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蔡宇豪[1](2021)在《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纺织品的环保性与安全性,在纺织品色牢度方面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因其具有染色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织物染色主要用料,但这些染料普遍湿摩擦牢度不佳,染色后的织物需要经过固色处理。本文基于市场需求,调研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三类新型无醛固色剂,探讨了不同种类固色剂的固色机理以及其适用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其各项性能指标,研究了实验参数变化对固色剂性能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明胶为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以H2O2+Fe2+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以乙烯基硅油/丙烯酸酯基硅油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固色剂。并利用FTIR表征了聚合物是结构,纳米粒度仪(DLS)和互溶性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固色剂的基本特性,染色摩擦色牢度仪测试了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研究表明,在单体配比MMA:BA:SIC=5:3:2时,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分布在100 nm左右,固色剂乳液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有明显提升,分别可达4级,3级。(2)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S)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分布滴加的方式,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AM)共聚物,引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胺(DEA)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合成出两种阳离子型固色剂。并以DMDAAC与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共聚,分别与二乙胺(DEA)、二乙醇胺(DOA)、亚氨基二乙酸(IDA)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并探讨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及最佳配比,固色剂质量分数、固色时间、固色温度对固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引发剂连续滴加的方式,分次投入引发剂能够增大PDM粘度与分子量,使固色剂在纤维和染料表面的附着力增大,引入反应性单体环氧氯丙烷能够使固色剂和纤维表面形成氢键,增大附着力;引入二乙胺将丙烯酰胺胺乙基化,提高固色剂的阳离子度,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吸附纤维、染料表面阴离子基团。当DMDAAC:AM:ECH=9:1:0.8;DMDAAC:AM:DEA=9:1:1.2时,固色剂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达到3.5级;固色剂浓度4 wt%,在固色温度170℃,固色时间3 min条件下,PDM-BA-(NM-AM)-IDA阳离子无醛固色剂湿摩擦牢度可达3.5级。(3)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铝溶胶溶液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无醛固色剂,并测试了固色剂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以及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结果表明:分子量400000~500000 Da的PDM与1 wt%铝溶胶共混时,其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相较成品PDM有一定提升,表明铝溶胶在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方向有实用价值。
柴逢鑫[2](2021)在《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石油的开采,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具有含油量大、稳定性强、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差,处理难度很大的特点,若不经过有效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便排放,不仅会浪费掉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海上平台污水处理要求油水分离速度快,絮体强度适中,药剂用量小,本文根据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模板聚合及反相乳液聚合设计合成了微嵌段交联、微交联多支化两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主要工作如下:1、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AC)为聚合单体,阴离子水溶性直链聚丙烯酸钠(NaPAA)为模板,微量的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为交联单体,采用自由基模板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嵌段交联阳离子型共聚物TPAD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表观粘度,静态光散射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模板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模板聚合方法,可使阳离子单体沿模板链定向排列,形成阳离子微嵌段结构,使得聚合物的电荷密度提高;乙烯基烷氧基硅烷的加入,形成微交联高分子量的共聚物,增强了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TPAD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BAC为2:1,nNaPAA/DBAC为0.1,VTMES为总单体质量的1%。对其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60 mg/L时,对模拟含油污水脱油率可达95%;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5%,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NPADV型絮凝剂在保持较高脱油率的同时,处理后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2、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支化起始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MES3)为微量交联单体,通过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共聚物(PADT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支化起始剂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PTA作为支化单体,引入微量乙烯基烷氧基硅烷,通过微交联作用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实现了聚合物阳离子电荷利用率的提高和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PADT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MC为1:1,支化起始剂TMPTA为总单体质量的0.5%,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3)为总单体质量的0.4%。对PTADV共聚物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50 mg/L时,对模拟污水脱油率可达94%以上;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6%,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
李兰[3](2021)在《含长碳链的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二烯丙基胺与不同碳链长度的溴代烷烃反应得到二烯丙基烷基胺DCnA(n=14,16,18),然后将得到的DCnA与溴苄反应得到季铵盐类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单体DCnAB(n=14,16,18),得到的DCnAB单体通过1H NMR和FT-IR进行了结构确认。采用胶束聚合方法,以AM,AMPS和DCnAB为聚合反应的单体,得到一系列三元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PAMQ。三元共聚物PAMQ的结构通过1H NMR和FT-IR进行了确认。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筛选,得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比为AM:AMPS:DCnAB=81:18:1(n=14,16,18),p H值为10.3,SDS的用量为单体DCnAB质量的4倍,KPS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08%,Na HSO3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05%,AIBA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018%,反应引发温度为25.0℃,EDTA二钠用量为AM质量的0.01%。以上述筛选出的反应条件进行自由基胶束聚合,制备得到了三元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PAMQ1~PAMQ3,其黏均分子量Mη分别为:7.27×106、8.94×106和7.12×106 g·mol-1。经过TGA分析,共聚物PAMQ1~PAMQ3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共聚物主链的热失重温度为320℃。共聚物PAMQ1~PAMQ3对水相有良好的增黏能力,当共聚物溶液质量浓度为3.0 g/L时,在剪切速率为7.34 s-1、温度为25.0℃时,溶液的表观黏度分别为518.5、546.0和564.3 m Pa·s。共聚物PAMQ1~PAMQ3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共聚物PAMQ1~PAMQ3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2.14 g/L、1.94 g/L和1.78 g/L,对应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57.41、52.35和50.79 m N/m。共聚物PAMQ有一定的耐盐性和耐剪切性,当Na Cl浓度为200.0 g/L时,质量浓度为3.0 g/L的共聚物PAMQ1~PAMQ3溶液表观黏度可分别保留至32.77、37.21、45.10m Pa·s,当剪切速率为200.0 s-1时,质量浓度为3.0 g/L的共聚物PAMQ1~PAMQ3溶液黏度保留值分别为26.25、29.53和33.85 m Pa·s。共聚物PAMQ对稠油有一定的乳化降黏能力,测定共聚物PAMQ对辽河脱水稠油(温度25.0℃,剪切速率7.34 s-1时,黏度为3184 m Pa·s)的乳化降黏性能(温度为25.0℃,剪切速率为7.34 s-1),结果表明,共聚物PAMQ对稠油具有乳化作用,能形成O/W型乳液,降黏率为78.2%~85.7%。为了进一步提高共聚物的乳化性能以及乳液的稳定性,在上述三元聚合的基础上,引入非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单体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NP30AA,通过胶束聚合得到四元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PAAQN。通过对单体NP30AA用量的筛选,得出最适宜的单体质量配比为:AM:AMPS:DCnAB:NP30AA=80:18:1:1(n=14,16,18),得到四元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PAAQN1~PAAQN3。对四元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对水相的增黏作用、表面活性、疏水缔合作用、润湿性能、流变性能、对稠油乳化性能以及乳液的稳定性进行测试。PAAQN1~PAAQN3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2.05 g/L、1.89 g/L和1.76 g/L,对应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55.74、47.63和44.21m N/m。共聚物PAAQN1~PAAQN3对辽河脱水稠油(温度25.0℃,剪切速率7.34 s-1时,黏度为3184 m Pa·s)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形成了O/W型乳液,有效降低了稠油黏度,降黏率分别为82.1%、87.6%和91.4%,并且乳液能保持24h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王淑军[4](2020)在《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絮凝剂为核心的混凝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经常应用于复杂体系工业废水(例如焦化废水)的处理,但传统絮凝剂存在对其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对复杂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要求,还特别规定了吨焦废水排放量小于0.4 m3,而复杂体系工业废水中残留污染物不利于其达标排放和再利用,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去除。为了有效强化混凝工艺对复杂工业废水的作用,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絮凝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在同一聚合结构中包含不同功能基团或组分,实现“分子水平”的复合,能够更好的发挥无机和有机组分的协同作用,提高混凝性能,简化投加程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选择不同的硅源分别制备了离子键合型和共价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将其应用于模拟废水、焦化废水的混凝处理,通过系列混凝实验和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组分分析,对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混凝效果和去除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采用杂化絮凝剂耦合Fe3O4,通过磁混凝方法强化焦化废水处理,并探究混凝/磁混凝作用机理。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Na2Si O3为无机硅源,通过与Al Cl3复合反应制备了聚硅酸铝絮凝剂(PASi)。以PASi为无机组分,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DB)为有机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离子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Si-P(AM-ADB)。结构形貌分析可知,杂化絮凝剂中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是通过离子键相连接,具有致密的孔隙形貌和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混凝研究表明,在最佳投加量下,对高岭土/腐殖酸(HA)模拟废水中浊度、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9.2%、95.3%和94.6%;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中浊度、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9.5%、7.6%;对焦化废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3%、19.9%、18.8%和26.2%;对生化出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2%、42.3%、34.1%、46%。