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

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

时敏[1]2002年在《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斑潜蝇Liriomyza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害虫,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蔬菜和花卉生产上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其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斑潜蝇在我国分布广泛,给我国的蔬菜和花卉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解决目前我国在斑潜蝇传统分类鉴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斑潜蝇属中的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的分类鉴定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美洲斑潜蝇的种下分化作了分析。 1、通过对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前翅前缘上的刺毛形状和排列方式、雄成虫的阳茎在这叁种斑潜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幼虫后气门突和卵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幼虫后气门作为分类特征不如在光学显微镜中明显;而不同斑潜蝇的卵在电镜下的形态却有明显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美洲斑潜蝇雌虫产卵器形态特征和表面饰纹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斑潜蝇前翅前缘上的刺毛特征和卵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作为斑潜蝇的种类鉴别依据;雌成虫产卵器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以作美洲斑潜蝇种下分化的判别依据之一。 2、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酯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美洲斑潜蝇酯酶有5条酶带,南美斑潜蝇有3条酶带,番茄斑潜蝇有6酶带。 3、对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的rDNA ITS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亲缘关系很近,遗传同源性高达98.3%;美洲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的遗传同源性为89.3%,南美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的遗传同源性为89.6%。 4、对采集自江苏(扬州)、浙江、广西和海南的美洲斑潜蝇的rDNA ITS序列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的亲缘关系依次为:江苏和浙江的遗传同源性为99.1%,江苏和广西的遗传同源性为93.3%,江苏和海南的遗传同源性为84.8%。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地理种群,其遗传分化随地理差异的增大而增大。 5、通过对不同寄主上的美洲斑潜蝇的rDNA ITS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寄主上的美洲斑潜蝇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在嗜好寄主豇豆、番茄和西葫芦上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番茄上的与豇豆上的遗传同源性为99.7%,番茄上的与西葫芦上的为95.3%;而在非嗜好寄主棉花和油菜上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近,其遗传同源性为94.5%。

戴小军, 梁满中, 陈良碧[2]2007年在《栽培稻种内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为外类群,对栽培稻(O.sativa)籼亚种(O.sativassp.indica)和粳亚种(O.sativassp.japonica)18个材料的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供试材料中有籼亚种品种(系)9个,粳亚种品种(系)6个,爪哇稻2个和陆稻1个。结果发现,栽培稻种内总变异位点23个,占总碱基数的5.41%;8个信息位点,占总碱基数的1.82%。籼亚种ITS全序列的长度为425~430 bp,G+C含量为74.25%~75.59%;粳亚种ITS序列总长度为425 bp,G+C含量为74.25%~75.59%。