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典型论文,区域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快速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的大市场,我国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唯一途径就是要依照市场运行机制的法则,不断提高整个国家、各个地区以及各个企业的竞争力。
任何一个企业不仅要归属于某一个行业,而且也要落实到某一特定的区域中。从空间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力包括该企业在其所在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区外市场的竞争力两部分。一个地区所有企业的区外市场竞争力的总和就构成了该地区综合的对外经济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区域竞争力(或城镇竞争力)。即使那些仅为当地市场服务的企业也会以其生产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高低间接地为当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服务。因此,区域竞争力是区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可用该地区输出产品占全国或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在产品市场上),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在要素市场上)来表示。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学者克莱恩提出了如下的“国力方程”:
P=(C+E+M)×(S+W)
式中:P为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由人口与领土构成);E为经济能力(由GDP和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外贸等构成);M为军事能力(由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军事力量构成);S和W分别为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这个评价方案虽然是针对综合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了一国的经济能力),但其评价方法与思路给以后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启发。
1980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实用性和代表性。2002年该方案由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大要素(此前为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金融体系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等八大要素)组成,各要素又包含许多评价指标,共计314项。需要说明的是,评价的几大要素之说,主要是综合角度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历年根据具体的情况也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讲对评价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1995年中国正式参与该评价体系,历年的排名是:1994年第34名、1995年第31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1名、1999年第29名、2000年第30名、2001年第33名。2002年按新的评价方法排名为第31名。
二、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应该指出的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城市和区域在竞争力评价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只有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处理的不同。
1.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区域竞争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初始竞争力(P),指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二是潜在竞争力(Q),指由基础设施、法规体系、政府干预或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内外开放程度(外向度或外向依存度)、社会条件(如由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等所决定的人力资本条件、科技水平)、保障体系、企业家精神等等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动态区域发展优势;
三是现实的竞争力(N),指经济实际运行效果或效率:如GDP、人均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群、城镇化水平及体系、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RC),由以上三项分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后相加而得,即:
RC=W1P+W2Q+W3N
式中:W1、W2、W3为权重系数,三者之和为1。
关于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考虑到这是一次关于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初步尝试,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为简便起见,本文拟以《2001年中国统计》中,可以得到的有关区域统计数据为主,适当补充一些手头可以获得的其它数据,来确定以上指标。依据本办法共选择了100多项评价指标(见附表;注:刊发时删除了部分没标注数字的指标)。
2.典型区域的选择
拟选择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核心区,作为评价对象。考虑到数据整理的方便,三大核心区的范围做以下选定: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广东全省计算;环渤海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
3.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从技术上讲,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指标的量化。主要是针对非数量指标而言,数量指标不需此步骤。量化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模型计算和人为赋值等。二是单项指标的评分。如百分制、五分制、十分制以及排序等。三是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包括评分体系的选择、各级权重的确定(包括各指标及分指标的权重)、评价分级及描述或排序。
本文非数量指标的量化,将视具体情况而定;指标的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各指标的权重在分指标内确定,并均赋予等值的权重;分指标权重按重现实和潜在因素为原则确定,初始竞争力(P)的权重为0.2,潜在竞争力(Q)的权重为0.3,现实竞争力(N)的权重为0.5。评价结果见附表。
由附表评价结果可知:(1)综合竞争力指数显示,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最后是环渤海地区,三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为73.36、72.76和69.42。这与现有一些类似的有关评价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本评价方案所选择的区域较大一些,这样更能公平、客观地反映地区竞争力状态。(2)从初始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三大核心区十分相近,珠江三角洲稍高一些,其他依次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初始竞争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缺乏,如人均金属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能源等,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从潜在的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4)从现实的竞争力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最大,依次是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没有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包括在内。这两个地区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2000年,香港GDP总量达12667亿港元,超过了目前居全国内陆各省区第一位的广东的水平,人均GDP达19.0万港元,也远远超过广东的水平;澳门GDP总量达497.4亿澳元,人均GDP达11.6万澳元。如果将香港和澳门也纳入评价的范围,那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地位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三、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途径
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决定于区域的分工地位、优势产业群的建立、优势企业的规模以及技术创新等。培养区域竞争力,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1.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提高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
