在需求的关注,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推进民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大胆摸索新的安全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民航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对民航的安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同时,我国经济制度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从而引起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至道德的深刻变化,使安全工作也处于全新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为此,我们不能用静止的观点去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动态地去分析安全的形势,认识安全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同时,注意汲取先进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我国民航的特点,在安全工作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防范等方面大胆创新,形成适应我们实际工作的安全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把我们的安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26]。

工作和生活方面

(1)工作安排方面

安排工作时,要注意倒班和值夜班的合理性,要逐步变化,不可大起大落,要照顾具体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承受力及社会环境方面个人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在安排每周、每月和每季的工作时,还必需考虑生物钟产生的睡眠和疲劳影响。

(2)社会方面

要广为宣传,使家人和朋友了解睡眠对倒班和飞时差的人的重要性,使他们理解、体谅并协助安排好休息。

(3)个人方面

个人应培养适应能力,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和应对的方法,如: 下班前4~5小时不喝咖啡或浓咖啡,以免下班后难以入睡; 下班回家,不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可以坐出租车或几个人轮换开车;睡前3~4小时不做激烈运动,不看使人兴奋的书籍或影视片;等等。

理素质方面

首先应着手对管制员的行为动机做更细致和更系统性的心理学研究。改变我们中普遍存在的对能力的不正确的认识,让每个管制员认识到其危害性。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对管制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使管制员认识到自己对客观的主观倾向性,加以克服。改善我们的管理,对管制员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要让管制员意识到在工作中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理想化形象”会更加损害自己的这一形象。对我们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硬件设施进行评价,从避免对荣誉的不现实的强迫性和全面性追求角度加以改善,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客观实际的研究。对在职管制员进行心理调查和咨询,把心理素质纳入管制员技能考核和管制学员的选拔中。对因管制原因造成的危及飞行安全的事件进行心理学调查分析。

新世纪,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为在系统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作用更为突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全第一”的思想和高度的责任心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根本,精湛的管制技能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严格的管理和优良的作风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文明和谐的管制环境和管制员间的主动配合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决不能片面重技术而忽视思想教育,也不能重视思想教育而忽视了技术的提高,放弃管理。一定要明辨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片面重视一方面而放松另一方面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因此要提高空管安全水平,就必须不断提高管制员的综合素质,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空管安全的不利影响,才能使空管安全水平迈上一个的新的台阶。

总结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民航的发展在整体上落后于世界民航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民航的发展步伐正在不断扩大,随着飞行流量的日渐增加,我国空管安全中的诸多弊端也日渐显现,空管不安全事件在管制运行中仍时有发生,这给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在各类空管不安全事件中,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为防止人因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提高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对空管人因不安全事件的管理的研究势在必行。

论文作者: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人因失误的控制方法论文_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