以ITS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能将栽培稻区分为籼、粳2个亚种群,爪哇稻与籼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研究栽培稻的演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金金[3]2015年在《玛咖真伪鉴别、有效成分研究及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玛咖(Lepidium meyenii, maca)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长期用作食物和民族药。2011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玛咖粉为新资源食品,使玛咖产品得以合法进入我国市场。随着玛咖市场的快速兴起,迫切需要相关技术以解决玛咖真伪鉴别、资源综合利用、活性成分分析及质量安全评价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玛咖真伪鉴别、高活性膳食纤维制备及玛咖标志性成分玛咖酰胺的合成及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样品中玛咖酰胺组成和含量,全面分析了玛咖样品中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为玛咖资源利用和质量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玛咖真伪鉴别方法。用SDS (Aodium Sodecyl Sulfate)法分别提取了43份不同玛咖样品的总DNA,扩增得到玛咖ITS序列,经过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玛咖ITS序列全长621bp,无变异位点,具有种内一致性;NCBI数据库搜集了19种玛咖伪品IT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玛咖ITS序列与其伪品的ITS序列存在5-332 bp的变异位点,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建立了以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的玛咖真伪鉴别方法,并利用掺杂10%芜菁的玛咖粉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2)利用玛咖泡酒残渣制备了高活性膳食纤维。以玛咖泡酒残渣为原料,通过酶法和化学法分别制备了膳食纤维。分析了两种膳食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红外谱图、基础化学组成及单糖组成,并进一步研究了溶胀率、持水率、持油率、葡萄糖吸附率和葡萄糖阻滞率。结果表明酶法制备的玛咖膳食纤维具有更疏松的空间结构,更高的总纤维含量(81.10%),更丰富的单糖组分(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为1.84:1.53:0.29:0.26:1.63:1),以及更高的溶胀率(26.17 mL/g),持水率(16.29g/g),持油率(5.79g/g),葡萄糖吸附率(905.91μmol/g)和葡萄糖阻滞率(24.59%)。(3)合成了玛咖酰胺对照品,建立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y)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提取方法。采用EDC/HOAt法合成了九种玛咖酰胺,并经HPLC-UV,HPLC-MS2及NMR进行结构和纯度检测,表明该法合成的玛咖酰胺得率高(≥90%),纯度高(>95%);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玛咖酰胺的方法,确定了提取条件,超声功率200 W,温度50℃,时间15 min,液料比40:1(mL/g);建立了玛咖酰胺等度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2%甲酸)为90:10,流速0.6 mL/min。验证试验显示9种玛咖酰胺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2.12%和≤3.21%,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4)研究了不同玛咖样品中酰胺组成和含量。研究了不同颜色、不同部位、不同大小、不同来源、不同产品类型和不同干燥方式的玛咖样品中酰胺种类组成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玛咖样品中酰胺组成相似,但含量差异较大,总酰胺含量黑根(871.72 gg/g)>黄根(704.58μg/g)>紫根(676.83μg/g),须根(1942.90 gg/g)>主根(704.58 μg/g)>叶片(40.54 μg/g)>种子(0),小根(928.92μg/g)>大根(435.79μg/g),国内(578.42-2773.92μg/g)>进口(41.24-502.97μg/g),精片(1235.67μg/g)>干片(1036.94μg/g)>鲜根(264.15μg/g),风干(280.78μg/g)>冻干(58.70μg/g),且不同干燥样品中总酰胺含量随保存时间明显升高。(5)制定了《玛咖干制品》云南省地方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检测了云南省79份玛咖样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将玛咖酰胺含量作为玛咖干制品(果、片、粉)质量分级指标,制定出《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该标准于2015年9月27日正式施行。

