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刍区”缺位现象透视论文_金东乐

小学数学教学“反刍区”缺位现象透视论文_金东乐

【内容提要】本文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刍区”的缺位现象进行透视分析,找到以下三点原因:“超过量”的成人思维,导致“反刍区”的缺失;“跑马式”的课堂节奏,导致“反刍区”的缺失;“圣经式”的教材观,导致“反刍区”的缺失。以供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反刍区 缺位现象 现象透视

那么,何为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反刍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反刍区”缺位现象如何?透视分析的结果如何呢?本文,笔者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何谓“反刍区”

反刍,在动物界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由此,笔者类比到学生学习中的“反刍区”,是指教师组织、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科知识的理解慢慢地从模糊到清晰,从现象到本质,完成思维的同化和顺应,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二、来自实践的案例:“完美演绎”的教学为何结果不完美?

【案例陈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部分“减法”的例4、例5是“解决问题”,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出示例题: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请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出示课件: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独立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

学生:○○○○○○○○○○○○

○○○○○○○○○○○○○○○

(注:也有的学生画成了三角形,也有的学生把图画成了竖着的)

学生独立列式:12+3=15(面)

教师课件动态呈现思考过程:

教师由此抽象出线段图:

讲解以后,我便直接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接着,笔者用同样的环节设计了例5,“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的例题。

本以为如此简单的知识,加之自己层层递进、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学生一定掌握的扎扎实实,可是一做练习题,学生加法题用减法算,减法题用加法算,根本不会分析,刚才的活跃气氛、踊跃发言,一下子把我打入了谷底,我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

三、案例透视:教学“反刍区”的缺位导致了自主探究与知识建构的断层

(一)案例反思

◆“反刍区”缺位

回观自己上面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学生在知识运用时会有那样高的错误率,就是因为自己跨越了教学的“反刍区”,没能让学生在共性中建立自己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再加一个环节:同学们,现在,你能从生活中找找例子,编几道这样的题目吗?在学生编了3至4题之后,再师生一起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反刍”,内化以后,再应用就得心应手了。

◆“课堂代言人”的过分亮相

现在是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时代,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也导致了孩子对于一个新知的学习知识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对于那些知识丰富的学生来说,今天的知识觉得特别简单,运用起来非常的娴熟,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又往往是这样一批少数的孩子,成为了多数孩子的“代言人”之后,偏偏带着老师跨越了“反刍区”,导致一批中下等生跟不上队伍,使得课堂无法接地气,无法帮助学生夯实知识。

(二)常态课堂下的“反刍区”缺位现象及透视

【缺位现象】

●镜头一:“不研究学生”的老师,总是用自己的思维看知识,看学生,认为有些知识不用讲,或者讲几句学生就会懂,于是教学环节很多,课堂内容很充分,老师讲得很激动,而学生自己则一头雾水;

●镜头二:“死扣教学设计”的老师,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来,直奔自己的课时目标,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设计,到了时间就往下一个环节走,不顾学生的生成和困惑,这样的课堂往往节奏很快,安排很紧凑,但是往往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模棱两可”;

●镜头三:“视教材为圣经”的教师,严格的照搬教材,照着例题讲例题,课堂内容很快上好了,可是下课时间没到,于是用练习来补充。

以上的无论哪一个镜头,教师都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反刍区”,没有意识到、关注到学生新知学习后,需要“驻足”,需要“思一思,理一理,议一议”,需要对知识有一个内化和自主建构的过程。

【现象透视】

◆透视一:“超过量”的成人思维,导致“反刍区”的缺失

通常情况学生也能根据这样富有逻辑的推理,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来解决问题,并且在即时的巩固练习中也能准确无误地完成答题的任务。但是,从中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绎推理的思维占主导,我们知道演绎推理是成人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而儿童学数学的思维更多是不完全归纳的思维方式占主导。显而易见,孩子接受这样“被”强加的思维,并没有经历自身对知识学习的“反刍区”,有可能导致部分中等生及中下等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简单模仿和混沌的状态。

◆透视二:“跑马式”的课堂节奏,导致“反刍区”的缺失

这是我们常态课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其实学生的学习只是处于一个知识的“始发阶段”,在灵活运用知识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

◆透视三:“圣经式”的教材观,导致“反刍区”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有好大一部分老师都在困惑着、迷茫着。他们对《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都知道,可是在实践中却无从着手,不知如何把理念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运用什么方式去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学习行为。所以在教学行为的表现方式上自然就会出现把教材当“圣经”,绝对服从教材,做教材的“奴隶”,最终导致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过程时,置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顾,而学生只能顺着老师的指令“一、二、一”被动地操练着。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六——运算能力(下)[J]小数数学教师.2014年第4期

[2]俞正强.种子课[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翼文.夯实“中间地带”促进课堂高效[J].福建教育.2015年第7.8期

金东乐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小学

杭州市拱墅区隽逸路229号310000

论文作者:金东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反刍区”缺位现象透视论文_金东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