混凝效果优于复合絮凝剂PASi、PASi/P(AM-ADB)和商品絮凝剂PAC。(2)为改善杂化体系的稳定性,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有机硅源,采用水解聚合法缓慢滴碱与无机组分Al Cl3共聚,制备了共价键合型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AP。结构形貌分析和混凝模拟废水结果可知,PAAP中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以共价键形式键合,Si/Al摩尔比、碱化度(B)对PAAP的形貌均有较大影响,其中Si/Al摩尔比为0.1,B为0.5时制备的PAAP0.1,0.5具有粗糙的卷曲表面形貌和三维网状空间结构,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混凝去除效果最优,浊度、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9.2%、98.5%、93.2%。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中浊度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9.7%、4.9%。对焦化废水原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2.1%、12.1%、9.3%、24.2%,对生化出水浊度、UV254、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8%、37.7%、29.9%和63.4%,混凝效果优于商品絮凝剂PAC。此外,PAAP0.1,0.5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能,室温保存18个月后,仍未出现沉淀和凝胶,混凝性能仍保持良好。(3)为明晰两种杂化絮凝剂的强化混凝去除机制,对焦化废水混凝前后的有机物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PASi-P(AM-ADB)和PAAP0.1,0.5均能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强疏水性、高芳香性类物质,对类富里酸类、类腐殖酸类荧光物质的去除效果良好,且对疏水酸性组分(HOA)和疏水中性组分(HON)的去除效率高于疏水碱性组分(HOB)和亲水组分(HIS)。此外,PASi-P(AM-ADB)可优先去除原水中的脂肪醇、羧酸、多环芳烃、含氮杂化类化合物,而PAAP0.1,0.5除能去除原水中的脂肪醇、羧酸、含氮杂环类物质,还能高效去除酯类化合物。疏水性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有利于废水的生化处理。生化出水中的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被杂化絮凝剂有效去除,对环境的危害降低。(4)为加快沉降速度,缩短混凝处理时间,将杂化絮凝剂与Fe3O4耦合使用,通过磁混凝工艺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发现,“磁粉→絮凝剂→在外加磁场下静置沉降”的方式下,沉降速度显着加快,混凝效果最好,产生的磁性絮体更加密实,抗剪切性能和破碎再恢复性能得到提升。磁粉经过回收再利用,仍可保持良好的磁混凝性能。经过机理分析认为,铝盐水解产物、硅铝聚合大分子、季铵基团、氨基基团、疏水苄基、碳链以及致密的空间结构协同作用,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显示出良好的混凝性能。磁混凝中磁粉可以起到增加体系中颗粒物浓度、促进磁核絮体生成、吸附有机物和强化絮凝剂的作用,促进混凝过程速度加快,混凝效果提升。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PASi-P(AM-ADB)和PAAP0.1,0.5混凝处理焦化废水效果良好,且可长期稳定保存,有利于提高混凝工艺对复杂体系废水污染物的去除,为减少工业废水外排和促进废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郝东艳[5](2020)在《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鉴于目前制革过程中铬鞣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无铬生态皮革制造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皮革工业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无铬生态有机鞣鞣革后降低了胶原纤维的正电性,导致传统铬鞣体系中配套的大部分阴离子染整材料结合位点减少(特别是赋予皮革柔软度等手感性能的加脂剂),由此导致染整材料的吸收和化学结合率显着下降,造成成品革出现败色及手感欠佳等问题,不能满足鞣制体系的发展新需求。因此,研究与有机无铬鞣剂相匹配的加脂剂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以咪唑型离子液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3-丙磺酸内脂、丙烯酸等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两性聚合物,再将其用于无铬非金属鞣制坯革加脂工序中,利用咪唑型离子液体绿色环保、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及抗菌性等优点以及基于其合成的两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阴、阳离子基团对坯革表面电荷进行调控,旨在改善后续阴离子湿整饰材料的适应性,同时赋予坯革抗菌功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以溴化1-己基-3-乙烯基咪唑([HVIM]Br)、溴化1-辛基-3-乙烯基咪唑([OVIM]Br)、溴化1-癸基-3-乙烯基咪唑([DVIM]Br)和溴化1-十二烷基-3-乙烯基咪唑([DDVIM]Br)为单体,分别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合物p(DMAE-co-[HVIM]Br)、p(DMAE-co-[OVIM]Br)、p(DMAE-co-[DVIM]Br)、p(DMAE-co-[DDVIM]Br)。考察了单体的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条件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I-IR)、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张力仪、纳米粒度仪(DLS)等对聚合物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证明了目标产物已被成功制备,且所制备的共聚物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乳液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67~400 nm。然后将聚合物与蓖麻油复配后用于绵羊白湿革加脂工序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超景深显微镜、热重分析仪(TG)、柔软度仪等仪器测定加脂后皮革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加脂剂处理皮革后,其柔软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均较未加脂有所提高。但和市售代表性加脂剂处理后的坯革相比,经其加脂后的皮革在柔软度及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改善。(2)为了增强坯革的柔软度及聚合物与胶原纤维的结合能力,使用1,3-丙磺酸内酯分别对 p(DMAE-co-[HVIM]Br)、p(DMAE-co-[OVIM]Br)、p(DMAE-co-[DVIM]Br)、p(DMAE-co-[DDVIM]Br)共聚物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四种两性聚合物。利用FT-IR、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XRD等分析证明两性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GPC测得四种两性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n=6212 g/mol、Mn=4492 g/mol,Mn=4382 g/mol,Mn=4027 g/mol,两性聚合物的抗菌实验表明:四种聚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然后将两性聚合物与蓖麻油复配用于F-90有机无铬鞣制坯革的加脂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经两性p(DMAE-co-[DDVIM]Br)PS加脂剂处理后坯革,对染料的吸收率高达99.01%,染料浴液透明澄清,且坯革表面的K/S值(12.80)高于市售对比加脂剂处理后坯革表面的K/S值(4.47),同时基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处理后的坯革其柔软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较市售对比加脂剂都有所提高。(3)基于提高两性聚合物p(DMAE-co-[DDVIM]Br)PS的溶解性及解决丙烯酸树脂的败色问题。以丙烯酸(AA)、DMAE、溴化-1-十二烷基-3-乙烯基咪唑([DDVIM]Br)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合成了两性聚合物(pADD),FT-IR、1H-NMR、GPC、Zeta电位仪和表面张力仪等检测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414,表面张力为22.9 mN/m,平均乳液粒径为642.5 nm,离子特性的检测和等电点(8.91)检测均证明了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具有明显的两性特征。将两性聚合物pADD与蓖麻油复配制备出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1,将其应用于F-90鞣制的绵羊白湿皮进行加脂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吸收率高达95.3%,较市售对比加脂剂吸收率提高19.8%,染色后坯革颜色鲜艳,不存在败色问题,同时该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具有很好的抗菌功能,其抑菌圈大小为52.1mm,未加抑菌材料的抑菌圈大小为20 mm。提出有机无铬鞣制皮革体系下两性聚合物和皮革胶原进行加脂的“靶向”位点结合的“单分子膜”模型,通过对电荷的调节,使两性聚合物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从而实现对皮胶原纤维隔离润滑作用。探究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坯革中渗透分散机理及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机理,初步证实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上的羧基、季铵基可与胶原分子中的氨基、酰胺基、羟基等发生离子键和氢键的结合。(4)出于提升坯革柔软、滑爽及丰满等综合性能的目的,以两性聚合物pADD、脂肪酸甲酯、菜籽油、蓖麻油为原料复配制备两性聚合物复合加脂剂pADD-2,其复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蓖麻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两性聚合物pADD的配比2:4:3:2,时间30 min,温度60℃、搅拌速度600 r/min,复配体系的pH 6.5。将优化后pADD-2分别应用于F-90有机无铬鞣制绵羊皮服装革和铬鞣革加脂工艺,结果表明:F-90有机无铬鞣革加脂后柔软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分别较市售对比加脂剂提高了 90.20%、3.43%、2.12%;铬鞣革的柔软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分别较市售对比加脂剂提高了 5.79%、8.93%、75.93%。pADD-2加脂剂在F-90有机无铬鞣制中吸收率达到98.98%,在铬鞣革加脂中吸收率为92.47%,分别比市售对比加脂剂的吸收率高23.48%和3.14%,pADD-2加脂剂在F-90染色中染料的吸收率达到98.65%,在铬鞣革染色中染料的吸收率为89.94%,分别比市售对比加脂染料的吸收率高9.31%,5.69%。探究了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生态无铬鞣体系及绵羊蓝湿革体系中对后续阴离子材料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与F-90有机无铬鞣制的绵羊白湿革胶原纤维间以离子键结合和氢键结合为主;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与绵羊蓝湿革胶原纤维间以离子键结合、氢键结合和配位键结合为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两性聚合物复合加脂剂将在生态无铬鞣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宗志建[6](2020)在《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在均相有机合成反应中,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通常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能适用于多种反应类型等特点,在医药、农药、材料等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元素周期表中VIII族元素是催化剂中最常用的金属,钌、铑、钯、铱、铂等贵金属元素尤其应用广泛,在均相催化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贵金属储量少价格昂贵,制约了工业应用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比较而言,第四周期的VIII族元素铁、钴、镍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因而越来越受到均相催化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发展迅速,比如,氮配位的钴配合物在硅氢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率,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以及调控反应选择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钴催化剂仍存在官能团兼容性较差、选择性不高等问题,开发具有独特电荷性能和空间位阻的新型配体仍然是钴配合物催化剂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基于课题组此前开发的系列刚性骨架的氮配体的钯配合物在偶联反应中显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而且配体的立体效应对催化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与此同时,课题组在后过渡金属催化的乙烯聚合反应中也取得良好进展。本论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氮配体并应用到钴催化的硅氢化反应和硅氢化还原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优化了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1.1优化2-氯-四氢喹啉的合成工艺。全流程合成以环己酮和苄胺为原料,经过Schiff-Base中间体,转化成苄基保护的烯酰胺中间体,然后在Vielsmeier条件下环化脱苄芳构化合成了2-氯-四氢喹啉。以水蒸汽蒸馏的方式纯化2-氯-四氢喹啉,三步反应的合并分离收率79%。该过程在2 mol规模上多次验证,重现性良好。在理解形成杂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改善了反应的选择性。整个反应过程只进行一次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效率。1.2优化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以2-氯-四氢喹啉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后通过Boekelheide重排反应转化为相应的8-乙酸酯,再以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酯的方式得到了相应的8-醇中间体。