张颖娟, 杨持, 成文联[4]2003年在《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与同生境下蒺藜科叁个种的核rDNA ITS的序列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揭示分布于西鄂尔多斯高原的中国特有种四合木对生境的适应性及与其他属的亲缘关系,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四合木与同生境蒺藜科(Zygophllyaceae)其他3个种的核糖体DNA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ITS片段长度、GC百分含量和变异位点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ITS1长177~212bp,ITS2长218~237bp;GC含量为57.7%~62%,信息位点比例30.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与霸王(ZygophyllumxanthoxylumMaxim)在系统位置上较相近,白刺(NitrariasibiricaPall)与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较相近.ITS所揭示的亲缘关系与这些种的形态学和胚胎学特征相似.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5]2003年在《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q3、CN1和S317)和1个P.medicaginis(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sojae、P.medicaginis、P.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2个菌株分成5个聚类组:1.本研究所测的5个P.sojae菌株和Genbank中的2株P.sojae(AF266769和AF228089)成一组,各菌株的ITS1和ITS2遗传距离分别是0~0.0043和0.0093;2.菌株44390和Genbank中2株P.medicaginis(AF266799与L41379)聚为一组,3个菌株的ITS1、ITS2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98~0.0263;3.Genbank中的AF266800(P.trifolii)和L41380(P.megaspermal)为一组,2菌株的ITS1和ITS2距离分别是0.0049和0.0070;4.Genbank中的3个p.megasperma菌株(AF266794、L41381和L41382)成为1个聚类组,3个菌株的ITS1之间遗传距离为0.0000~0.1444,ITS2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482~0.1104;5.余下的Genbank中的1株(L41385)成为一个独立的聚类组,其ITS1和ITS2与其他15个菌株的ITS1和ITS2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763~0.4430。上述结果表明,分另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sojae,L41380可能属于是P.trifolii,P.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左登平[6]2008年在《虫草有性型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文中认为虫草属真菌寄主范围较狭窄,但其生活史中存在着有性型和无性型两种不同阶段,在两者对应关系的确证上,Koch法则最可靠,即把无性型接种到相应的寄主上培养出子实体,但由于很多虫草的天然生长条件很难模拟,难以培养出子实体,所以很难推广应用,其它几种生物学的确证方法也都各有其局限性。然而,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虫草有性型及无性型对应关系的确证方面逐渐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ITS区是rDNA转录单位的一个部分,它是由两个不编码的ITS1和ITS2构成,由于ITS区相对较短,PCR容易将其扩增,且该区在属内种间具长度的保守性和核苷酸序列的高度变异性。因此,利用测定并比较虫草有性型标本及其假定无性型的DNA ITS区序列以确证两者的对应关系,从而弥补一般生物学确证的不足。在生物学确证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核糖体ITS区序列(rDNA ITS)的分析,研究了部分虫草无性型菌株及有性型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一些虫草的无性型进行了形态学的培养观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台湾虫草和其无性型黄山被毛孢的ITS区序列完全一致,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证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黄山被毛孢和被毛孢属的其它种所作的系统进化树上,台湾虫草和黄山被毛孢在一个分支上,支持率为100%,系统发育树可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一支由C.sinensis、H.sinensis、C.cochlidiicola、C.heteropoda和H.rhossiliensis构成,另一支有C.formosana、H.huangshanensis和C.heteropoda构成。可见台湾虫草和黄山被毛孢是同一物种生长的不同阶段,即黄山被毛孢为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和其无性型根足被毛孢的ITS区也完全一致。在根足被毛孢和被毛孢属的其它种所作的系统进化树上,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和根足被毛孢在一个分支上,且支持率为100%,而和被毛属其它种的差异明显,和白僵菌属及绿僵菌属差异则更显着。可见,根足被毛孢是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的无性型,其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这和形态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对粉被玛利亚霉、蚁被毛孢、紫色野村菌、细脚拟青霉、长座被毛孢,以及草剃虫草和珊瑚虫草的假定无性型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粉被虫草、蚁虫草、柱形虫草、高雄山虫草、长座虫草的无性型,草剃虫草和珊瑚虫草的无性型分离正确。本室以前鉴定的双梭孢虫草应是粉被虫草。粉拟青霉和蝙蝠蛾拟青霉的序列相似度很高,可能是同物异名。通过和GenBank数据库比对发现珊瑚虫草与Pochonia属真菌的序列相似率比较高,这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也相一致。草剃虫草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登录的绿僵菌属和轮枝孢属的序列较为接近,其无性型的归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韩建萍, 宋经元, 姚辉, 陈晓辰, 陈士林[7]2012年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的基因序列比较》文中提出该文综述了中药材DNA条形码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在中药材系统进化及鉴定中的优缺点。ITS序列在植物中进化速率较快,适合属、种等较低分类阶元的系统关系研究,而ITS2更适合于中药材的鉴定。因此,中药材系统进化与鉴定研究应当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相应DNA条形码序列。随着测序成本不断下降,叶绿体全基因组条形码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将更卓有成效。

