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追求高效——从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圆锥曲线论文,高效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三的复习时间是短暂的,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每一位高三一线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的教学设计,针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话题,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一、教学设计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解决.
1.“最值与范围问题”的思考方法
问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AB是过椭圆中心的弦,椭圆的左焦点为F,则△FAB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经过认真思考,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请学生交流想法.从交流的情况看,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大致有两个角度:
(1)借助几何图形解决问题
方法一 如图1,可将△FAB分成两部分,即△FAO和△FBO.欲求△FAB的面积,即求△FAO与△FBO面积的和.若△FAO与△FBO面积同时取最大,则△FAB的面积最大.
在△FAO中,由题设可知FO=,若△FAO面积取最大值,只需点A到线段FO的距离最大.由图1观察可知,当点A为椭圆的上顶点时,到线段FO的距离最大,即AO=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FAO面积的最大值为.
同理可知,当点B为椭圆的下顶点时,△FBO面积取得最大,最大值为.
所以,△FAB面积的最大值为.
(2)建立目标函数解决问题
方法二 ①设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②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0,则AB=2,点F到直线AB的距离d=,故有.
综上,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FAB的面积取最大,最大值为.
在解决完问题1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两个角度,师生共同进行了回顾总结,概括出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的两个思考角度:
(1)借助几何图形,认真观察,寻找存在“最值与范围”的特殊位置;
(2)结合所求目标,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通过代数方法求此函数的最值与范围.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如果要建立目标函数,究竟用谁来建立?
2.“动因”如何分析
教师针对方法二,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直线AB的斜率来建立目标函数?
经过思考,有学生指出:欲求△FAB面积的最大值,说明△FAB是变化的,否则只能是求其值.那么,谁让△FAB变化呢?从已知条件来看,应该是直线AB,因为点F是定点.直线AB又为什么动呢?已知它过原点,所以是斜率使其运动.这样就分析出△FAB面积的“动因”,从而用“动因”(即斜率)来建立目标函数.
也有学生指出:△FAB面积的“动因”,是点A或点B.因为直线AB动,可看作是点A、B在动.而A、B两点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这是因为直线AB过原点,且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一旦点A确定,点B就会随之确定了.
我们知道,当一条直线在经过一定点的情况下,欲使之运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到:一是使其斜率变化;二是让其再过一动点.所以,学生对于△FAB面积“动因”的分析,表面上看好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所求目标的“动因”分析出来以后,即可利用“动因”来建立目标函数,然后寻找“动因”的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或范围(即函数的值域).
那么,用哪一个量来刻画“动因”呢?
3.刻画“动因的量”如何选择
教师针对学生分析的两种“动因”提出问题:既然问题1的“动因”可以是直线的斜率,也可以是点A,那么问题1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经过认真思考,学生又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法三 设点A(m,n),由于直线AB过原点,且椭圆是对称的,所以点B为(-m,-n),则直线AB的方程是nx-my=0.
所以,当且仅当|n|=1时,△FAB面积取最大,最大值为.
方法四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所以,当且仅当m=0时,△FAB面积取最大,最大值为.
教师请学生针对方法二、三、四进行比较分析.在经过认真研讨后,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三种方法均属于利用“动因”来建立目标函数的,所以分析清楚“动因”,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在清楚“动因”的情况下,用哪一个量来刻画“动因”,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三种方法中,方法四和方法三相对简单.方法四简单的原因是直线的设法(无需讨论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及利用了“降维”的思想,即把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二维”),均转化为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一维”);方法三简单的原因是,线段AB的长容易求,点F到线段AB的距离又与线段AB的长有公因式可消,从而运算量大大减少.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敢轻易地设点为“动因”,其原因是设点为“动因”会出现二元变量,害怕消元时不方便.但事实说明,如果问题本身是“对称”的(比如点A、B关于原点对称),化简时又有公因式可消,设点为“动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在选择好刻画“动因的量”后,用这个量与所求目标建立函数关系时,要特别关注“动因”的取值范围,因为它是目标函数的“定义域”.
4.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的方法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求“最值与范围”问题的一般方法:
(1)借助几何图形,寻找存在“最值与范围”的特殊位置.
(2)建立目标函数,用代数方法求此函数的最值与范围.
①分析“动因”;
②建立所求目标与“动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寻找“动因”的范围;
④用代数方法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与范围.
二、几点思考
众所周知,高三复习时间紧,学生负担重,作为教师需要思考应如何设计自己的教学,才能做到科学高效,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对于什么是科学高效的课堂,各人有各自的想法,在笔者看来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蕴知识方法于例题,勿简单罗列
高三的复习课,回顾已学的知识与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笔者不建议在课堂上,对已学的知识、方法进行简单的罗列.
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课堂教学:上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回顾跟本节课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则把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的概念、记忆中的一些方法的名称一一罗列出来.接下来,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把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修订、完善(一般情况下会耗用十多分钟的时间),之后开始例题讲解.
对于这样的教学,笔者曾经也使用过.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样的处理不妥.因为知识和方法一旦与问题脱离开来,就会显得很空洞.回顾的目的,是为了用它们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知道有这些名词就了事.单纯的罗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它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回忆知识、方法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本课,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回顾相关知识、弄清概念,在解决问题中回顾方法,在题后反思中积累经验,这不比空洞的回忆要“实惠”很多吗?
2.例题务必精选,分析要透彻
高三大部分的教学都是解题教学,所以精选例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随意选择几道例题,也能上完一节课,但是长此以往,受害的必然是我们的学生.
笔者认为,例题并不在于有多难,关键在于典型.通过解剖一个“麻雀”,积累经验,从而实现一类问题的解决.比如本课的问题1,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它的解答蕴含着解决“圆锥曲线中最值与范围问题”的一般方法.而一旦有了这个方法,今后只要遇到这类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决.如果我们选择的例题,在它的身上并不能将此一般方法很好的体现,例题应有的功效就没有发挥出来,选择这样的例题就是失败的.
选对例题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用好例题.课堂上是不是在讲完一个例题的解答之后,马上接着讲下一个呢?当然不是!好的例题要充分发挥它的好处,要将它用足、用尽.比如本课,在学生已经给出方法一和方法二之后,为什么还要再探究其他的解法,其目的就是要把例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题后必反思,反思必总结
画“龙”要点“睛”,再好的例题、再透彻的分析,如果缺少了题后的反思、总结都会失去光彩.
比如本课,学生在得到四种解法之后,如果没有回过头来反思、总结的话,那可能得到的仅仅就是这四种解法,或许还是仅针对这一题的四种解法.但若回过头来想一想:方法一很简单,但它是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的一般方法吗?如果“动因”是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设y=kx和x=my哪种形式好?求三角形面积时,在何种情况下将面积分割好?“动因”的范围如何寻找?“最值与范围问题”如何思考?如果对这些问题反复琢磨,我想最后得到的就不仅仅是问题1的四种解法,而是解决“最值与范围”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高三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回顾知识、整理方法、积累经验,在遇到新问题时会思考、分析、解决,并能灵活应对.通过题后的反思总结,能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经验,有更多的解题途径,并能在各种途径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