该改进避免了常规皂化反应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Anelli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溶剂打浆的方式纯化了产物2-氯-四氢喹啉-8-酮,四步反应总收率为65%。通过对每一步反应的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实现了四步反应均无需分离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后的工艺在0.5 mol规模上得到了充分验证。2.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新型吡啶亚胺刚性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硅氢化反应研究。2.1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合成N^N双齿配体。通过Kumada偶联合成2-烷基取代的四氢喹啉-8-酮,再与不同取代基的芳胺反应合成多个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2.2将合成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用于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以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在芳基端炔与苯硅烷钴硅氢化反应中,无需添加剂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的获得马氏加成产物,该体系对于敏感官能团可以很好的兼容。在烷基炔底物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该体系还可以用于芳炔与二苯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即使将催化剂用量降低至0.04 mol%,反应仍可以保持很高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说明刚性的吡啶亚胺配体在稳定钴金属中心和提高催化活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3.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研究。3.1合成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插羰生成2-羧酸甲酯,羰基保护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酯并脱保护生成2-羟甲基-四氢喹啉-8-酮中间体。羟基转化成相应的磺酸酯后与二乙胺取代反应生成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参照双齿氮配体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相应的三齿氮配体,再与氯化钴反应得到空气中稳定的N^N^N-pincer-CoCl2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结果分析,该配合物钴中心与配体形成三角双锥结构。3.2将合成的三齿氮钴配合物用于酰胺的硅氢化还原反应。与双齿氮配体相比,刚性骨架的三齿氮配体可以明显提高催化效率。以叔酰胺为底物时,反应具有很广的底物适用范围。对于难度较大的仲酰胺也能通过适当的调整反应条件来实现。说明刚性的三齿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和稳定金属中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高选择性、高效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张倡[7](2020)在《二烯丙基类大分子季铵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香蕉枯萎病作为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由于其真菌孢子长存于土壤中而难以防治。当前的生物防治成本高,而化学防治采用的小分子易流失,导致难以长效抑制,并且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大分子季铵盐在兼具季铵盐的广谱杀菌性及较好的水溶性之外,还由于其较长的分子链带来的高电荷密度以及结构多样性,使得高效抑菌性、低环境毒性和长效抑菌性等有希望共存一体。鉴于目前对于大分子季铵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侧链型结构,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更强抑菌活性的N,N-二烯丙基类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包括:聚甲基丁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MBDAAC)、聚甲基苄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BMDA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探讨了不同结构的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的对细菌、白念珠球菌以及香蕉枯萎病菌(Foc4)等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性能差异以及环境生物毒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对Foc4有低毒高效特性的PBMDAAC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特性,及其对土壤中Foc4的抑制特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两部分:1、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类N,N-二烯丙基型大分子季铵盐,即:PMBDAAC、PBMDAAC和PDMDAAC,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2、三类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均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特性,在水中能够形成胶束并且分散性较好。除了对细菌以及常规病原真菌有抑制效果外,还可有效抑制Foc4孢子以及菌丝,且其抑制效果随分子量的增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会随着侧基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强,其中PBMDAAC对孢子的抑制效果与小分子季铵盐苯扎氯铵(BC)相近。对于家蚕等昆虫表现为低毒甚至无毒,对小鼠等哺乳动物表现为低毒甚至无毒,对斑马鱼等水生生物表现为中毒,而且三类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的环境毒性要远低于BC。将PBMDACC应用于防治土壤中的Foc4,结果表明:PBMDACC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要强于BC,PBMDACC在土壤中随水的迁移性要弱于BC,PBMDACC对土壤中的Foc4孢子能够抑制且具有长效抑制的效果。
尹晓康[8](2020)在《微交联两亲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原油开采、储运以及炼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和含油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因此,如何高效合理的处理这两种废弃物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分别针对含油污水和含油污泥的处理,通过微交联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评价,主要工作如下:1、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节基氯化铵(DBC)为主要共聚单体,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为共聚交联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具备优异絮凝性能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DO),利用IR、1HNMR和静态光散射仪等仪器对其结构、分子量进行了表征测定。用PADO对渤海K平台现场产生的具有复杂成分的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PADO用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2h,污水的脱油率能达到90%以上。利用稳定性分析仪分析絮凝过程,发现该污水处理过程絮凝时间短,且体系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系数,处理后的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以及恢复因子。为节省处理成本同时提高絮凝效果,用PADO与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铁复配使用,当PADO的用量为40 mg/L,常温下静置2 h,聚合氯化铁用量为100 mg/L时,脱油率可以达到90%以上。2、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SBMA)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3)为共聚单体,通过胶束共聚法合成了一种耐盐、耐高温且絮凝效果优异的两性型聚合物PADSV。通过1HNMR谱对PADSV结构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用PADSV对渤海K平台现场产生的具有复杂成分的含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TD-500D测油仪进行检测,证明了当PADSV的用量为300 mg/L时,常温下静置2 h,脱油率能够达到95%以上。经PADSV处理后得到的污水絮体具有较低的絮体强度和较高的恢复因子。3、以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03)合成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阴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PASV),通过1HNMR谱、Zeta电位仪和界面张力仪等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将阴离子聚合物PASV3与阳离子聚合物PAFC按质量比1:1先后添加到含油污泥中,总药剂添加量为油泥重量的2%,搅拌、静置,分离出油相、水相和固相。实验结果表明:油泥中原油回收率能达到94%,固相残油率降低到1.14%,水相中含油量降至1.14%,聚合物PASV和PAFC协同使用,能实现油水泥三相的高效分离。通过对含油污泥处理前后的形貌变化、C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界面润湿性接触角变化进行表征测试,对其三相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吕鹏[9](2020)在《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是改善焦油品质,提高轻质芳烃产率的有效途径。众多催化剂中,Y型和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较强的酸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Y型和ZSM-5分子筛都为微孔材料,而煤焦油中重质组分占比较高,催化剂微小的孔径限制了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扩散,继而影响催化反应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探究催化剂的孔结构改变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作用,并揭示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从而为煤焦油的清洁高效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分别通过模板法和后改性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多级孔Y型和ZSM-5分子筛。考察了催化剂孔结构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影响。通过对煤焦油进行族组分和馏分的分离与分析,探究了煤焦油各组分在两种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热转化行为,并结合代表煤焦油不同族组分的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前后的产物分布,揭示了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对于上述过程难以催化转化的重质焦油沥青,本研究也进行了制备碳气凝胶的尝试,考察了制备条件对碳凝胶形成和碳气凝胶密度的影响,并探究了活化方式和条件对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作用,为实现煤焦油的分级分质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微波水热法以有机硅烷为介孔模板剂可以快速制备出介孔直径约为4.5 nm的多级孔Y型分子筛。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的效果与原煤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富含亚甲基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的PSM和FCM煤,热解产物中BTEXN的产率随着催化剂中介孔所占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多级孔分子筛由于具有介孔和大的孔体积,有利于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扩散以及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促进了轻质芳烃的生成。PSM和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多级孔Y型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总量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3.68和2.93倍,与微孔Y型分子筛相比,提高了78.4%和43.9%。HXM煤主要由桥接芳香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组成,热解气态焦油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不仅需要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也需要更多的酸性位点。(2)通过对微孔Y型分子筛进行逐级脱铝脱硅处理,可以向微孔Y型分子筛内引入介孔。随着碱脱硅处理程度的加深,所得样品的介孔直径由2.5 nm逐渐增加至10 nm左右,介孔体积不断增加。分子筛在孔结构改性过程中随着硅铝原子的脱除,其弱酸和强酸性位得到了调变。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大的孔径和孔体积以及适宜的酸性从而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较微孔Y型分子筛提高了67.9%,并随着催化剂介孔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最高可以达到原煤热解的3.36倍。(3)以有机硅烷和纳米炭黑为介孔模板剂通过微波水热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合成介孔直径分别为4 nm和20 nm左右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介孔所占比率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剂的加入量进行调控。对于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ZSM-5分子筛的介孔率和酸量应有适配性,具有适量介孔的ZSM-5分子筛能够降低大分子反应物在催化剂孔道中的传质阻力,增加反应物对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从而有利于轻质芳烃的生成。FCM煤热解焦油分别经两种具有不同介孔孔径的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BTEXN的产率最高可达原煤热解的2.70和2.5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分别提高了14.4%和8.3%。