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循环经济的概念首先产生于国外,引入中国后,引起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循环经济是以解决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建立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上的新学科。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要求的无限性、环境污染的制约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是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运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循环经济,对于增强循环经济意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议题的新兴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有人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牧童经济”,即假定生态环境中资源是无限的和无偿的,自然是可随意“放牧”、任意倾倒废物的场所。而生态经济学被认为是一种“宇宙飞船经济”,这是一种以良好状态维持有限生态资源和有限环境容量的经济,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即在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从这种意义上说,“宇宙飞船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本质的特征是最大限度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这一思想来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注:参见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资源绝对稀缺论。他认为,人口的指数增长与自然资源的非指数平稳增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人口数量或迟或早将超过自然资源所承受的水平。这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报酬递减,其结果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将很快被人类所占据、所利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则提出了资源相对稀缺论,否认自然资源经济利用的绝对极限,认为对于土地资源来说,肥力较高的土地资源在数量上不存在绝对稀缺,只能是相对稀缺。他强调技术进步可以使用机器,节省劳动力,提高单位劳动产出量。对资源稀缺理论有重大贡献的约翰·穆勒提出了“静态经济”的构想,他认为,自然环境、人口和财富均应保持在一个静止稳定的水平上,而且这一水平要远离自然资源的极限水平,以防止出现食物短缺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失。此外,极限增长论者认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有一个限量,社会经济排放到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也有一个限量。如果将自然环境对废物的吸纳降解容量理解为一个仓库的话,这一容量便是极限。极限增长论者强调,人类社会现在消费资源和生产污染的速率是不能持续的,可持续极限已被逾越,即使采用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技术,地球支撑人口和资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些极限就在不远的将来。
循环经济发展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活动。循环经济的本质强调减少资源消耗,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它追求的不是简单降低资源消耗,而是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资源为特征的,对资源实行掠夺性开采。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矿产资源不能自给,不少地区水土资源十分稀缺。因此,把资源节约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发展虽然强调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发展也强调要运用经济规律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企业经营者会按照费用最小化的原则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循环经济运用生态经济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循环经济强调以“友好”、“亲善”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循环经济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物质不断循环利用,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努力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从根本上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产生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危机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加上能源紧张、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时,人们开始着力解决如何正确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又损害其生产能力,如何改善生态环境与自然状况,促进经济持续繁荣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者开始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注:参见王守安.环境经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6.)美国著名女生物学家R·Carson于1962年著书向人类揭示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破坏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宇宙飞船经济观》,提出以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的单纯式经济。随后《增长的极限》、《环境经济学》、《生存的蓝图》、《生态经济学》等著作的问世,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越来越深刻。
二、外部不经济理论: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特征分析
过去我们主要从技术角度看待污染问题,对污染的经济学特征重视不够。减少污染、治理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效用的同时,给他人带来了社会成本;治理污染虽然可以带来社会效益,但也给企业的经营增加成本。
污染的经济学特征是外部不经济理论的研究结果。外部不经济理论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追求一种全面的、长远的持续发展,这正是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外部不经济性是经济外部性中的一种。经济外部性是指一种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或者效益,而这些成本和效益却不能在决定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到反映。经济外部性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外部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良好影响,并使周围人获益,但行为人并未从周围人取得额外收益;二是外部不经济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如河流上游有机化工厂对下游自来水厂就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注:参见解振华.坚持求真务实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07-02.)这种外部不经济性是外部不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源于生态环境资源没有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在自然特征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的产权,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因此,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内涵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国家行为或政府引导和规制的经济模式。外部不经济的污染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效用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了成本,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污染制造者应该对污染受害者予以补偿。但是,由于污染受害者对生态环境没有清晰可见的产权界限,他们如果要求得到相应补偿会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致使环境污染问题失去经济学的依据而得不到解决。循环经济则强调将环境污染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以使社会成本减少甚至消除,从而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外部不经济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集中体现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上。环境污染使居民生活质量受损,健康受影响,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品质下降,饮用水质量受损等。表面看来,外部不经济性是某一种物品或活动对周围事物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是一种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或者是企业成本的社会化。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是把自身利益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
关于私人成本社会化的观点源于庇古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由于英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环境成本,使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日趋严重。伦敦总是烟雾沉沉,空气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造成社会损失。而按古典经济学原理,空气是自然财富,工厂可以自由排放污染物,因而工厂排污并不构成生产成本。这样,就必然会造成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受污染影响的人和企业损失的总和)的差异,由于这一差异,反映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就形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庇古称之为边际净社会产品与边际净私人产品的差额。庇古认为,这一差额或成本不能在市场上自行消除,因为这些影响和成本与造成污染的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直接相关,即污染并不影响该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行动,以征税的形式将污染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庇古这一关于外部成本通过征税形式(即所谓“庇古税”)使之企业内部化的设想,构成环境污染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这种关于环境污染的经济理论,被称之为外部不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将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以使社会成本减少甚至消除的观点,就全社会而言,可以以较小的投入减少较大的损失。(注:参见解振华.坚持求真务实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07-02)
