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日本与欧美的农业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欧美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战后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其农业观、农村观虽因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经济至上主义的特征。这种农业观对各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也伴生了诸如城市。过密与农村过疏、环境破坏等问题。为适应新时代,它们都在考虑如何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问题。
一、日本:经济优先的封闭型家族农业经营
日本农业以小农为基础、以家族经营为核心,着眼于农业、农村自身,偏重于生产和经济性活动,形成经济优先的封闭型家族经营农业观。
(一)日本的农业观及其形成的主要背景
日本在60年代以前提倡增产,以追求“经济价值”为中心的农业观居主导地位。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与经济高速增长伴生的公害问题严重,国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随之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价值”。1975年以后,人们转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于是开始追求生活价值,强调发挥农业、农村的社会、文化作用。不过,日本的农业和农村近三十几年来一直是按照《农业基本法》的要求发展的,而《农业基本法》是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产物,其政策目标是扩大农业总生产,执行的是一条一边倒地追求效率性、与其它产生收入平衡、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形成生产地的路线,而且以家族经营为主,偏重于农业的经济侧面,仅把农村理解为农业生产空间,从而形成明显的封闭性,“给追求赚钱的农业盖上关防大印,起了促成经济优先价值观的作用。”(注:〔日〕富民协会·每日新闻社:《农业与经济》1997年临时增刊第57、98、118页。)
日本这种农业观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特殊的国情和有关经济理论的局限性来解释。
首先,日本农业方面的特殊国情主要指:(1)在日本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农业和农村的比重低下。其农地占国土面积的14%,而农业总生产仅占GDP的2.8%,农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口的6.3%,农户数占全国户数的9.4%,农村农户占混住户数的59.2%(1990年)。(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临时增刊第42页。)(2)农产品进口一贯增大,1984年成为第一纯进口国后农产品进口有增无减。谷物自给率由1985年的31%降至1995年的30%。(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7年4月第94页。)(3)农业与制造业的比较生产效率低,1975年为34.8%,1991年为28.1%。由此而导致农工收入比率降低,1975年为62.5%,1995年降至31.8%。(注:〔日〕农林统计协会:《农业白皮书》1993年5月版第22页。)(4)人均耕地和草地分别为5公亩,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5%和0.8%,经营面积在5公顷以上大规模农户、非农户农业事业体,受托作业组织的经营面积所占比例充其量为30%。由此可见,日本的“农业经营形态即使是将来也只能是家族经营占支配地位”。(注:〔日〕富民协会·每日新闻社:《农业与经济》1997年临时增刊第57、98、118页。)地少人多、农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农业收益低等是日本的现实。日本以往从经济至上主义经济观出发看待这种现实,忽视了农业、农村的生活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使之长期难以摆脱衰退的地位。
其次,日本农业的发展曾经长时间以凯恩斯经济政策和国际分工理论为理论基础。凯恩斯政策所追求的目的性结果是使日本走上“投资唤起投资”的高速增长路线,实现物质文明,但也带来通货膨胀、环境破坏、过密过疏等问题,在日本形成“成长至上主义”,GNP第一主义。反映在农业、农村方面,对本来存在于人们中的多样化的需求和农业、农村的多样化的功能,用同一把经济尺子来裁量,结果造成各种错觉——“合理性=经济合理性”、“农业=农业生产”、“农村=农业生产空间”,导致工业大发展而农业衰退的现实。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国际分工论所追求的目的性结果,是在各国产业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提高各经营体的生产效率,使经济福利水平极大化。但是在应用该理论于农业时,忽视了三个问题性前提。第一,要有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竞争形成巨大企业,使市场结构带有寡头垄断性质。而农业却因其产业特点而成为无法与工业相比的小规模生产单位。第二,农业生产为风土条件这种特别的生产要素所左右。在风土条件恶劣的地区不得不弃农的可能性很大。第三,该理论没有考虑“外部不经济”。即环境破坏等经济活动的伴生结果。当时日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理论的缺陷,因而助长了前述日本农业观的形成。