当介孔率超过63.0%时,由于骨架铝的减少,分子筛的酸量显着降低,催化剂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活性位点用于催化反应的发生,催化性能逐渐下降。(4)通过对微孔ZSM-5分子筛进行碱脱硅处理,可以在分子筛内引入直径为4~30 nm的宽孔径分布介孔。介孔所占比率随着碱处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FCM煤热解气态焦油经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改质后,产物中轻质芳烃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碱处理会破坏ZSM-5分子筛的酸性位,导致催化剂的酸量逐渐降低。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位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分别起促进反应物传质扩散和提供反应活性位点的作用。当碱处理浓度为0.2 mol/L时,所制备的样品由于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适宜的酸性,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效果,可使BTEXN的产量达到原煤热解的2.95倍,相比于微孔ZSM-5分子筛,提高了43.5%。(5)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均有利于煤焦油中脂肪族化合物的芳构化、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酚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断裂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杂原子的脱除,从而促进轻质芳烃的生成。与Y型分子筛相比,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芳构化、多环芳烃裂化和杂原子脱除能力,而Y型分子筛具有更强的酚羟基脱除能力。在煤焦油催化改质过程中,脂肪族化合物经催化裂解和芳构化等反应生成的富氢自由基可用于稳定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裂解生成的小分子芳烃自由基碎片,从而有利于BTEXN的形成。煤焦油各馏分由于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经两种分子筛催化热解后BTEXN的提高程度有所差异。沸点小于210℃的馏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Y型分子筛由于具有更强的酚羟基断裂能力,对低沸点馏分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高沸点馏分中多环芳烃的占比较高,ZSM-5分子筛具有更优异的催化裂化多环芳烃的能力,对高沸点馏分的催化效果优于Y型分子筛。(6)煤焦油沥青与糠醛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可以形成碳凝胶,碳凝胶经常压干燥和碳化后可以得到碳气凝胶。煤焦油沥青与溶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比例会影响碳凝胶的凝胶化程度以及碳气凝胶的密度。CO2活化和KOH活化均能显着改善碳气凝胶的孔隙结构,活化条件会影响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对于CO2活化,在950℃活化2 h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到2852 m2/g。相比于CO2活化,KOH活化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对较低,当活化温度为900℃,碱碳比为3:1时所得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1749 m2/g。
孙伯禄[10](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化学传感技术受到了药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在癌症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分析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聚焦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领域的研究,以裸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功能改性石墨烯基碳材料后获得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MrGO)、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PAGD)、多孔石墨烯(PG)、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为电极基础修饰材料,借助功能改性材料所具有的高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一步通过条件优化以构建的传感器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快速、灵敏、专属性检测。本论文首先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用于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载脂蛋白A4(Apo-A4)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构建了中药党参中党参炔苷(Lob)、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并进一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了四种中药活性单体:儿茶素(Catech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Apigenin)、柚皮素(Naringenin)以及当归水提取物和它所含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临床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复杂体系中中药活性组分的直接、快速检测及活性评价提供了高选择、高灵敏、便捷高效的方法。具体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思路见图1):图1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思路图第一部分: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三种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量表评分,迫切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方法。皮质醇(Cor)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应激刺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至血液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与长期应激所致的抑郁症关系密切;载脂蛋白A-Ⅳ(Apo-A4)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血和尿样品中发现的与抑郁症匹配率较高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们均痕量存在于血、尿、唾液等生物样本中,依靠目前传统的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难以满足它们灵敏、快速的检测。为了实现这三种抑郁症标志物更为灵敏、便捷、准确的测定,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传感器:1)基于AuNPs/MrGO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基于PAGD的高稳定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基于PG的高灵敏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基于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的全血样品中人物载脂蛋白A-Ⅳ(Apo-A4)高选择性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电极表面靶标分子的固载量,又为电极转导信号的双重放大提供了条件,为三种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便捷分析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利用制备的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用于Cor检测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玻碳电极经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后,一方面因氧化石墨烯的磁功能化,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因金纳米粒子的修饰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Cor在电极表面的负载量显着增加,加之AuNPs/MrGO的高导电性,因此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Cor的灵敏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o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0 ng/mL,检出限(S/N=3)为0.05 ng/mL。该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为抑郁症标志物—Cor的灵敏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分析手段。2.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由于制备的PAGD具有丰富的极性基团,能够为生物大分子的共价键合提供活性位点,可牢固地将HSP70固载到电极表面,且能最大限度地释放HSP70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超声裂解和诱导聚合制备的性能优越的PAGD用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灵敏分析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PAGD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得构建的呈现出较佳的分析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在0.0976-100ng/mL的范围内对HSP7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ng/mL。将其用于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分析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3.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为了进一步提高HSP70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简化传感器的制备步骤,本研究以导电性能优越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G为电极修饰材料,借助PG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穴结构所具有的强吸附作用将HSP70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 HSP70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导电性的PG显着增加了电极表面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SP70在0.0448-100 n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 ng/mL。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基于PAGD的HSP70免疫传感器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为临床抑郁症标志物—HSP70的检测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4.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利用高性能材料开发直接、快速、超灵敏检测全尿或全血样品中疾病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当前传感器研究邻域的一大新挑战。石墨烯经氮掺杂获得的氮掺杂石墨烯(N-Gr)具有更优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而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于此,本研究将N-Gr和ZIF-8进行复合得到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和结构优化的ZIF-8@N-Gr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抑郁症标志物—Apo-A4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ZIF-8@N-Gr的应用,既增加了 Apo-A4的负载位点,又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Apo-A4单克隆抗体的选用则保证了免疫传感器的高选择性。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100%全血样品中Apo-A4的检测时,在1.47× 10-10 g/mL-3.00× 10-7 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33×10-11 g/mL。该研究为临床100%全血样品中痕量Apo-A4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技术。总体来说,构建的这四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够实现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的快速、灵敏分析。然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难以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生物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来实现其确诊。因此,期望构建多指标同时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第二部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几种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目前,用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方法多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然而它们分析速度慢、通量低、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在线、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活性组分的直接、实时检测等,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利用制备的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多孔石墨烯(PG)及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构建了中药党参、黄芪、红芪中指标性成分分析,及四种结构相似黄酮类化合物、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1.基于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由于党参炔苷在弱酸性条件下,其炔基易受电化学催化发生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进而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信号。