欧立军, 叶威, 曾桂萍, 蒋向辉, 佘朝文[8]2010年在《天门冬属部分物种种间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ITS序列对天门冬属9个物种进行分析,鉴定真假天门冬药材和分析天门冬属系统发育。方法: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9物种的ITS序列全长为711~748 bp,G+C含量约为60%;以ITS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将9个种分为2个亚群:天门冬、石刁柏、武竹、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冬为1亚群,其他4个种为1个亚群;第1个亚群中,来自非洲的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冬优先聚类,然后与非洲天门冬的变种武竹聚为一类;另1亚群中,文竹与其他叁种天门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ITS可以将不同天门冬属物种区分开来,但某些物种在系统树中的划分地位值得商榷,认为ITS序列最好结合其他多种分析手段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

戴小军[9]2005年在《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外类群,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为对照,以栽培稻5个典型的籼亚种(O. sativa ssp. mdica)品种明恢63、R288、广陆矮四号、余赤231-8、南京11号,一个带有粳型血缘的籼稻9311,2个典型粳亚种(O. sativa ssp. japonica)品种日本晴、秋光,1个为利用普通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而成的籼型叁系不育系珍汕97A和1个利用粳型光敏不育系农垦58S为不育基因源转育而成的籼型两用不育系培矮64S为实验材料,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核糖体基因(nrDNA)非编码区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间区(IGS)全序列,旨在从碱基差异的分子水平上探讨栽培稻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这对于揭示水稻种内系统演化关系,以及研究杂交水稻优势与遗传背景的关系都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指导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栽培稻种内ITS序列特征和系统学分析 栽培稻种内10个材料的ITS全序列的长度变化范围为424~426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74.59%~75.59%,总变异位点16个,占总碱基数的3.75%;有12个信息位点,占总碱基数的2.82%,其提供的信息位点完全适用于系统学研究。其中在典型的籼亚种和典型粳亚种之间有4个区分亚种的标志性碱基,即籼亚种在第187、208、334、379位分别为C、A、G、A,而粳亚种相应位点为T、G、A、G。与普通野生稻或粳稻杂交转育而成的籼型雄性不育系的ITS序列中含有普通野生稻或粳稻的特征性碱基。另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如明恢63和R288的ITS序列完全相同。 以药用野生稻为外类群,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一个系统树,结果表明利用ITS序列能将栽培稻种内不同亚种区分开来,研究发现海南野生稻与粳亚种较近,与籼稻较远,粳稻与海南野生稻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李艳燕[10]2009年在《紫菜种内rDNA非编码区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拟通过核糖体大亚基28S rDNA高度可变区序列、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内间隔区(IGS)的序列差异分析及遗传变异比较,为紫菜的系统发育研究、种质资源调查、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品系培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利用碱煮法提取微量模板DNA,对野生和栽培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的5.8S rDNA和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5.8S rDNA和ITS序列基本上都是相一致的。其中ITS1长度为337-338bp,5.8S rDNA长度均为152bp。两者与GenBank中的P. yezoensis(DQ813581)的ITS1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7%。对来源于叁个地理群的坛紫菜叶状体的ITS区序列也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叁者的ITS序列基本上都是相一致的。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331-334bp,ITS2长度为673-681bp。叁者与GenBank中的P. haitanensis (DQ662228)的ITS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为99.5%,但与GenBank中的其他紫菜种同源性均较低(50%左右)。运用克隆测序法,首次将rDNA基因间隔区(IGS)序列用于不同地理群坛紫菜种内亲缘关系的分析鉴定。对来源于叁个地理群的坛紫菜叶状体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叁个地理群坛紫菜的IGS部分序列为IGS基因3’端的ETS序列,长度为1085-1100bp,G+C含量为50.88-51.27%,总变异位点55个,占ETS序列的5%。序列的同源性与多序列比对的结果均显示,叁个地理群的坛紫菜在IGS序列上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性。首次将28S rDNA用于不同紫菜种间亲缘关系的系统进化研究。对坛紫菜、条斑紫菜和半叶紫菜的28S rDNA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3种紫菜的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32-952bp,G+C含量为54.08-55.25%,保守位点为808个,变异位点为127个。不同地理群的紫菜种在28S rDNA序列的可变区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性,可将不同的紫菜种进行有效鉴别。研究发现,28S rDNA序列、IGS区序列在不同紫菜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为紫菜的种质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依据;而紫菜种内ITS区遗传变异很小,不适合作为紫菜种下水平的分类标记。基于IGS序列可将叁种不同地理群的坛紫菜有效的进行鉴别,可作为我国坛紫菜品系鉴定的重要遗传学标记,也可为其他紫菜种种内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分类鉴定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D]. 时敏. 扬州大学. 2002

[2]. 栽培稻种内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比较研究[J]. 戴小军, 梁满中, 陈良碧. 作物学报. 2007

[3]. 玛咖真伪鉴别、有效成分研究及质量评价[D]. 陈金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5

[4]. 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与同生境下蒺藜科叁个种的核rDNA ITS的序列比较研究[J]. 张颖娟, 杨持, 成文联.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5].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C].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 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03

[6]. 虫草有性型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D]. 左登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08

[7].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的基因序列比较[J]. 韩建萍, 宋经元, 姚辉, 陈晓辰, 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8]. 天门冬属部分物种种间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比较研究[J]. 欧立军, 叶威, 曾桂萍, 蒋向辉, 佘朝文. 中药材. 2010

[9]. 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D]. 戴小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10]. 紫菜种内rDNA非编码区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D]. 李艳燕. 苏州大学. 2009

标签:;  ;  ;  ;  ;  ;  

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