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卫生院 430100
【摘要】目的:分析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治疗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行肛垫悬吊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78.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4.0%比对照组26.0%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垫悬吊手术;传统外剥内扎手术;重度痔疮;疗效
痔疮是肛肠科中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痔疮患者常伴有疼痛、出血及脱出等症状,传统治疗为外剥内扎手术,由于传统术式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易引起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1]。研究报道,肛垫悬吊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重度痔疮治疗中,且疗效较好[2]。为此,本院对100例重度痔疮患者行肛垫悬吊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与《痔临床诊断指南》的中重度痔疮诊断标准相符[3]。按手术治疗不同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女比例24∶26,年龄24-65岁,平均(45.1±3.3)岁,病程1-15y,平均(10.5±2.6)y;对照组50例,男女比例23∶27,年龄25-68岁,平均(45.5±5.4)岁,病程1-16y,平均(11.6±3.4)y。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将外痔剥离后切除,对内痔结扎。观察组行肛垫悬吊手术治疗,按痔核位置,指导患者卧位,行骶椎麻醉,肛周常规消毒,先行指诊与扩肛术,右食指触碰1/3痔,若纤维化,于其正上近心端的痔上动脉行结扎处理,用皮钳夹起脱垂内痔上方近心端约0.5cm处粘膜基底部,给予10号单丝线缝合,清除残留组织;第一层结扎完毕后,食指探查,若内置无复位,再次行粘膜结扎后悬吊肛垫;若未外痔,先用线形切开,分离组织,吻合对接创面。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两组疗效,术后无脱垂、疼痛及便血症状为痊愈;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痔疮、疼痛及便血为有效;术后仍有痔疮,且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数×100%[4]。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出血、排便困难、尿潴留、创面水肿。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78.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痔疮为临床常见病,其指直肠尾端载膜及肛管的皮下静脉丛均发生扩张,进而形成曲张经脉团。痔疮的发病原因为直肠皮下静脉无瓣膜,引起腹压增加或干结粪便挤压,导致血液无法回流,造成局部血液疲积所致。重度痔疮患者的内痔常脱出,传统治疗为手术切除,但其易引起术后并发症,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本院对重度痔疮患者采取肛垫悬吊手术治疗,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比较两者的具体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78.0%高,说明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痊愈。分析原因可能为:肛垫悬吊手术过程中将肛垫保留完整,对痔上动脉行结扎处理,可促使粘膜横径缩小,复位肛垫悬吊,同时可将其粘连并固定,从而使痔慢慢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术后疗效[5]。肛垫悬吊手术相比外剥内扎手术而言,其可避免破坏患者正常组织,减少患者疼痛,加之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减少损害肛门括约肌,因此术后可减少肛门功能损伤,避免出现肛门变形及肛门失禁现象,促进患者术后愈合[6]。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4.0%比对照组26.0%低,说明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可能为:肛垫悬吊手术切口小,因此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出血现象,亦为预防其他并发症提供有利条件;加之,因手术创面小,因此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促使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7]。但在应用肛垫悬吊手术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麻醉应处理妥当,应充分暴露内痔核,便于手术操作;②仔细辨认齿状线,因痔疮脱出严重,部分正常解剖位发生改变,所以在识别齿状线时,因沿着较清晰的解剖位进行识别;③皮钳在钳夹内痔核时注意控制深入,不宜过深,应夹杂其基底部位较为合适,可以防止伤害肛垫周围的正常生理组织;④悬吊点与结扎点之间应互相错开,呈锯齿形,勿持水平状态,且痔上动脉行缝合时,应明确好痔上动脉区,应绕过粘膜下层后侧方进行缝合结扎[8]。关于本研究方案,因受数量、时间限制,需加大样本量对患者远期疗效的探究。
综上所述,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其创伤小,愈合快,治疗效果佳,且术后并发症少,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锋,陈辉,胡丰良,等.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7):64-65.
[2]赵刚.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29.
[3]耿润昌.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25-27.
[4]李永铭,孟庆鹏.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7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88-89.
[5]王玉民.消痔灵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53-3154.
[6]梁伟明,许桂润.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肛垫悬吊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13,23(1):72-73.
[7]韩力平.肛垫悬吊手术在脱出痔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延边医学,2015,10(15):23-24.
[8]张惠川.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4):245-246.
论文作者:张细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痔疮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