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自动化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提升了城市供暖的自动化水平,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供热管网;集中供;自动化
引言
在提倡集约化和智能化城市建设的今天,城市集中供暖演变为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应当详细对集中供热系统建设及设计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在集中供热使用自动化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能源消耗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大幅度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集中供热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1集中供热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
1.1系统构成
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该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于其内部设备和结构的构成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组成元素很多,而组成元素之间的构建方式又会使系统的运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如果元素的构建不合理,就会影响到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水平。集中供热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热源指的是供热的热源,是供热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供热网指的是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网络,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热用户指的是供热系统的最终服务用户,是整个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末端要素。所以在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求设计方必须要严格控制好集中供热系统的内部构成,对相关要素进行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出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
1.2运行原理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对于供热系统建设管理因素的控制完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换热原理保证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最终达到集中供热的功能。集中供热系统的换热原理是二次热量转化系统,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水循环的方式,将水中的热量释放出来,通过供热管网到达最终的用户端,最终经过循环之后再回到热源,以此来完成整个热源循环的过程。
2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相关技术
2.1变频技术的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频技术在很多领域实现了普及应用,例如,在很多领域的水泵以及风机等设备中变频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变频技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不仅在成本上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其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在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将变频技术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结合使用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供热系统自动化系统。这种供热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将原有系统中的各种监控仪表进行使用,只需要在系统中加入一个变频器即可,然后将变频器与计算机通过专用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该模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不仅方便管理,而且还能轻易实现对逻辑功能的保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变频器进行现场或者远程等两种方式的设置来完成对管网的实时操作。此外,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专用的数据控制以及收集模块后就能实现对整个供热管网系统的实时监测,这样就能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的信息采集并能很好的完成故障预防等工作。
2.2高效热源技术
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热源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构成要素,也是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城市集中供暖系统运行时,由于热源技术比较落后,所以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已出现了高效热源技术,高效热源技术与传统热源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社员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热力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整体来说,实现自动控制的热力站具备了以下几点功能:首先,能够实现对热力站中各项动态参数的实时监督,由此就能够对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然后通过流量的合理控制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热能均衡;另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将热力站的工况进行科学的匹配,从而使热力站能够充分结合用户的实际热量需求提供相应的热量,与此同时,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判断出移动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这样就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保障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档案也能够形成有效的完善,从而使热力站能够实现热量供应的量化管理。在自动化系统针对热力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充分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对二次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的相应曲线进行合理描述,这样就能够通过对比及相应的差距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热量的科学供应。
2.4泵站自动化系统
在城市的供热管网中主要有加压泵站以及混水泵站两类。加压泵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对供热管网的加压,根据实际状况来实时调节整个供热管网的水压状况。而混水泵站的主要作用是对整个城市供热管网的水力以及热力状况出现异常的时候维持其基本循环的动力需求,混水泵通常情况下用于泵供热源处。当集中供热管网的实际管线过长的时候,为了有效缓解供热管网的供热压力,就需要在不同的供热管道上设置加压泵站。而加压泵站通常会设置在供热管网的中间位置或者在供热管网的末端,因此,加压泵站通常又会被分为中继泵站以及末端泵站两种。
2.5换热站自动控制技术
当集中供热系统处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时,系统整体的供热量通常情况下都会与系统产生的热量损失以及用户的热负荷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看出,用户的热负荷以及相应的散热量都与移动供热系统的供热量有很大的关系,总体上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在整个供热的过程中建筑物、实际的工作体系不会产生变化,但是建筑物的外部环境温度会产生较大浮动,由此可知,整个供热系统在热负荷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可见,对整个集中供热系统实际运行最大的干扰因素就是外部环境温度。所以在供热时,主要采取的是分时分区供热控制方式,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热能需求特点,设定不同时间段的供热温度,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循环水泵的转速和功率,这样既保证供热效果,又起到节能的作用。
结语
近几年来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建设越发完善,热网的搭建也愈发完善。只是热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运行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给供热效果带来影响,因此要求城市在集中供热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热网的建设,控制好热网的运行,并利用质调节、量调节、高效热源技术和智能热源技术等,对热网进行有效的控制,切实提高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时永豹.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的电气自动控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1):67-69.
[2]杨冬冬,宋晓磊.集中供热热网控制调节技术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0):217-218.
[3]刘娜.集中供热网控制调节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07):188-189.
[4]管霖,江泽涛,唐宗顺.基于集中质-量调节的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管网管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经济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37(06):75-83.
[5]孟显娇,魏伟.BFO算法在集中供热二次网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07):167-168.
[6]高海峰,张亚锋.集中供热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6):180-181.
论文作者:李瑞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集中供热论文; 系统论文; 热源论文; 管网论文; 泵站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