(二)家族农业经营及其局限性
日本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又因规模小而分散和以生物为对象而难以实现像工业那样的机械化,生产的季节性强又决定了难以常时大量雇工。鉴于这些特点,农业真正实现土地、资本与劳动完全分离的资本主义经营比较困难,因此形成了以家族农业经营占支配地位的格局。
早在三十几年前,《农业基本法》就提出以培养自立经营、扶持分工合作的形式,实现家族农业经营现代化的方针,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实现了技术和资本装备高度化,但依然是小规模家族经营占多数。因此,为挽救日趋缩小的农业,日本很重视合作经营,但效果不明显。全国共有461.9万个农地所有事业体,经营耕地455.1万公顷。其中,公司合作经营事业体的个数和经营耕地面积分别占0.2%和4.2%。(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
小规模家族农业经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农地的管理水平低、浪费大。据统计,自给农户弃耕地占11.0%,未播种地占其经营耕地的1.0%;第二种兼业农户的上述指标分别为4.1%和3.8%。与此相比,专业农户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和1%;农业法人则分别近于0和0.2%。(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二是农药、化肥的投量大,带来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据统计,经营耕地30公亩以下的农户要比5公顷以上的农户和合作经营组织平均每10公亩耕地多用30%以上的农药,多施10%以上的化肥。(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这既意味着小规模农业经营因投入大而蒙受经济损失,也意味着多施农药、化肥带给土壤和环境的破坏性大。三是影响机械化的经济效率。就稻米的投入与产出来看,以各年度的农户总平均值为100,1965年农业机械化刚刚就绪时,差距比较小。但到中型农机已经配齐的1992年,30公亩以下的农户其费用指数为145左右,300公亩以上农户的此项指数为75左右,相差1倍多,而日均收入指数则分别约为45和145~160,相差3倍多。(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这组数据表明,小规模家族经营的机械化投入大、经济效率低、是导致“机械化贫困的”的原因之一。
(三)新农业基本法的酝酿与农业观的变化趋势
日本紧急农业农村对策本部于1994年10月通过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相关对策大纲”,决定着手研究制定取代农业基本法的新的基本法。农业基本法研究会于1996年9月提出研究报告,预示了日本农业观的变化。
研究会报告对现行农业基本法的总体评价是:结果只实现了原构想的有限的一部分,未达成的部分很多。报告提出了8项制定新农业基本法时的留意点,最主要的有4点:(1)新法应该有助于创造令人感到宽松、安心、无忧无虑的经济社会;(2)应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世界经济的发展,解决人口、粮食、环境问题;(3)充分地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自我负责的个人创造性,为创造自由、有活力的经济社会做贡献;(4)就粮食、农业、农村在日本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达成国民共识。应该说,这些观点较现行农业基本法要开放得多,但对农业至关重要的人与自然共生的观点未被放在足够的地位。
二、美国:企业化农业与家族经营农业并存
美国是世界头号粮食生产出口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企业化农业为主、家族经营农业与之并存的发展道路。
(一)粮食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地位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有“面包笼”之称,战后一直推行谷物过剩生产和倾销出口政策,呈现高生产、高库存、高出口的特点。60年代初谷物生产量为700万吨,贸易量为60多万吨;90年代初上述指标分别比60年代增加1倍和2倍以上。(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6年9月第9页。)1996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600亿美元,是1991年的1.6倍。(注:〔美〕《美国农务部资料》1996年5月30日。)
