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昊,郑敏

中药熏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昊,郑敏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和心肌炎等。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A组的4、5、9、10、l6型及B组的2、5型,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均为其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CoxA16和肠道EV71最为常见,主要影响婴幼儿。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人群多而集中的场所是该病的主要流行或易传播场所。患儿无获得性免疫,同一儿童可多次发病。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特征

1.1 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最早在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报道,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英国、美国也发生手足口病流行,1959年英国正式命名为手足口病。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1998年台湾地区发生了129106例手足口病,死亡78例,91﹪的死亡患儿小于5岁〔1〕。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2011年全国共分别报告手足口病488955、1155525、1774669和1619306例,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26、353、905和506例,总体病死率约为0.05%。手足口病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位居我国39种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之首,死亡数位居前5位[2],而2012~2014年全国共分别报告手足口病2168737、1828377和2778861例,死亡病例数分别为567、252、501例,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影响传染病疫情之一。

1.2 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具有播散快、流行性强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 治疗现状

尽管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防治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效药物,但是许多学者和专家们还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展开了积极的研究。

部分学者对引发手足口病最常见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型)病原体进行了研究。如胡永峰〔3〕对我国手足口病病原学进行了调查并对针对引起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EV71,进行了抑制EV71体外复制的干扰RNA的筛选。

部分学者对手足口病早期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如张桂娟等〔4〕发现,通过科学规范的病情观察方法(包括体温,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可降低手足口病危重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早期识别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王利等〔5〕对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适应社会和家长需求,能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紧张心理,有益于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也有学者从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及诊断入手以减少死亡,如周艳〔6〕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手足口病轻症和重症重型患儿血清中存在着差异,重症重型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存在着高浓度的血清细胞因子IL -1β,IL-6,IL-10,TNF-α,与病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可作为手足口病病情诊断的辅助指标。王嵘娟〔7〕认为应重视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陈益宏〔8〕研究了血清心肌酶和免疫球蛋白在手足口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认为应密切关注手足口病患者血清心肌酶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心肌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祖国医学认为,手足口病的发生以感染时邪为主,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内侵生湿生热,向外发于肌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卫生部修订并出台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为各地指导中医药防治提供了规范,“诊疗指南”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所以清热、解毒、化湿成为其最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中药专方专药如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等给其治疗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并无固定的方剂作为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方剂,各位学者各有研究。如高军〔9〕采用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45例,观察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发热消退等方面情况,结果治愈10例(占22.2%),好转33例(占73.3%),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认为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可以有效治疗手足口病。中药及中西药合用治疗手足口病方面主要以甘露消毒丹、清热灌肠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中药手足口病一号方、大紫方、清瘟灵、银翘藿茵汤、阿昔洛韦联合山腊梅颗粒、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病毒唑、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等效果较为显著〔10〕。钱泽全〔11〕等、石秀丽〔12〕通过研究发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莫亚雄等〔13〕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刘建忠等〔14〕研究表明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定,安全性好。

3 中药熏洗治疗手足口病的应用

裴霞等〔15〕用超声波医用雾化器将干扰素液雾化成雾粒送入患者口腔黏膜病损部,每天1次,连续5天,同时用板蓝根15 g、大飞扬30 g、地胆头30 g、银花藤30 g煎水,浸泡手足皮肤病损处,每天两次,口腔疱疹、手足皮肤病损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余君〔16〕研究表明泻肝火清肺热中药方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退热快、病程短、皮疹消退早、并发症少等优势。董翠红〔17〕采用加味白头翁汤,煎液外洗、浸泡手足臀部,不仅能使药物作用于手足口局部而治其标,而且药物于手足口刺激脏腑在手面经穴、足底的投影区、口舌脏腑分布区而治其本,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不仅早期治愈效果好,而且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总结及展望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手足口病的西医治疗是以支持疗法及抗病毒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一般运用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治疗的情况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在治疗手足口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手足口病明显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现有文献报道多为临床总结或经验总结,循证医学证据力度较小;回顾性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目前已有临床实验研究探讨中药的治疗作用,但从文献报道来看,多数只是简单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中药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必将为治疗手足口病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Wang SM,Liu CC,Tseng HW.et al Clinical spectrum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southem Taiwam,with an emphasis on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Clin Infect Dis,1999,29:184-19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传染病报告:卫生部发布2012年1~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EB/OL].http://www.chi-nacdc.cn/tjsj.

[3]胡永峰.我国手足I:3病病原学调查及小干扰朋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1-103.

[4]张桂娟,窦文静,宋相安,等.病情观察在早期识别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87-188.

[5]王利,张郑响.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54-57.

[6]周艳.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1:1-5.

[7]王嵘娟.心理护理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2):134-135.

[8]陈益宏.血清心肌酶和免疫球蛋白在手足口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1,32(17):3420-3421.

[9]高军.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45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8,4(5):36-37.

[10]黄海英,宋辉,刘红.中药及中西药合用治疗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425-426.

[11]钱泽全,许国钧.银翘散加减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O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4):153-154.

[12]石秀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96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164.

[13]莫亚雄,段晶,鲁萍,等.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O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5):25-26.

[14]刘建忠,全海玲.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3):71-72.

[15]裴 霞,孙琪殷,翟佳羽.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551-2552.

[16]余君.自拟泻肝火清肺热中药方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导报,2012,9(21):108-109.

[17]董翠红,刘昌健.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1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

论文作者:吴昊,郑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中药熏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昊,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