基于此,本研究将制备的MrGO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党参炔苷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与GCE相比,MrGO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党参炔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党参炔苷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3×10-8 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党参炔苷检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高选择性。将该方法用于党参药材提取物中党参炔苷测定时,其回收率保持在95.38%-104.66%的范围内。2.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毛蕊异黄酮(CYS)3’位羟基受自身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电化学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直接修饰有多孔石墨烯的玻碳电极(PG@GCE)则对CY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使得CYS在PG@GCE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因此,本研究优选制备的结构优化的PG,构建了复杂体系中CYS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YS分析显示,在浓度1.76×10-7 mol/L~4.4×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78×10-8 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中药黄芪、红芪的提取物及血浆样品中CYS分析时呈现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中药黄芪和红芪中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生物样品中CYS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3.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实现中药组分的活性评价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而利用生物分子受到作用体系中某些变化因素的刺激后,生物分子的活性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化学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可间接地实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功能化石墨烯(PDDA-G)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蛋白质氧化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发生变性,致使其在钴的多吡啶(Co(bpy)3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减小,而黄酮类化合物则能有效抑制·OH对蛋白质的损伤。因此,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OH对BSA的诱导损伤,及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对BSA损伤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结果四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儿茶素>山奈酚>芹菜素>柚皮素,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快捷、灵敏的手段。4.基于DNA/NA-PDDA-G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为了拓宽活性评价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用于中药水提取物及单一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研究将DNA固定在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DNA氧化损伤监测,及当归水提物和其单一组分阿魏酸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DN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造成DNA链的损伤、断裂等,致使其在六氨合钌(Ru(NH3)6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增强,而当归水提物和阿魏酸则能有效抑制·OH对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单体,这是由于当归水提物中的其他成分对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协同作用。本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DNA损伤的监测,而且可以用于抗氧化剂活性大小的评价,也为中药复杂提取物中的其他组分是否影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可见,针对活性组分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电极修饰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中药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是否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和分析策略,以及应用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用于更为复杂的体系中中药组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成为本研究后期所重点关注的焦点。
二、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沿 |
1.2 无醛固色剂的背景 |
1.3 固色机理 |
1.3.1 “成盐” |
1.3.2 “成膜” |
1.3.3 “反应” |
1.3.4 “分子引力” |
1.3.5 “缓冲作用” |
1.3.6 其他机理 |
1.4 几种典型的无醛固色剂及其发展概况 |
1.4.1 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3 以“水性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4 以天然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3 反应性硅油改性明胶/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合成工艺 |
2.4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固色工艺 |
2.5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形貌及性能表征 |
2.5.1 纳米乳液结构的FTIR测试 |
2.5.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测试 |
2.5.3 纳米乳液的形貌测试 |
2.5.4 纳米乳液的粘度测试 |
2.5.5 纳米乳液的互溶性测试 |
2.5.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纳米乳液的FTIR分析 |
2.6.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分析 |
2.6.3 纳米乳液形貌分析 |
2.6.4 纳米乳液粘度分析 |
2.6.5 纳米乳液互溶性测试分析 |
2.6.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3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3.1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2 胺乙基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丁酯-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固色工艺 |
3.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性能表征 |
3.5.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结构的FTIR测试 |
3.5.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Zeta电位测试 |
3.5.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测试 |
3.5.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测试 |
3.5.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FTIR分析 |
3.6.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Zeta电位分析 |
3.6.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分析 |
3.6.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分析 |
3.6.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 |
4.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固色工艺 |
4.5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性能表征 |
4.5.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测试 |
4.5.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测试 |
4.5.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 |
4.5.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分析 |
4.6.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分析 |
4.6.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分析 |
4.6.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含油污水 |
1.1.2 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
1.2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2.1 聚丙烯酰胺的概述 |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2.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絮凝剂的概况 |
1.3.2 絮凝机理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交联嵌段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电荷密度 |
2.3.3 表观粘度 |
2.3.4 絮凝实验 |
2.3.5 Zeta电位 |
2.3.6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 |
2.3.7 稳定性分析 |
2.3.8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
2.3.9 絮凝机理探索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3.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絮凝实验 |
3.3.3 电荷密度测试 |
3.3.4 Zeta电位测试 |
3.3.5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测试 |
3.3.6 稳定性分析 |
3.3.7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
3.3.8 絮凝过程与机理探索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含长碳链的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发展历程 |
1.1.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
1.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1.2 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季铵盐类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单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2 二烯丙基长链烷基苄基溴化铵(DC_nAB)的合成步骤 |
2.1.3 单体结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DC_nA的结构表征 |
2.2.2 DC_nAB的结构表征 |
2.2.3 DC14AI的结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共聚物PAMQ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三元共聚物PAMQ的合成 |
3.1.3 对照品共聚物的合成 |
3.1.4 实验用矿化盐水的配制 |
3.2 三元共聚物PAMQ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2.1 三元共聚物PAMQ的结构表征 |
3.2.2 三元共聚物PAMQ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条件对共聚物PAMQ黏均分子量影响 |
3.3.2 系列共聚物PAMQ的合成及黏均分子量测定 |
3.3.3 共聚物PAMQ的结构表征 |
3.3.4 共聚物PAMQ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元共聚物PAAQN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四元共聚物PAAQN的合成 |
4.1.3 实验用矿化盐水的配制 |
4.2 四元共聚物PAAQN的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 |
4.2.1 四元共聚物PAAQN的结构表征 |
4.2.2 四元共聚物PAAQN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条件对共聚物PAAQN黏均分子量影响 |
4.3.2 四元共聚物PAAQN的合成和黏均分子量测定 |
4.3.3 共聚物PAAQN的结构表征 |
4.3.4 共聚物PAAQN的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技术 |
1.2.1 混凝理论 |
1.2.1.1 压缩双电层 |
1.2.1.2 吸附电中和 |
1.2.1.3 吸附架桥 |
1.2.1.4 网捕卷扫 |
1.2.2 絮凝剂的分类及发展 |
1.2.2.1 无机絮凝剂 |
1.2.2.2 有机絮凝剂 |
1.2.2.3 微生物絮凝剂 |
1.2.2.4 复合絮凝剂 |
1.3 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羟基缩合或羟基自由基引发聚合相连接 |
1.3.2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离子键合连接 |
1.3.3 无机-有机组分通过共价键合连接 |
1.4 混凝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进展 |
1.4.1 焦化废水概述 |
1.4.2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2.1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
1.4.2.2 混凝工艺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离子键合型硅铝杂化絮凝剂制备及混凝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硅酸聚合理论 |
2.1.2.2 杂化絮凝剂制备 |
2.1.2.3 实验水样 |
2.1.2.4 混凝实验 |
2.1.2.5 絮凝剂表征及水样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聚硅酸铝前驱体制备及优化 |
2.2.2 PASi-P(AM-ADB)结构形貌分析 |
2.2.2.1 FTIR分析 |
2.2.2.2 XRD分析 |