从发展过程来看,美国自60年代起,除个别年份因气候或调整库存等原因库存减少之外,基本上呈现库存量逐年增加的趋势。70年代初,因限制种植和气候不佳等原因而开始减少库存。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美国谷物生产增加,库存再次大幅度上升。1986~1987年,库存达到200万吨,相当于当时世界粮食库存的一半。进入90年代后,美国为减轻库存和出口补贴等造成的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强种植限制,抑制生产和库存,使库存率降至世界谷物库存率(1995年为13.9%)以下,1996~1997年仅为10%。(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6年9月第7页。)这对美国粮食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地位及国际市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996年4月美国通过了《新农业法》。新农业法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政府完全撤消了减少耕地面积政策,给农户以扩大生产的自由;二是以往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向农户支付不足竞争的补贴,新农业法完全撤消这一制度,实行补助定金额的所谓“柔性生产契约支付”;三是维持市场营销贷款等政策,劝诱生产成本高的农户离农,促进生产向高效、低成本的农户集中,支持扩大农产品出口。站在客观立场上看,新农业法虽说形式上主张保留支援价格制度,但实际上可能成为难以对付价格下跌的政策体系;它所具有的“WTO(世贸组织)对应型”特点,可能使世界农业问题无谓地复杂化;它虽然强调加强环保措施,但是美国农业具有的所谓“交易就是交易”的性格意味着它与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农业之间潜在着不小的对立因素。
(二)两条并存的农业发展道路
在美国,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一条是企业化的大农业道路,另一条是家族经营式小农业道路。目前,前者占主流。美国大农场的数量并不很多,而且呈减少趋势,但是其实力雄厚,据称四大农场的养猪存栏数竞占全国的45%,而且农场的平均耕地规模从1987年的462英亩增加到1992年的491英亩,同期平均农产品销售额从6.5万美元增至8.4万美元,总生产额从1360亿美元增至1670亿美元,平均单位投入的生产额增加26%。(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
下面以加里福尼亚州为例进行典型分析。
加州农地面积占全国的3%,农户占全国的4%,是生产75种农产品(全国为200种)的美国第一大农业州。其中肉牛、母牛、葡萄、棉等10种产品销量均列全国第一位。该州的农户从1987年的8.3万户减至1992年的7.8万户,表现出农户集中、联合的倾向。大农场的年销售额超过百万美元,而小农户却不足4万美元;在7.8万家农户中,3000家较大农户约占全州生产的2/3。与此相比,75%的农户规模很小,农产品销售额只占该州的5%。(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1月号第51、52页;5月号第92、92页。)
在加州,企业化农业和家族经营农业并存,其价值表现在不同质的市场配置方法上。即企业化农业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量的农畜产品销售。小规模家族经营农业以地方市场为目标,重点以被称为“壁龛市场”的特定狭小范围内的消费者为对象,尽量避开经纪人而广泛地采用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市场配置。
美国上述两条农业发展道路差异很大。企业化农业依赖于国际市场,具有能利用最新技术、获取规模效益、享受关贸总协定的保护政策优惠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环境破坏、资源掠夺式开发、过分依赖外国劳动力等问题。家族经营农业依赖于“壁龛市场”,(具有能满足追求健康饮食、重视环境保护、崇尚社区共同体生活的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机能)。今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互补共存关系,以及高农业生产率下的饥饿与贫困(1992年贫困发生率16%)、农业后继乏人(农村只有3%的孩子希望务农)、环境保护等问题,是对美国农业的考验。
三、法国:尚农、强农观
法国自古有“欧洲粮仓”之称,是仅次于美国的粮食出口国。法国农业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受毁灭性打击,战后又有过靠美援粮食复兴的痛苦经历,因此,举国上下对粮食自给非常重视,把维持强大的农业作为国家的重大目标之一,形成强烈的尚农、强农观。
(一)特殊的价值标准与尚农、强农观
法国人有着特殊的价值标准,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利润乃庸俗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利润、成本、经济不是价值的全部,单纯的经济价值构不成人生和生活的价值标准,而假日、美食、艺术观赏等同工作一样重要,从中可以得到充实感和自我实现。这种价值标准反映到农业方面,表现为民众对农业的深刻理解和挚爱。93%的人认为法国不能缺少强大的农业,50%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中有一个能成为农业人员。(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临时增刊第151页。)由此可见,法国人普遍具有尚农、强农观。
(二)尚农、强农观的主要背景
