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_张阳,黄会保

(岳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78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腰腿痛评分、ODI指数;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异常应力等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为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或连同髓核一起,刺激或压迫窦性脊神经,从而出现腰腿麻木等症状。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在治疗方面,经皮经椎间孔入路TESSYS技术将工作插管直接置入椎管,在直视下取出病变髓核,并直接对压缩的神经根进行减压,同时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实现对组织的损伤最轻、获得最好的效果。本研究分析了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8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术式分组。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2-77岁,平均(58.78±2.4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2-76岁,平均(58.71±2.41)岁。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经工作通道插入椎间孔镜。在连续液体冲洗下,对椎管内组织经皮椎间孔镜观察和辨别,用低温射频进行神经探查,确认突出髓核组织之后用不同型号髓核剪和钳子将游离髓核组织取出,将神经松解。最后低温消融射频机下进行纤维环撕裂口皱缩成形术,并进行髓核组织反复冲洗。术后给予双极低温射频止血,术毕给予7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入椎间孔内,拔除外套管,缝合切口,给予无菌辅料包扎。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腰腿痛评分、ODI指数;并发症。

MacNab标准,优:症状完全消失,正常工作生活恢复;良:偶有疼痛,能从事较轻工作;可:症状减轻,但明显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根受压的情况需再次手术治疗[1]。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两组计量数据开展t检验,其他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相比较[例数(%)]

2.3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相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7.14±2.24d、6.15±1.52d优于对照组9.21±2.27d、7.11±1.58d,P<0.05。

2.4两组并发症相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神经损伤4例,出血2例,感染3例,硬膜囊撕裂2例。观察组仅有1例感染。

3讨论

脊柱疾病的治疗理念是尽可能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创伤,最大限度保持脊柱完整性和机械稳定性,积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往治疗策略主张梯级治疗方法。一般是结合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病程,选择保守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内镜检查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直视下病变切除等优势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疗效显著[3-4]。在经皮内镜治疗中,首先需确保临床医生技术,并通过椎间盘的后侧“三角”方法,从椎间盘“内 - 外”选择性去除椎间盘后部的髓核,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TESSYS技术是基于YESS的技术,使用环形钻扩大椎间孔,在椎管内建立工作通道,直视下直接穿过椎间孔进入椎管硬膜外腔而实现髓核突出的摘除,该技术采用导针从腰椎后部穿刺,扩大软组织建立工作通道,创伤轻,能保持腰椎自体解剖结构,保证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减少医源性脊柱的发生,减少术中失血量,可降低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缩短康复时间[5-6]。

本研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建波,吕昕刚,刘民义.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J/OL].当代医学,2018(11):63-65

[2]李宁,童培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2):168-169.

[3]范周洪,李娟,聂少平,李平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2):33-36.

[4]马继业.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其病椎相邻节段退变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96-98.

[5]伍庆,朱美忠,唐跃先,袁中华,涂旭霞.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92-93.

[6]苏俊,王翔,仇冕,叶茂,杨富云.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68-69.

论文作者:张阳,黄会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分析论文_张阳,黄会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