区域经济始于区域分工与交换,如果各地经济都一样或没有交换的联系(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那就无所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分工与交换联系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越高,其区域竞争力就越强。区域分工的地位,不仅决定于产业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于产业加工的深度。从产业起点看,研发中心高于制造业中心,而制造业中心又高于原材料基地;从加工的深度则可以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原材料基地仍然可以搞出高科技含量的“纳米”等新材料出来,一个没有特色的研发中心,有可能远远比不上一个前途光明的制造业中心。因此,培养区域竞争力不仅要在产业的起点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上下功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全国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较高的缘故。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不仅具有较高的重工业加工水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轻工业加工水平,这是以重工业加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和以轻工业加工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无法相比的。
此外,从总体上讲,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赖于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则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2.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及产业群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离不开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共同努力,但主要还是有赖于那些由区域先天和后天禀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面向区外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所谓优势产业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化领域所建立的一系列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由共性和互补关系连结在一起,可以共享共同基础设施带来的方便。拥有若干专业化优势产业群,是一个地区经济走向成熟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优势产业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终端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专为优势产业群服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下游产业;相关配件生产厂商;特殊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政府及民间机构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研发、信息咨询;等等。优势产业群对区域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专业化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三是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创办和吸引其他地区大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因为产业群创造了合适的专业化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环境,便于新企业的开办或分支机构的设立。
从形式上看,所谓产业群,实质上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与为这些优势企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组织。一个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经济都有这样一个由大、中、小型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个主要产业群的大型龙头企业的总部,而围绕着上海的江浙一带,则分布着与上海龙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批充满无限活力的中小企业,构成了该地区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的区域经济格局。
3.扶持优势企业,加速优势企业的规模化,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
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经济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群中的优势企业中去,不仅能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来的效率。
一个地区最终的优势将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地区竞争力,还要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优势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企业和技术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该地区区域竞争力名列全国各地区之首的重要原因。
附表:2000年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表(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竞争力综合指数(RC)
73.3672.76 69.42
1.初始竞争力(P)分指数
13.0014.36 13.79
1.1.使用港口的便捷程度
80 70
85
1.2.距世界市场的距离
80 90
70
1.3.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
20 40
80
1.4.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100 100
40
1.5.人均主要金属矿产拥有量
30 50
60
1.6.人均主要非金属矿产拥有量
40 60
65
1.7.森林覆盖率
50 55
45
1.8.城市每万人绿地面积
60 80
70
1.9.城市空气质量
60 60
65
1.10.水体质量 60 70
55
1.11.人口数量100 100
100
1.12.劳动力数量
100 100
100
1.13.人均工业总资产 90 80
70
1.14.人均耕地 40 50
60
2.潜在竞争力(Q)分指数
23.2122.20 22.50
2.1.交通线路密度
85 80
90
2.2.主要港口吞吐能力
80 70
85
2.3.城市用水普及率(%) 99 98
98
2.4.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80 90
60
2.5.城市用气普及率(%) 80 75
85
2.6.城市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
80 75
70
2.7.城市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
80 55
70
2.8.外商企业数
80 95
70
2.9.高等学校在校人数
80 55
75
2.10.成人文盲率
60 80
50
2.11.人均教育经费 80 70
65
2.12.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
60 55
70
2.13.科技经费筹集额(亿元) 60 40
100
2.14.专利申请批准量(件) 80 100
70
2.15.社会保障覆盖率 84 86
77
2.16.民营企业从业人数
70 60
65
3.现实的竞争力(N)分指数
37.1536.20 33.13
3.1.GDP
85 70
65
3.2.人均GDP 85 70
65
3.3.GDP增长速度
80 80
80
3.4.谷物亩产
80 70
60
3.5.棉花亩产
65 60
50
3.6.农村人均出售肉类
55 60
70
3.7.大型工业企业数
80 70
75
3.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80 70
65
3.9.工业产品销售率
65 58
63
3.1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80 75
72
3.11.单位工程优良品率(%)
60 70
70
3.12.货物周转量
80 65
75
3.13.客运周转量
65 70
58
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 78
60
3.15.进出口商品在全国的比重 90 95
65
3.16.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的比重
80 90
60
3.17.国际旅游收入在全国的比重
80 95
70
3.18.人均财政收入 85 90
70
3.19.城镇化水平
68 70
65
3.20.建成区面积
65 62
68
3.21.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 61 65
63
3.22.工业废气处理率 65 62
70
3.23.工业废资综合利用比率 75 70
65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