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主要办法,就是进行排污收费,这已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所采纳并得到实施。但是,“庇古税”并没有解决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产权界定问题。“庇古税”强调征课税金或罚款,使其支付额外的成本,以期促使厂商减少产量,进而减少所产生的污染。可见,“庇古税”仍然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它忽视了无论产权如何界定都给社会造成污染或损害这个结果。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严格避免污染的结果,同时也排除给任何人污染环境的权利。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要采取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模式,即“庇古锐”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满足于末端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末端治理”是一种只投入而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与此相比,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治理,其指导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孤立地防止某一环境要素的污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环境问题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要恢复正常是很困难的。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治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治理所花费的费用往往比预防所花费的费用高出许多倍。据测算,预防污染费用与事后治理费的比例是1∶20。一般来说,实施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模式可以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节省了污染物的管理费用,而且,当废物被减少或消除时,节约的原材料、能源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节省了企业为满足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而花费的末端处理设备投资与操作费用,以及由于污染超标而向社会缴纳的罚款、排污费等。企业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治理与企业自身的商业行为并非背道而驰,它已突破传统意义上利他主义的范畴,带给企业的益处将远远超过单纯对环境的改善。应该说,这一模式不单单是建立在感情和道德基础上的一个抽象理念,它自身更蕴涵着冷静的、理性的商业逻辑,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发展的优秀企业的基本行为方式。
循环经济强调效率与效益的统一。效率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然而。在过去的效率分析中,投入中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这是导致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发展循环经济则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要素之一。
循环经济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所占用及消耗的劳动与劳动成果之比,即投入产出之比。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在一定的投入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获得产出,或者是产出既定条件下尽可能地节约投入。环境效益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一般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显示出来,从而使环境效益见效缓慢,如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发生水体污染。社会效益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从社会角度对经济活动成果的一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社会效益表现为居民体质的增强,发病率降低,寿命提高,简言之,即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上述“三效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主要表现:一是时间次序上的矛盾,即经济效益的显现快于环境效益;二是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即人们习惯于在经济系统的圈子里运转,往往将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脱节;三是利益得失不同,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直接的,而环境效益是间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尽管有对立和矛盾的一面,但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再生产与环境系统的统一,社会再生产通过获取资源和把废弃物排入环境而把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连成一个整体;二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差生态效益可导致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三是经济效益本身的内涵就包括环境效益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包括自然资源供给量的增加,也包括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而这些也有利于环境效益的提高。总而言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前者是后者经济表现形式,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强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益,使社会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改善,使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注:参见滕藤.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生态环境经营活动中,三者的方向是一致的,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减量、再生、循环:循环经济运行原则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污染物的零排放。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它们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中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主要体现在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减量,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再用,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循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很显然,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目前,从企业层次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有许多很成功的实例。从企业层次来看,最典型的循环经济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制造法。从区域层次来看,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最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创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工业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国家层次来看,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和日本。德国规定对废物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注:参见周宏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J].中国科技成果,2004,(21).)
四、环境经营:循环经济的战略核心
环境经营是企业经营以环境为基础,以生态为中心,以环境为导向,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企业的环境经营是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和过程,使之成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企业的环境经营包括环境生产环境管理、环境营销等内容,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导致环境问题的活动和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这种环境经营是一种有利于保护、珍惜和爱护生态环境的经营。可以说,环境经营是循环经济的战略核心。
环境经营是企业对自身经营活动的重新定位,或者说是一种经营理念、经营标准、经营方向、经营风格、经营战略的重新选择,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外部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现在不仅关心产品本身,还关心产品的环境影响。这些消费者特别是高层次消费者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考虑企业是否关心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是否关心社会问题,担负社会责任。消费者正在根据他们社会化的责任感和信念来改变他们的购买方式。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是企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并促进企业把环境问题融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这就要求创业的经营必须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动态化相适应,并对企业行为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对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企业的环境经营行为体现在企业每个经营环节。包括各种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废气、废水、废物的治理;制订积极的回收利用计划;购买用部分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放弃过时的产品管理框架,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环境包装的设计、生产与回收利用;开拓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市场营销等。(注:参见迈可尔·杰伊·波隆斯基,阿尔玛·明图·威蒙萨特等.环境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环境经营与传统经营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和经营导向等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环境经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企业的环境经营理念集中表现为如何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经营把环境保护当作企业的重要经营服务活动,认为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具有环境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系统运行与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而且企业的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地源于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环境意识的企业,视环境为资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环境保护是创造价值的经济行为,是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后人的社会行为。
第二,以生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它要求建立一种能够认识到地球和生态圈是所有人类活动基础的价值体系,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循环,以生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要求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浪费任何资源;从无垃圾技术、全过程成本分析和环境审计出发,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向以生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无污染、零排放的观念是生态环境意识的最高境界,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许多企业与环境更加和谐,某家企业的垃圾成为另一家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由此所形成的“垃圾流”满足了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这种以生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不仅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而且同时给企业带来利润。
第三,以环境为导向经营的企业,以一种与环境和谐的方法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制造、包装、配送和改进,以满足顾客潜在的环境需求。以环境为导向的内容不仅包括贯穿整个企业中的统一和协调的营销,着重长期的盈利能力,而且还包括对所有经营活动和决策环境的外在考虑以及具有创新意识、能利用环境的机遇。以环境为导向经营的企业采取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和创新的经营战略,注重环境的变化,制订企业的环境计划,创造高价值的对环境有利的产品,引导消费者坚持使用利于环境的产品,以创新适应环境变化的趋势。
第四,以环境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目标,是使经济发展目标同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相协调,促进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标签:外部不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成本效益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