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骨一科 221100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68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于手术前先采用3D打印技术将高能量Pilon骨折实体模型先打印出来,再根据模型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法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踝关节活动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能量Pilon骨折;3D打印技术
高能量Pilon骨折使指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外力是主要致伤原因,患者主要表现为干骺端出现程度不等的压缩、粉碎性骨折,负重轴线损坏、胫距关节面高度不稳定等[1]。临床治疗原则以修复关节面平整、复位、改善踝关节功能为主。本院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以此为依据进行手术指导,获取满意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平均(44.74±1.2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00±0.12)d。II型骨折30例,III型骨折38例。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石膏托制定患肢,并行镇痛处理。护士指导患者完善术前检查,进行CT平扫,明确踝关节骨折、移位情况。研究组患者在患肢经CT平扫后,将数据传至电脑端,建立三维实体骨折模型,并进行标识,据骨折形态和骨折块的移位情况,对于模型骨折部位实施模拟手术,并将复位完成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并将其转送到3D打印机中,将实体模型打印出来。医生根据实体模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并明确内固定的方向、位置,进行塑形。
1.2.2 手术步骤
所有患者均根据CT检查所示的骨折形态、手术设计方案实施手术,临床常用的手术路径有胫骨前远端前内侧、外侧。研究组:充分暴露患者的骨折部位,并依据术前所设计的骨折块行植骨、复位,并置入内固定物(经3D实体模型塑形的解剖钢板)。对照组:充分暴露患者骨折部位,并常规手术复原骨折块,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进行固定。
1.2.3 术后处理
在手术后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行镇痛、抗感染处理,于术后2~3d,指导患者行屈伸功能活动锻炼,在术后8~12周,可行部分患肢负重锻炼,术后半年可行全部患肢负重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2)采用Burwell-Charnley评价患者的骨折复位程度,并随访1年,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评价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将68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3.0软件中,行统计学有效处理,骨折复位程度采用%的形式表示,X2检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的形式表示,t检验,P<0.05,便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2.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踝关节活动评分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踝关节活动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踝关节活动评分()
2.2 比较两组的患肢复位程度
研究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患肢复位程度(n、%)
3.讨论
高能量Pilon骨折多见于车祸、高空坠落伤,是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骨折后患者容易出现骨量流失、关节软骨原发性损伤、骨质血液供应遭到破坏、胫骨高度不稳定等,致残率较高。因胫骨Pilon骨折的复杂性,复位和固定难度较大,因此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CT平扫+三维重建+X线,可给患者提供全面的骨折块移位信息,不过相比较于模型而言,平面三维图片不够直观和立体,故患者较难准确评估手术过程,且无法进行个体化的内固定。
3D打印技术属于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采用塑料、液体或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以打印技术制造实物的技术[2]。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跟人体骨骼完全一致的骨骼结构以1:1的大小呈现在医生面前,可使骨科医生更加直观的认识骨骼病变,了解病变部位解剖情况,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且以上在采取3D打印技术后,可采用实物模型先进行模拟手术,以便在手术之前能够预先准确判断钢板放置的位置,先预弯钢板,可减少术前器械准备时间,也有利于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踝关节活动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盛辉,孙永建,赵汉民,等. 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42-2046.
[2]杨航,焦竞,王俊文.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24):126-127.
论文作者:王涛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两组论文; 踝关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