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目标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0)05-0005-11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面临着全新的国内外形势,转变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作为经济的主体部分,如何切实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面临的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问题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还是始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自提出之后,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争论始终在持续,早在1992年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就已经多达70种以上(Brent et al.,2005)。尽管缺乏统一的表述,但绝大多数概念均在同等重要性条件下强调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协调和谐。中国政府很早就开始重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在2003年发表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2010年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制造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制造业的特性所决定。就本质而言,制造业是通过人类劳动改造自然资源借以满足人类需要,并将废物重新排放到自然中的部门,直接表现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集中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而对于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制造业还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虽然如此,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中国制造业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能源强度明显下降的同时,2007年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较2000年增加了1.25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与之相关,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增加,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在钢铁、水泥、化肥等产品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大量资源被消耗,部分资源已经严重受制于国外;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落后,核心技术明显短缺;在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线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缓慢。
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过去发展道路的路径依赖、缺乏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等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难以形成的深层原因。但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具体目标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构建一套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对于指导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容易直观理解,但又很难准确定义的概念。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精确含义是什么?究竟意味着是哪种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必须发展什么?是指世界、全球、人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指一些部门?发展实现可持续需要经历多长时间?今天的决策者如何考虑未来人类的需求(Graaf et al.,1996)?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揭示上述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为此产生了大量的相关研究。Briassoulis(2001)将上述工作归为以下几种:第一类源于OECD1991年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即区分为对环境接收器的压力指标、环境影响和响应指标;第二类指标是按照可持续能力主要维度,例如环境、经济、社会和集成;第三种指标分类是按照空间尺度,例如全球、国家或地区;第四种分类是按照指标涉及的环境媒介,分为空气、土地、水或生态区等;第五种分类是按照等级划分,例如核心指标、基础指标、具体指标等。关于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历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外研究已经相当细致。Martins et al.(2007)对此做了较好的回顾,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指数既包括制造业系统、具体生产过程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也包括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和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Martins认为这些指标要么没有全部反映可持续能力的三个方面,要么指标过多导致很难使用,要么上述两者情况均存在,而加总指标虽然简单,但存在信息缺失问题。相对而言,可量化的小型指标集在制造业系统评估中更具优势。综合来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中经济和环境因素考虑较多,而社会因素明显不足。Brentet al.(2005)将其归结为社会因素的两个特点:与生态系统不同,社会问题在客观特性方面往往不具备基础;社会问题大都具有更高的文化内涵,在一个问题中往往许多观点在起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充分考虑社会因素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构建的方向。此外,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产品设计以及新产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评价也成为了发展趋势(Howarth et al.,2006; Sutcliffe et al.,2009)。
近年来,中国学者也开始尝试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赵丽等(2009)构建了区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成长五个方面,共20个指标。文章应用该指标体系,采用2004年数据对中国30个省市进行了评价,并形成综合指数。唐德才等(2008)同样是对中国区域制造业可持续竞争力进行研究,分别选取了可持续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和影响指标,并采用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杨义蛟等(2009)设计了包括经济效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一级指标在内的共有5个层次、55项具体指标的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此外,孔善右等(2008)、郑文智(2008)分别对江苏省制造业、福建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三、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测的“基本参照系”
理解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三重含义:一是制造业发展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二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在“供需平衡”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① 从第一层含义出发可以通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进行描述和预测;从第二层含义出发可以通过能源、环境目标进行描述和预测;从第三层目标出发可以从结构与技术目标方面进行描述和预测。我们进一步从工业化、工业现代化,以及工业文明三个层面对“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进而形成对2015年和2020年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测的“基本参照系”。
1.工业化进程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背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如果将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以及后工业化五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阶段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评价结果显示,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2000年为26,2005年为50,这说明2005年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陈佳贵等,2007),见表1。
从静态计算,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到2015—2018年,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我们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期间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推算,到2021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制造业发展将逐步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一方面制造业仍然是人均GDP提升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制造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不仅是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所占比重将不断提升,同时还意味着制造业“质量”的提升。
2.工业现代化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工业现代化又是“国家现代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高技术、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三是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四是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课题组利用2006年中国发布的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通过效率、技术和环境三方面的工业现代化指数计算,得出2004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36.44,这意味着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1/3强,但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陈佳贵等,2004)。
因此,从更长的一段时期看,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在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战略背景下展开的,要遵循工业现代化战略在生产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先进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又是实现工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3.工业文明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将面对“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的命题。实际上,“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不仅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取向,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发展“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象征”。同时,这一命题的回答又必须基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所处特定时代的背景、阶段,以及面临的特定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是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即除了传统工业文明强调重视满足人类需求的生产活动过程之外,“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更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观所强调的要以“调整与控制”方式和手段实现发展的思路。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就是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遵循以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这些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
