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论文_夏发明

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论文_夏发明

夏发明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45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然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要素,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竞争的重要条件。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涉猎方向之一,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对大数据相关内容与技术的教学,对原本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分析大数据的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大数据十大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113-02

引言: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学校也开始逐渐对自身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进行改革,以使本校的教育方式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给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开始各种各样的专业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当社会背景发生改变时,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应该发生改变。高校应当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对现有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对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多方面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为贴近实践的能力。

一、大数据时代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又称为巨量资料,主要是以多元化的形式以及从众多来源搜集到的大量数据,具有海量性与极强的针对性。这样的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搜集分析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广泛,不管是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只要是留下人们数据痕迹的地方都能被注意到,作为非常态的数据组,这些数据的搜集有着不同的方式。《大数据时代》一书能够告诉我们,大数据时代不同采用抽样调查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所搜集处理的是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具有大量、告诉、多样、价值密度以及真实等五个特性,这几点是以往的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难以完全做到的。

(二)大数据时代对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很多学校对此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就已然面临着大数据已成常态的现状。就目前而言,很多中职学校在面对大数据这一问题时并没有清晰的了解,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由此导致了对于大数据的教学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问题。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那么自然难以将大数据这一概念准确的传达到学生的脑海中,无法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关于大数据的认知,影响其对大数据的更为深入的学习。此外,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有着学习方向、种类过多过杂的情况,学生需要针对不同课程阅读大量的书籍,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而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方向,关于如何制定课程内容,采用什么书籍进行教学都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选择与授课效果息息相关,想要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能够进行的较为顺利,那么就要重视夯实基础,由于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迈出第一步有着相当的难度。当下社会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计算机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单一的教育方式,或者说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方式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中职计算机教育必须把理论与实践并重,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如何进行改革

(一)找准人才目标定位

想要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进行改革,首要改变的就是其人才目标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当下计算机领域所需要的人才,而大数据专业正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要能更好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学校首先要明确目前大数据企业的人才需求,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来制定自身的培养目标,比如大数据岗位所需求的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等等,要找寻提供与之相配的教学内容,定期进行教学评估,进而不断修正自身的培养计划。目标的制定并非是一个虚无的行为,它是一个方向性的内容,只有认真研究大数据的发展和深入大数据应用的各个方面,更要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教学面临的各种不同情况,针对大数据基础性人才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整个专业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基本职责,正在积极探索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我国大数据教育发展较短,本科教育才开始3年多,专科教育2年左右,中职大数据专业只有极个别学校在尝试。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中职发展大数据专业存在着疑问,他们认为中职学生无法承受大数据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大数据应用也存在着许多低要求岗位。根据对贵州、四川等地大数据发展的调研,我们认为中职学校培养大数据应用低端人才还是很有可为的,但单靠学校自身来建设有时不现实的,因此我校与中国联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经过校企双方的洽谈和合作调研,我们把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为大数据应用基础性人才,即帮助学生建立大数据意识,懂得使用软件采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低端的分类和基本的处理,懂得利用开放性软件服务于大数据应用,为县域经济发展储备基础性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进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调整既包括教材的更换也包括教师授课内容的更新,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没有现成的中职大数据专业教材,学校可以选择与之密切相关的书籍或者和企业合作开发更为实用的校本教材作为教学资料,在书籍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其理论性又要考虑其实践性,还要考虑其时效性,可以将目光投放在国际学术平台之上,选择市面上最为前沿的书籍作为学生的辅助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一定要结合企业岗位和学生实际,既要有知识性又要具有操作性,不能一味的借用和截取,先要调研基本岗位和能力,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目标选取简明而富有趣味的素材,利用模块或者项目式进行开发,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分,评价方式一定要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此外,教师应该对授课的方法进行更新,打破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注重课程的开发设计,并将实践课的比例适当扩大,使学生既能得到理论知识的扩展,又能增强实践能力。对待计算机课程,教师应该牢牢记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对大数据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学校可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起实践的平台,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实践中去检验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数据作为时代发展前沿的内容,对很多学校来说都还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相对而言在对大数据人才培养这一块与其他计算机领域相比也显得略微薄弱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吸纳大数据人才,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充分学习到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具体而言,学校可通过培训、进行、引进等多种方式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先进的计算机人才队伍,由此增强师资力量,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我校与中国联通深度合作,就师资建设方面进行交流互补,主要是由企业为我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企业专家参加部分实训课程教学,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让老师在实际开发中成长,争取用2年左右的时间将师资建设到合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管是日常的淘宝购物还是社交媒体的使用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数据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这也就决定了学习大数据对职业学校而言的重要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大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想要在大数据的浪潮中保持自身计算机专业的竞争性,那么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婧.大数据时代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通讯世界, 2016(21):279-279.

[2]库尔班尼沙•米吉提.大数据时代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索[J].成功:中下, 2017(6):00223-00223.

[3]任东.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探究[J].通讯世界, 2016(8):84-84.

[4]孙昕.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 2016(10):162-163.

论文作者:夏发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论文_夏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