2.2.2.3 电导率分析 |
2.2.2.4 SEM分析 |
2.2.2.5 TEM分析 |
2.2.3 PASi-P(AM-ADB)对颗粒物/有机物模拟体系的作用研究 |
2.2.3.1 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2.2.3.2 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2.2.4 PASi-P(AM-ADB)对焦化废水的作用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价键合型硅铝杂化絮凝剂制备及性能优化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杂化絮凝剂制备 |
3.1.2.2 实验水样 |
3.1.2.3 混凝实验 |
3.1.2.4 絮凝剂表征及水样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AP结构形貌分析 |
3.2.1.1 FTIR分析 |
3.2.1.2 XRD分析 |
3.2.1.3 SEM分析 |
3.2.1.4 TEM分析 |
3.2.2 PAAP稳定性能研究 |
3.2.3 PAAP对颗粒物/有机物模拟体系的作用研究 |
3.2.3.1 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3.2.3.2 对高岭土/苯酚模拟废水的作用研究 |
3.2.4 PAAP对焦化废水的作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化絮凝剂靶向去除焦化废水有机物机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焦化废水水样 |
4.2.2.2 混凝实验 |
4.2.2.3 有机物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焦化废水亲疏水性有机组分的去除 |
4.2.2 焦化废水UV-Vis特征吸收有机物的去除 |
4.2.3 焦化废水荧光特性物质的去除 |
4.2.4 焦化废水主要有机成分的去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杂化絮凝剂与Fe_3O_4耦合强化处理焦化废水工艺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2.1 实验水样 |
5.1.2.2 混凝实验 |
5.1.2.3 Fe_3O_4回收 |
5.1.2.4 水样及絮体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磁混凝处理焦化废水效果 |
5.2.1.1 Fe_3O_4投加量的影响 |
5.2.1.2 投加顺序的影响 |
5.2.2 絮体特性 |
5.2.2.1 絮体强度、破碎恢复能力及密实程度 |
5.2.2.2 絮体沉降性能 |
5.2.2.3 絮体形貌 |
5.2.3 Fe_3O_4回收循环利用 |
5.2.4 混凝机理探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5)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两性表面活性剂概述 |
1.1.1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类别 |
1.1.2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1.1.3 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2 两性聚合物 |
1.2.1 两性聚合物的特性 |
1.2.2 两性聚合物的分类 |
1.2.3 两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简介 |
1.3.2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特点 |
1.3.3 离子液体聚合物 |
1.4 皮革加脂剂 |
1.4.1 皮革加脂剂概述 |
1.4.2 两性加脂剂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 |
2 咪唑型离子液体两亲性共聚物p(DMAE-co-[RVIM]Br)的合成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材料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RVIM]Br的合成 |
2.2.4 p(DMAE-co-[RVIM]Br)的合成 |
2.2.5 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2.2.6 p(DMAE-co-[RVIM]Br)的加脂应用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MAE-co-[RVIM]Br)制备条件优化 |
2.3.2 [RVIM]Br的FT-IR光谱分析 |
2.3.3 [RVIM]Br的~1H-NMR分析 |
2.3.4 p(DMAE-co-[RVIM]Br)的FT-IR光谱分析 |
2.3.5 p(DMAE-co-[RVIM]Br)的~1H-NMR分析 |
2.3.6 p(DMAE-co-[RVIM]Br)的XRD分析 |
2.3.7 p(DMAE-co-[RVIM]Br)的表面张力分析 |
2.3.8 p(DMAE-co-[RVIM]Br)乳液的粒径分布 |
2.4 p(DMAE-co-[RVIM]Br)加脂剂加脂应用效果 |
2.4.1 加脂坯革的SEM分析 |
2.4.2 加脂坯革的超景深显微镜分析 |
2.4.3 加脂坯革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4 加脂坯革的柔软度分析 |
2.4.5 加脂坯革的抗张强度与撕裂强度 |
2.5 本章小结 |
3 1,3-丙磺酸内酯改性两性聚合物p(DMAE-co-[RVIM]Br)PS的合成及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2.3 两性聚合物p(DMAE-co-[RVIM]Br)PS的制备 |
3.2.4 p(DMAE-co-[RVIM]Br)PS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3.2.5 p(DMAE-co-[RVIM]Br)PS加脂应用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DMAE-co-[RVIM]Br)PS的FT-IR光谱分析 |
3.3.2 p(DMAE-co-[RVIM]Br)PS的~1H-NMR分析 |
3.3.3 p(DMAE-co-[RVIM]Br)PS的GPC分析 |
3.3.4 p(DMAE-co-[RVIM]Br)PS的XRD分析 |
3.3.5 p(DMAE-co-[RVIM]Br)PS的TG-DTA分析 |
3.3.6 p(DMAE-co-[RVIM]Br)PS的表面张力分析 |
3.3.7 p(DMAE-co-[RVIM]Br)PS乳液的粒径分布 |
3.3.8 p(DMAE-co-[RVIM]Br)PS的润湿性能分析 |
3.3.9 p(DMAE-co-[RVIM]Br)PS离子性能分析 |
3.3.10 p(DMAE-co-[RVIM]Br)PS抗菌性能分析 |
3.4 F-90有机无铬鞣坯革的加脂应用实验分析 |
3.4.1 加脂后坯革红外分析 |
3.4.2 加脂后坯革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分析 |
3.4.3 加脂后坯革SEM分析 |
3.4.4 加脂后坯革EDX分析 |
3.4.5 加脂后坯革AFM分析 |
3.4.6 染料吸收率分析 |
3.4.7 物理机械性能 |
3.4.8 抗菌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丙烯酸改性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1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丙烯酸改性pADD两性聚合物的制备 |
4.2.4 两性聚合物的制备路线 |
4.2.5 单因素优化实验 |
4.2.6 两性聚合物的物性指标测定 |
4.2.7 两性聚合物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4.2.8 pADD两性聚合物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两性聚合物pADD制备条件优化 |
4.3.2 两性聚合物pADD的FT-IR光谱分析 |
4.3.3 两性聚合物pADD的~1H-NMR分析 |
4.3.4 两性聚合物pADD的GPC分析 |
4.3.5 两性聚合物pADD的HLB值分析 |
4.3.6 两性聚合物pADD表面张力分析 |
4.3.7 两性聚合物pADD的XRD分析 |
4.3.8 两性聚合物pADD的TG-DTA分析 |
4.3.9 两性聚合物pADD的离子特性分析 |
4.3.10 两性聚合物pADD抗菌性能分析 |
4.4 pADD-1在F-90有机无铬鞣制皮革加脂中的应用 |
4.4.1 坯革柔软度分析 |
4.4.2 坯革力学性能分析 |
4.4.3 坯革增厚率分析 |
4.4.4 坯革透水汽性及透气性分析 |
4.4.5 加脂剂吸收率分析 |
4.4.6 加脂剂乳液粒径分析 |
4.4.7 F-90有机无铬鞣加脂坯革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
4.4.8 两性聚合物pADD加脂坯革的抗菌性能分析 |
4.4.9 两性聚合物pADD-1加脂剂限量指标测试结果 |
4.5 两性聚合物对TWS生态无铬鞣匹配性能研究 |
4.5.1 两性聚合物的等电点分析 |
4.5.2 不同的等电点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吸收率分析 |
4.5.3 不同的等电点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对坯革染色性能分析 |
4.6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在坯革中渗透结合行为 |
4.7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pADD-2的复配及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2.3 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复配 |
5.2.4 正交试验优化油脂种类及配比 |
5.2.5 单因素优化加脂剂复配条件 |
5.2.6 乳液稳定性测试 |
5.2.7 pADD-2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
5.2.8 pADD-2在无铬鞣革加脂中的应用 |
5.2.9 加脂后坯革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正交试验优化油脂种类及配比 |
5.3.2 单因素优化复配实验条件 |
5.3.3 加脂剂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
5.4 pADD-2加脂剂在F-90有机无铬鞣革/蓝湿革加脂中的应用 |
5.4.1 单因素优化有机无铬鞣革加脂工艺 |
5.4.2 正交试验优化铬鞣革加脂工艺 |
5.4.3 F-90鞣制绵羊白湿革的染色加脂应用效果 |
5.4.4 绵羊蓝湿革的染色加脂应用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氮配体在廉价金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1.1 双齿氮配体的应用 |
1.1.2 三齿氮配体的应用 |
1.2 多齿氮钴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2.1 钴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
1.2.2 钴催化烯、炔的转移氢化反应 |
1.2.3 钴催化氢官能团化反应 |
1.3 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的研究进展 |
1.3.1 四氢喹啉骨架双齿氮配体 |
1.3.2 四氢喹啉骨架吡啶亚胺多齿配体 |
1.3.3 其它四氢喹啉骨架多齿配体研究进展 |
1.3.4 其它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分析仪器 |
2.3 2-氯-四氢喹啉合成路线的设计 |
2.3.1 文献报道的方法 |
2.3.2 新路线设计思路 |
2.4 新路线的初步探索 |
2.4.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
2.4.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
2.4.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
2.5 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 |
2.5.1 存在的问题 |
2.5.2 第一步反应优化 |
2.5.3 第二步反应优化 |
2.5.4 第三步反应优化 |
2.6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合成工艺 |
2.6.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
2.6.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
2.6.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
2.6.4 合成2-氯-四氢喹啉工艺小结 |
2.7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
2.7.1 第四步反应优化 |
2.7.2 第五步反应优化 |
2.7.3 第六步反应优化 |
2.7.4 第七步反应后处理优化 |
2.8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 |
2.8.1 合成2-氯-四氢喹啉-N-氧化物 |
2.8.2 合成2-氯-四氢喹啉-8-乙酸酯 |
2.8.3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醇 |
2.8.4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 |
2.8.5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工艺小结 |
2.9 本章小结 |
2.10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三章 基于四氢喹啉骨架氮配体的开发及其钴配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分析仪器 |
3.3 合成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 |
3.3.1 合成2-烷基取代四氢喹啉-8-酮 |
3.3.2 合成2-烷基取代的吡啶亚胺刚性双齿氮配体 |
3.4 合成吡啶亚胺三齿配体 |
3.4.1 原料酮合成路线设计 |
3.4.2 路线一的初步探索 |
3.4.3 调整后的路线一探索 |
3.4.4 路线二的初步探索 |
3.4.5 路线二的进一步优化 |
3.4.6 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小结 |
3.4.7 合成三齿氮配体 |
3.5 吡啶亚胺三齿配体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5.1 配合物的合成 |
3.5.2 配合物结构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3.7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四章 刚性吡啶亚胺配体促进的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1 实验试剂 |
4.3.2 分析仪器 |
4.4 条件优化 |
4.4.1 实验步骤 |
4.4.2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4.4.3 优化后的条件 |
4.5 底物拓展 |
4.5.1 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
4.5.2 二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
4.6 克级反应及TON和 TOF研究 |
4.6.1 克级反应 |
4.6.2 反应TON和 TOF研究 |
4.7 应用实验 |
4.7.1 以烯基硅烷为硅氢化试剂的硅氢化反应 |
4.7.2“一锅法”合成双烯基硅烷4-7 |
4.8 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8.1 钴配合物的合成 |
4.8.2 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9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
4.9.1 氘代实验 |
4.9.2 以Co配合物为催化剂实验 |
4.9.3 动力学实验 |
4.9.4 反应历程的推测 |
4.10 本章小结 |
4.11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五章 四氢喹啉骨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1 引言 |
5.2 背景介绍 |
5.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1 实验试剂 |
5.3.2 分析仪器 |
5.4 叔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4.1 条件优化 |
5.4.2 底物拓展 |