法国与其他国家迥异的农业观是在以下背景下形成的。第一,国力意识。法国人早在戴高乐时代就将“粮食、核武器、原子能”作为法国国力的三大支柱。法国的农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13,农业人员是美国的1/2,但粮食出口额却是美国的73.3%,而且加工食品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例年的出口盈余在100亿美元以上。(注:同前引《农业与经济》1995年临时增刊第152页。)第二,崇绿和美食意识。法国人对“绿茵、沃土、碧水”独有所钟,充满绿色和阳光的田园、农村成为他们的主要度假地。1987年法国的农场观光创造了接待3.27亿宿次的记录(占全国观光的18%),成为农业的重要收入之一。(注:〔日〕山崎光博等著:《绿色观光》家之光协会,1993年版第79页。)同时,连法国老百姓也把美食作为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促进了法国农产品尤其地方特产的发展。第三,农地丰沃意识。法国农地占其国土约60%,而且很肥沃。上述国力意识以及崇绿和美食意识,促使法国国民珍惜农地,重视粮食生产。正如前总统密特朗所言:“在法国,国土、历史、文化比什么都重要。……靠冲积土形成的法国,从千年以前就这样。改变这种特点,对法国来说是危险的”。总之,法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了其尚农、强农观。
四、农业观、自然观的国际比较
(一)农业观的比较
在战后40多年中,日美法的农业也和工业一样,执行的是忽视物质循环、一味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路线。日本在强调农业与其它产业收入均衡、有选择地扩大有发展前途的作物和形成主产地的路线下,促成了经济优先的农业价值观;美国以无视对环境的欠帐为代价,通过谷物单季种植实现了农业高生产率;法国虽然具有优于日美的尚农、强农的农业观,但是在“实力与利益”理论支配下,它“自己想成为欧洲盟主”,“想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意识,也使其农业观带有经济优先的色彩。它们的这种“经济优先”、经济至上主义”的农业观,危及了各自的农业再生产系统,因此,在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都在发生变化。日本是水田农业,有着与自然融合、依存、共生的优势,虽有施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质污染之患,但少侵蚀土壤之忧。故农林水产省提出,“通过改良土壤等,发展考虑到减轻施用化肥、农药而导致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农业”,强调“自然农法”,并继续把提高粮食自给率作为首要目标。美国是旱田农业,与自然对立,开发、保护的意识强,以解决土壤侵蚀等问题为重点,强调通过轮作和养分循环来实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欧洲国家以减轻氮素污染等导致的环境负荷和农产品过剩问题为重点,强调通过实行粗放化、抑制单产政策,实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
(二)自然观、科学观的比较
如何看待和处理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国的农业观。1993年的环境调查结果说明,在自然观方面,各国普遍认为“自然本来就是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场所”。赞成这一观点的比例以日本最高,其次依次是德、英、美、荷。赞成“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发展本国经济”的比例,依次是日、美、英、德。在科学观方面,赞成“如果人类不插手自然,自然将是平稳而协调的”比例,以日本最高,其次是德、英、美;赞成“经济发展经常伴随着环境破坏”的比例,依次是日、德、英、美。由此可见,日本持有对自然“有计划协调”的价值观。这种自然观既反映了日本继承了儒学的天地、自然与人的协调观的传统,同时也还包含了它们对以往的公害教训的深刻反思。相比较而言,美国对于随经济发展而伴生的环境破坏的认识较低,因此难免它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方面“潜在着不少对立因素”。
从以上对日本和欧美主要国家农业观及其变化趋势的阐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一般是以经济优先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又因掠夺式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等伴生结果。如能未雨绸缪,这种伴生结果是可以防范的。(2)能否减少乃至避免上述结果的产生,树立良好的农业观、自然观、科学观是很重要的。(3)进入90年代后,各国开始重视地球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在重新审视“石油农业”的同时,表现出“积极地回归自然农法”和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的趋势。(4)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密切结合,由以往单纯按“比较优势”考虑那里适宜生产什么就分工生产什么,转向首先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形成当地优势,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区分工合作。21世纪要把农业提高到生命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同时追求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活价值,把农业建设成多元价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