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相长”论文_丁金堂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相长”论文_丁金堂

丁金堂(城固县第六中学 陕西 城固 7232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主导作用;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22-01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它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别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指导作用,加强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搞好学法指导,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提升的目标。导,一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温故知新

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旧知”与将学的“新知”相互沟通,辅平“道路”,架起“新桥”,从“温故”出发,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以旧引新,从旧探新,在“新旧”的衔接点与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使所学知识逐渐地系统化、结构化。如:在学习《圆柱表面积》一课,首先我在新课之前对上一课圆柱的特征进行了复习,特别强调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就以便为新课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作了铺垫。

2.情景引新

学生喜欢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景的创设,把生硬的灌输变为生动有趣的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疑难学生议,规律学生找,结论学生得,这样,课堂上就能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学生就更能积极地发言、探索、求知。如:在《立体图形的复习》中,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学生们对枯燥的计算已经厌烦,我以假设自己为某饮料厂厂长

3.激趣引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产生探索的直接原因,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有趣的东西,将学生引入探索的积极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数学知识很枯燥,所以我们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枯燥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圆锥体积》一课中利用实际问题:在学校盖楼时,如何测量沙堆的解决和小组试验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何关系等方法,使学生有兴趣去想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解决问题和试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4.设疑引新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了。可采用布疑、设矛盾等方法,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手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那从学生就会喜欢教师的课,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学习,从而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实现学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地“学”。

1.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思考过程”并通过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这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

2.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合作,特别是强调手脑并用。教师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比比,通过摆弄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借助表象中介逐步抽象出有关法则、公式,从而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跳跃,不但获取知识,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形式。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

4.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疑问。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多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教学双向作用,让师生在互动辨析中实现同步提升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提升过程。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相长理念融入辨析问题解答方法、解题策略,以及解题思路等活动中,通过学生对问题过程的“思”和“改”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和“剖”,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效能的共同提升。

如在二次函数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y=x2-(m2-4m+5/2)x-2(m2-4m+2/9)与x轴的交点为A,B(点B在点A的右边),与y轴的交点为C,(1)若△ABC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2)在△ABC中,若AC=BC,求sin∠ACB的值;(3)设△ABC的面积为S,求当m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并求这个最小值。”我在问题解答活动后,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说”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过程活动,并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出进行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正下逐步形成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也实时掌握了解题教学中需要改进和注意的“症结”,达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实现教师正确指导与学生正确运用的默契配合,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论文作者:丁金堂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相长”论文_丁金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