5.5 仲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
5.5.1 条件优化 |
5.5.2 底物拓展 |
5.6 本章小结 |
5.7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二烯丙基类大分子季铵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病害的防治 |
1.2 香蕉枯萎病 |
1.2.1 香蕉枯萎病病症及传播 |
1.2.2 香蕉枯萎病的预防 |
1.3 大分子季铵盐抗菌剂 |
1.3.1 大分子季铵盐的抑菌机理 |
1.3.2 影响大分子季铵盐抑菌活性的因素 |
1.3.3 大分子季铵盐抗菌剂的类型 |
1.4 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的种类 |
1.4.1 聚胍盐 |
1.4.2 聚咪唑 |
1.4.3 二烯丙基类季铵盐聚合物 |
1.4.4 其它类主链型大分子季铵盐 |
1.5 二烯丙基类季铵盐聚合物的合成 |
1.5.1 二烯丙基类季铵盐的制备 |
1.5.2 二烯丙基类季铵盐的聚合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烯丙基类大分子季铵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原料与试剂 |
2.2.3 季铵盐单体的合成及其均聚物的合成 |
2.2.4 测试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DMDAAC、MBDAAC及 BMDAAC的合成与表征 |
2.3.2 聚合物PDMDAAC、PMBDAAC与 PBMDAAC的合成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烯丙基类大分子季铵盐对细菌及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3.2.4 对细菌及动物真菌抑菌特性的测定 |
3.2.5 药物在土壤外对Foc4的抑菌特性 |
3.2.6 生物毒性测试 |
3.2.7 药物在土壤中的特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类二烯丙基大分子季铵盐在水中的分散及其临界胶束浓度 |
3.3.2 三类二烯丙基大分子季铵盐对细菌及动物真菌的抑菌特性 |
3.3.3 三种聚合物在土壤外对Foc4的抑菌特性 |
3.3.4 生物毒性测试 |
3.3.5 药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抑菌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微交联两亲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含油污水 |
1.1.2 含油污泥 |
1.2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2.1 聚丙烯酰胺概述 |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2.2.1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2.2.2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2.2.3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2.2.4 两性型聚丙烯酰胺 |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絮凝剂的概况 |
1.3.1.1 无机絮凝剂 |
1.3.1.2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3.1.3 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 |
1.3.1.4 复合絮凝剂 |
1.3.1.5 生物絮凝剂 |
1.3.2 絮凝机理 |
1.4 表面活性剂水洗法的研究现状 |
1.4.1 表面活性剂结构及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
1.4.2 表面活性剂水洗法的清洗机理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交联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含油污水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合成工艺研究 |
2.2.2.1 聚合物的合成工艺方法 |
2.2.2.2 聚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结果 |
2.2.3 聚合物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2.3.1 聚合物结构表征 |
2.2.3.2 絮凝实验 |
2.2.3.3 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 |
2.2.3.4 絮体Zeta电位测试 |
2.2.3.5 含油污水乳液不稳定性测试 |
2.2.3.6 有机/无机复配使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1.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1.2 分子量 |
2.3.2 电荷密度 |
2.3.3 絮凝实验 |
2.3.3.1 不同条件下合成的PADO和PAD对含油污水的处理结果 |
2.3.3.2 不同AM/DBC摩尔比下聚合物的脱油率 |
2.3.3.3 PAD_3O系列脱油率 |
2.3.3.4 PAD_2O、PAD_1O系列脱油率 |
2.3.4 Zeta电位 |
2.3.5 絮体强度分析和恢复因子 |
2.3.6 稳定性分析 |
2.3.7 有机/无机复配使用 |
2.3.8 絮凝过程与机理探索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含油污水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合成方法 |
3.2.3 聚合物PADSV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2.3.1 核磁共振谱 |
3.2.3.2 絮凝实验 |
3.2.3.3 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 |
3.2.3.4 絮体Zeta电位测试 |
3.2.3.5 稳定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絮凝实验 |
3.3.2.1 不同SBMA添加量下的脱油率 |
3.3.2.2 不同VTEO_3添加量下的脱油率 |
3.3.3 耐盐性能 |
3.3.4 Zeta电位 |
3.3.5 稳定性分析 |
3.3.6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 |
3.3.7 絮体机理探讨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交联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含油污泥中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合成方法 |
4.2.3 测试方法 |
4.2.3.1 聚合物结构性质表征 |
4.2.3.2 含油污泥处理研究 |
4.2.3.3 含油污泥处理前后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Zeta电位 |
4.3.3 界面张力 |
4.3.4 未处理含油污泥成分测定 |
4.3.5 不同阴离子聚合物单体比例的探究 |
4.3.5.1 PASV系列固相残油率和水中含油率 |
4.3.5.2 PASV系列原油回收率 |
4.3.6 不同阳离子聚合物类型的探究 |
4.3.7 不同总药剂添加量的探究 |
4.3.8 不同复配比例的探究 |
4.3.9 含油污泥处理前后宏观图与SEM微观图 |
4.3.10 处理前后含油污泥EDX分析 |
4.3.11 处理前后含油污泥界面润湿性分析 |
4.3.12 三相分离机理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煤焦油的性质及分离 |
1.2.1 煤焦油的性质 |
1.2.2 煤焦油的分离和利用 |
1.3 煤焦油提质的途径 |
1.3.1 煤的临氢热解 |
1.3.2 煤热解气态焦油催化改质 |
1.4 多级孔分子筛的制备 |
1.4.1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分子筛 |
1.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分子筛 |
1.5 煤焦油沥青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 |
1.5.1 煤焦油沥青制备活性炭 |
1.5.2 煤焦油沥青制备针状焦 |
1.5.3 煤焦油沥青制备泡沫碳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实验煤样 |
2.1.2 实验所用催化剂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2 实验装置 |
2.2.1 微波水热反应装置 |
2.2.2 快速热裂解仪 |
2.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2.2.4 中压制备色谱 |
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2.3.1 热重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表征 |
2.3.3 红外光谱表征 |
2.3.4 核磁共振表征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7 氮吸附表征 |
2.3.8 NH_3-TPD表征 |
2.3.9 有机元素分析 |
2.3.10 模拟蒸馏分析 |
第三章 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煤的结构特性及其热分解行为 |
3.2.1 煤的碳结构类型分析 |
3.2.2 煤的热分解行为分析 |
3.2.3 煤热解焦油中BTEXN的产率和分布 |
3.3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3.3.3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3.3.4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3.3.5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3.3.6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
3.3.7 多级孔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3.4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Y型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3.4.1 实验部分 |
3.4.2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3.4.3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3.4.4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3.4.5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3.4.6 孔结构改性Y型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对煤热解生成轻质芳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4.2.3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4.2.4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4.2.5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4.2.6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分析 |
4.2.7 多级孔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4.3 后改性法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对煤焦油的催化改质 |
4.3.1 实验部分 |
4.3.2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骨架振动特性 |
4.3.3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4.3.4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分析 |
4.3.5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的酸性分析 |
4.3.6 孔结构改性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气态焦油的催化改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煤焦油族组分分离 |
5.2.2 煤焦油馏分分离 |
5.3 煤焦油族组分的分离与分析 |
5.3.1 煤焦油族组分的GC/MS分析 |
5.3.2 煤焦油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
5.3.3 煤焦油族组分的官能团分析 |
5.3.4 煤焦油族组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
5.3.5 煤焦油族组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
5.3.6 煤焦油族组分催化转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
5.4 煤焦油馏分的分离与分析 |
5.4.1 煤焦油馏分的组成分析 |
5.4.2 煤焦油馏分的元素分析 |
5.4.3 煤焦油馏分的官能团分析 |
5.4.4 煤焦油馏分的模拟蒸馏分析 |
5.4.5 煤焦油馏分的催化热转化行为 |
5.5 煤焦油催化改质生成轻质芳烃的过程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比表面积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煤焦油沥青的制备 |
6.2.2 碳气凝胶的制备 |
6.2.3 碳气凝胶的活化 |
6.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
6.3.1 交联剂的选取 |
6.3.2 制备条件的优化 |
6.3.3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形成过程 |
6.4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活化 |
6.4.1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CO_2活化 |
6.4.2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的KOH活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进展 |
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
1.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 |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 |
1.1.2.1 离子型电化学传感器 |
1.1.2.1.1 电活性物质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 |
1.1.2.1.2 非电活性物质测定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
1.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3 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4 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1.2.2.6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
1.2 基于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
1.2.1 碳材料的分类 |
1.2.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2.1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2.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2.3 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2.3.1 基于石墨烯的DNA传感器 |
1.2.2.3.2 基于石墨烯的细胞传感器 |