四、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从中国所处的特定阶段和国情出发,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具体包括总体、结构、技术、能源与环保四个方面。见表2。
1.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指标
在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定义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共同特征,而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位人群的利益关系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条件。具体到中国制造业,保持适度稳定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享有同样福祉原则的体现。一般而言,制造业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大量依靠自然资源投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另一种是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效率为主要动力,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相比而言,后一种发展道路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指标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集中表现在“三个优化”: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工业内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协调,轻工业和重工业各自的内部结构比例协调。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结构模式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结构模式转变。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是指制造业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手等方式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方互动。对技术创新目标的设定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投入目标,即政府对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二是能够反映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所产生绩效的指标;三是制造业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4.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保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与中国能源资源结构性短缺之间的矛盾造成能源供给形势紧张,200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9.8%,较2007年上升1.4个百分点②。环境方面,2007年中国工业废气③ 排放总量达到38.82万亿立方米,为1995年的3.61倍。对于制造业而言,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而环境问题则要通过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以确保经济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在以上对于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本文以在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在2050年左右实现工业现代化为战略目标参照,以及建立“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为基本价值观目标参照,对中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并提出了应当达到的目标值。
五、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测
1.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描述和预测
(1)制造业增速目标的描述和预测。制造业增长具有典型的阶段性。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增速先上升到一定值然后逐渐下降,呈倒“U”型。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具有一定合理性。按照工业化结构指标,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增加值比重仍低于60%(2006年为55.98%),制造业增速应略高于宏观经济增速水平。据测算,1978—2007年中国潜在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之前即使有所下降,仍应在8%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9)。根据2020年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推算,2020年之前制造业的平均增速应为9%左右。初步估计,2015年前年均增速仍将在10%左右,2016—2020年年均增速约为8%。根据世界制造业发展态势,积极扩大内需和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要求。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是衡量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根据相关研究,该指标达到50%—60%为工业化后期,60%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陈佳贵等,2007)。2007年中国该项指标已达到57.67%④,按照工业化进程,同时考虑到中国农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潜力,2015年该指标应高于60%,2020年应超过65%。
(2)效率目标的描述和预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按不变价格计算,2005—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7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绝对值依然较低。以不变价格计算,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制造业的15.40%、19.30%、21.66%和22.23%⑤。继续大幅度提高效率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长期性,加之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生产率增速仍将低于增加值增速,但差距将不断缩小。2020年之前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应力争达到7%,按2005年不变价格和汇率计算,预计到2015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接近2.7万美元/人,2020年接近3.8万美元/人。由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吸收就业能力减弱,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出路。
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为26.57%,较1995年独立核算制造业企业(25.16%)略有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2004年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分别为47.59%、30.26%和34.27%,2005年日本和韩国分别为35.24%和36.72%⑥。未来应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到2015年使增加值率达到28%,2020年力争超过30%。
(3)国际竞争力目标的描述和预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未来出口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前文制造业增速目标及近年来国际工业制成品市场规模增长情况(2000—2007年,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今后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应争取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保持。制造业的实物量总体上不应有大的增加,但价值量应逐步得到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高技术出口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30%左右,中国2003年该指标为27.3%,已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值(陈佳贵等,2009)。但是透过数值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出口总量大、技术含量低”的现状不容忽视。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在提高出口比重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技术产品的内涵,着力提高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从根本上扭转目前以来料加工组装为主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模式,真正实现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按照高技术产品出口基于技术含量提升的数量扩张的发展思路,从发展趋势上看,上述标准仍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可持续发展对制造业出口产品的结构提出更高要求。到2015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应力争达到35%,2020年应接近40%。
2.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目标描述和预测
(1)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目标的描述和预测。整体上看。中国的霍夫曼比例在0.5—1之间波动,1990年为0.975。此后,中国的霍夫曼比例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加快。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综合推测,未来10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重工业比重仍将适度提高;到2015年和2020年,中国的霍夫曼比例可能在0.46—0.52的较小区间波动。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2007年,中国机械电子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约为35%。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深化对机电装备产品需求的增长、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国制造业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升,2015年和2020年,中国机械电子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将分别进一步提升至37%和38%左右的水平。
(2)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描述和预测。我们用高技术产业⑦ 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一比值越大,说明制造业产业结构越趋近于高度化。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最低。1999年后,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稳步提升。我们采用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的比例进行预测,估算出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比值分别为:11.9,12.2,12.5和12.8。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期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未来5和10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可以分别达到14%和16%左右的水平。
