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病及对患者SF-36评分影响论文_佘德军,严容,窦英磊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消化科 江苏南京 2111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胃、烧心、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为表现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型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肝胃不和为胃食管返流病的常见证型。笔者运用疏肝和胃法联合奥美拉唑 20mg 两次/日、莫沙必利 5mg 三次/日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病(治疗组),并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 20mg 两次/日、莫沙必利 5mg 三次/日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80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75岁,,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3~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起病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 :参照2006年10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1]和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1.3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以下疾病之一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或十二指肠手术史、原发性食管动力疾患(如贲门失弛缓、硬皮病)、上消化道肿瘤、药物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症,幽门梗阻;②Barrett食管、NERD、RE在治疗的8周内未正规服药的患者;③怀孕或哺乳期妇女;④有语言障碍者;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心、肺疾病所致胸痛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 20mg 两次/日,早晚空腹;莫沙必利 5mg 三次/日,餐前30分钟口服,4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组:原治疗基础上辅助疏肝和胃方治疗:柴胡 6g、枳壳6g、白芍10g、陈皮6g、香附10g、川芎10g、姜半夏6g,炙甘草5g。恶心者,加黄连5g、苏叶6g降逆止呕。泛酸者,加瓦楞子15g、乌贼骨15g、白及6g制酸止痛。胸痛者,加元胡10g、川楝子10g理气止痛。失眠者,加合欢皮10g、百合10g、夜交藤10g、柏子仁10g等养心安神。

1.5观察指标

1.5.1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关于胃食管返流症状积分疗效标准以及199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订的《洛杉矶分类(LA分类)法》[3] 胃镜下炎症判定标准制定疗效评估方案:(1)痊愈:胸骨后烧灼痛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内镜积分为0分。(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70%≤疗效指数<95%,内镜积分减少2分。(3)好转:症状减轻,30%≤疗效指数<70%,内镜积分减少1分。(4)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30%,内镜积分无变化或增加1分。其中,疗效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

1.5.2生活质量标准:采用SF-36量表进行测定: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36个条目[4]。

1.6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见表一)以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症状积分好转以上比率(见表二)进行对比,对照组改善症状的速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在躯体疼痛对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见表三 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评估总有效率对比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

3 讨论

GERD属于祖国医学“吐酸”、“嘈杂”、“食管瘅”、“结胸”等讨论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气机的升降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的运化功能健旺,气机升降如常;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胃运化,气机升降失司,从而引起“肝胃不和”的病理表现。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横逆犯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吞酸、呃逆嗳气、胸胁胀痛。对于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白芍、枳壳疏肝理脾,姜半夏、陈皮和胃降逆,香附、川芎理气止痛等,诸药共奏疏肝和胃,理气降逆之功。本方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较单纯使用莫沙必利、奥美拉唑者,能更有效、快速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理念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三仁,许国铭,胡品津,周丽雅,等.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三亚)[J].胃肠病学,2007,12(4):233-239.

[2]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24-129.

[3] Lundell LR, Dent J, Bennet tc JR, et al. Endoscopic assessment of esophagitis: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correlate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Los Angeles classification. Gut, 1999,45(2):172-180.

[4] Manocchia M et al. SF-36 Health Survey Annotated Bibliography: Second Edition (1998~1996). Boston: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1998.

作者介绍:佘德军,男,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方向;

邮寄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御园小区1-914;邮编:053000;

电话:18010125235;邮箱:2296212176@qq.com;

论文作者:佘德军,严容,窦英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疏肝和胃法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病及对患者SF-36评分影响论文_佘德军,严容,窦英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