1.2.2.3.3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3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3.1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3.2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3.3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4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4.1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4.2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4.3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5.1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5.2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5.3 碳纳米管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3.1 基于碳纳米管的酶传感器 |
1.2.5.3.2 基于碳纳米管的免疫传感器 |
1.3 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抑郁症及其危害 |
1.3.2 抑郁症的诊断现状 |
1.3.3 抑郁症标志物 |
1.3.4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4.1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
1.3.4.1.1 多巴胺(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2 五羟色胺(5-HT)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3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4 去甲肾上腺素(N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5 丙二醛(M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2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1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2 γ-氨基丁酸(γ-GABA)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3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1 皮质醇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2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3 人载脂蛋白A4(Apo-A4)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5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进展 |
2.1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
2.1.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
2.1.2 中药活性组分 |
2.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
2.1.3.1 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1.3.2 中药活性组分快检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
2.2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药活性组分中的抗氧化剂 |
2.2.2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
2.2.2.1 清除自由基 |
2.2.2.2 螯合金属离子 |
2.2.2.3 清除氧 |
2.2.2.4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
2.2.3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方法 |
2.2.4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策略 |
2.2.4.1 电化学定量检测 |
2.2.4.2 电化学参数评价 |
2.2.4.3 用于抗氧化活性评价的膜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的机遇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Fe_3O_4磁功能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Cor/AuNPs/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5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2.2.5.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2.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2.2.5.3 免疫反应及皮质醇的测量过程 |
2.2.6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的表征 |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对GO、r GO和 rGO-PEI的表征 |
2.3.1.2 X射线衍射对Fe_3O_4 纳米粒子和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进行表征 |
2.3.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GO、GO-PEI和 MrGO的表征 |
2.3.1.4 Fe_3O_4 纳米粒子及MrGO的磁滞回线 |
2.3.1.5 Fe_3O_4和MrGO的 TEM表征 |
2.3.2 MrGO的 SEM表征比较 |
2.3.3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考查 |
2.3.7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皮质醇(Cor)的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PAGD)的制备 |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3.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3.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3.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PAGD/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3.3.6 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3.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4.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4.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4.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4.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ZIF-8@N-Gr) |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5.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5.2.4.3 免疫反应及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测量过程 |
5.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5.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5.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5.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Fe_3O_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 |
6.2.2 仪器 |
6.2.3 MrGO/Nafion@GCE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6.2.4 电化学测量 |
6.2.4.1 MrGO/Nafion@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2.4.2 党参炔苷在MrGO/Nafion@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6.2.5 党参提取物样品的准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3.2 党参炔苷的电化学行为 |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6.3.3.1 修饰量的影响 |
6.3.3.2 pH值的影响 |
6.3.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6.3.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
6.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6.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
6.3.6 干扰实验 |
6.3.7 实际样品中党参炔苷的检测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7.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7.2.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2.2.4 样品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材料的表征 |
7.3.2 电化学传感器有效比表面积的计算 |
7.3.3 P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3.4 毛蕊异黄酮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 |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7.3.5.1 修饰量的影响 |
7.3.5.2 pH值的影响 |
7.3.5.3 扫描速率 |
7.3.5.4 富集时间的影响 |
7.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7.3.7 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
7.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
7.3.8.1 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3.8.2 生物样本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化学药品及试剂 |
8.2.2 仪器 |
8.2.3 BSA/PDDA-G/GCE电极的制备 |
8.2.4 电化学测量 |
8.2.4.1 循环伏安法对PDDA-G的修饰量的考查 |
8.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2.4.3 方波伏安法对蛋白质损伤的测定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8.2.5 BSA的氧化损伤过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检测 |
8.3.2 修饰量的影响 |
8.3.3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8.3.4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3.5 BS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8.3.6.1 BSA/PDDA-G/GCE修饰电极在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优选 |
8.3.6.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6.3 Fe~(2+)/H_2O_2 配比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7 Fenton损伤蛋白质的红外验证 |
8.3.8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对BS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8.3.9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基于DNA/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与试剂 |
9.2.2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的制备 |
9.2.3 当归样品的制备 |
9.2.4 DNA/NA-PDDA-G/GCE修饰电极的构建 |
9.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
9.2.6 DNA氧化损伤的过程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检测 |
9.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9.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9.3.4 DN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9.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9.3.5.1 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影响 |
9.3.5.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5.3 Fe~(2+)/H_2O_2 配比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6 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9.3.7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蔡宇豪. 湖北大学, 2021(01)
- [2]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柴逢鑫. 山东大学, 2021(09)
- [3]含长碳链的聚丙烯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兰. 东华大学, 2021(01)
- [4]硅铝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制备及强化复杂体系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D]. 王淑军. 山西大学, 2020
- [5]基于咪唑型离子液体的两性聚合物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郝东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D]. 宗志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二烯丙基类大分子季铵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抑制香蕉枯萎病菌中的应用[D]. 张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微交联两亲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应用研究[D]. 尹晓康. 山东大学, 2020(11)
- [9]多级孔分子筛催化转化煤热解气态焦油富产轻质芳烃的研究[D]. 吕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0]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D]. 孙伯禄. 兰州大学, 2020(09)
标签:烯丙基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固色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