(3)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目标的描述和预测。衡量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从时间序列来看,中国制造业前100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1996—2005年的10年间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基本处于13%至15%的区间⑧。未来5年和10年制造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市场集中度目标应该在18%和21%的水平。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地区间要素流动障碍(特别是制度性障碍)的消除将是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中最主要的推动力。
3.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目标描述和预测
(1)制造业创新投入目标描述和预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从创新投入角度来说,主要的度量指标是制造业的R&D强度,辅助指标是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占全体员工的比重。2007年,中国各制造业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3.48%,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各制造业行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员工的平均比重为4.5%。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到2015和2020年制造业研发强度应当分别达到4.5%和5.5%左右的水平,辅助指标应当分别达到5.5%和7%左右。
(2)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目标的描述和预测。我们用制造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作为反映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主要指标,将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作为辅助指标⑨。评价制造业贸易竞争力运用最多的指标主要是贸易竞争力指数(TC)。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净出口与该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2004年后,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开始稳步上升,2007年达到0.24。未来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明和商业化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未来5年和1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应当分别达到0.30和0.35左右的较高水平。2005年和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9.2%和8.4%⑩,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认为2015年和2020年该指标应当分别达到12%和14%。
4.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保目标描述和预测
(1)能源效率目标预测的描述和预测。2007年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较2000年下降了45.85%(11),但由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内部结构仍有待优化,技术水平依然较低,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仍有较大提高空间。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3—2020年中国经济整体能源效率年均提高3%。作为主要耗能部门,制造业应承担更多责任。同时考虑到能效改进的难度将不断加大,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15年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应达到1.4吨标煤/万元增加值,2020年力争接近1.2吨标煤/万元增加值。
2004年底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单产耗能指标,但根据近年来的情况,部分高耗能产品单产能耗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原有指标,作为参考值的国际先进水平也有明显改进,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根据中国目前的具体状况,参照最新国际先进水平,本报告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适度调整,参见表3。
(2)能源消费和结构目标预测的描述和预测。2007年,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15.6亿吨标准煤,较2005年上升了22.35%,较2002年上升了近一倍。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努力降低能源消费增速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前文中能源效率和制造业增长速度目标测算,2015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2.3亿吨标准煤,2020年约为27.8亿吨标准煤,2008—2020年年均增速约为4.5%。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2007年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比重高达92.54%(12)。2007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2020年达到15%。近期,在中国公布的碳减排目标中,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实现上述目标,制造业应发挥重要作用,但考虑到制造业能耗模式改变的复杂性,制造业能源消费目标应与能源消费总体目标持平,即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2%,2020年应实现15%。
(3)排放效率目标预测的描述和预测。依照碳排放系数粗略测算(13),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一次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为0.986吨/万元增加值,较2000年的2.105吨/万元增加值和2005年的1.318吨/万元增加值均有大幅下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主要由能源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根据上述因素的具体情况,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仍有很大下降空间。初步估计,2015年和2020年应较2005年分别下降30%和40%以上。
2008年,在中国制造业各项废弃物中,二氧化硫的去除率达到61.16%,烟尘的去除率达到93.43%,粉尘的去除率达到94.3%,废水的达标率为92.55%,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9.47%。未来随着中国环境政策的日益完善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率将会稳步提高。预计到2020年制造业烟尘去除率、粉尘去除率和废水达标率均将接近100%,二氧化硫去除率应超过8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应超过90%。
六、总结
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背景下进行的,从中国国民经济所处的特定阶段和国情出发,我们从总体、结构、技术、能源与环境四个方面对2015年和2020年的目标做出了预测,见表4。
[收稿日期]2010-04-30
注释:
① 该部分参考了朱高峰院士在2009年7月《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总报告研讨会上的相关论述。
② 国家发改委.2008年石油行业运行情况及2009年趋势预测[OB/EL].人民网,2009.
③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中国的统计口径,工业废气主要是指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
④ 制造业增加值是按照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测算。
⑤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劳动生产率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际统计数据(2008)中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计算;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数据计算,价格指数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⑥ 依据国家统计网站相关年份的《国际统计数据》计算。
⑦ 为了保持本研究成果与相关部门公开统计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采用科技部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5个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目前的评价和界定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技术活动的实际情况。以2007年数据为例,当年中国全部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R&D强度(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8%,虽然高技术产业总体R&D强度(6.01%)高于平均水平,但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分别仅为4.66%、3.87%,仅略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如果按照2001年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应当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2倍。由于中国多数高技术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因此同类产业的研发强度与OECD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被划分为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其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
⑧ 1996—1999年数据转引自魏后凯(2002),2000—2005年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00—2005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获得。
⑨ 关于创新绩效测度的讨论参见Keith Smith(1998).
⑩ 我们认为,相对值指标比绝对值指标(如发明专利总量)更能反映创新绩效。2005年和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世界的比重数据来源于《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
(11) 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在能源强度计算中,2007年增加值为规模以上制造业,其余年份增加值为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价格指数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2) 依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能源平衡表和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耗量计算,采用发电煤耗计算法,其中制造业终端水电和核电消费量按照制造业终端电力消费占全部终端电力消费比重以及水电、核电生产量(采用发电煤耗计算法)测算。此外,虽然目前能源消费统计中不包括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但即使考虑上述因素,制造业终端能耗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也不足9%。
(13) 碳排放系数分别为:煤炭0.742吨/吨标煤、石油0.585吨/吨标煤、天然气0.484吨/吨标煤。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中国工论文; 工业增加值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